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15篇
矿业工程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稀释剂粘度对HDPE微孔膜微观结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稀释剂(矿物油)粘度对热诱导相分离高密度聚乙烯(HDPE)微孔膜微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矿物油粘度的增加,在HDPE/矿物油体系冷却诱导相分离过程中,大量矿物油滞留在晶体内部,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后晶体问孔减小、减少。相比自然冷却,采用冰水混合物冷却得到的晶体间孔更小。最后从微孔膜加工性及微孔大小出发,认为具有中等粘度的稀释剂比较好。  相似文献   
62.
热历史对结晶型双向拉伸薄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不同的受热情况对结晶型工程塑料双向拉伸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胺(PA)]性能的影响。热处理过程不仅可以消除体系的内应力,提高薄膜的结晶度,而且能使半晶聚合物晶型发生转变,从而提高制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63.
采用Haake转矩流变仪制备了马来酸酐(MAH)和1-十六烯/MAH二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PP)体系,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红外光谱分析了1-十六烯作为第二单体对MAH-g-PP接枝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纯MAH-g-PP体系接枝率只有0.68%,而当1-十六烯与MAH物质的量比为0.7时,接枝率达到最大值,达1.69%。接枝机理分析认为,1-十六烯作为第二单体与MAH共接枝PP时,可能与MAH发生烯反应,生成的反应物中1-十六烯部分与PP化学结构相近,使得反应物更容易接枝到PP上,从而显著提高了接枝率。  相似文献   
64.
涂婷  陈福林  岑兰  周彦豪 《弹性体》2011,21(3):31-34
采用熔融法制备C5石油树脂接枝马来酸酐(C5-g-MAH),研究了过氧化二异丙苯(DCP)、马来酸酐(MAH)用量和第三组分(助交联剂)品种对C5-g-MAH接枝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CP用量为0.2份,MAH用量为4份时接枝率最大,为1.28%;第三组分品种对C5-g-MAH接枝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腰果壳油、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AIC)、1,2-聚丁二烯(1,2-PBd),均比空白样有所提高。此外,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实发生了MAH熔融接枝C5石油树脂的接枝反应。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加工助剂60NSF,TKM80,WB16对聚丙烯(PP)基木塑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0NSF,TKM80,WB16这3种助剂中TKM80对木塑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提高最大,与未加TKM80比较,当TKM80用量为7.5份时,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20.9%,冲击强度提高55.6%,加工流变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试样的冲击断裂面的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出TKM80能够提高木粉在PP基体中的分散性,并改善PP与木粉之间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66.
研究未处理棉短纤维(SCF)、锦纶短纤维(DN66)和木质纤维素短纤维(E-140)用量对短纤维补强EPDM复合材料(SFRC)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5份用量范围内,随着短纤维用量的增大,SFRC的硬度、100%定伸应力和撕裂强度呈增大趋势,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填充DN66的SFRC 100%定伸应力和撕裂强度明显增大,拉伸强度下降较小,填充SCF的SFRC拉断伸长率下降较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未处理SCF在EP-DM基质中团聚严重,与基体的界面粘合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67.
对单向拉伸聚丙烯(pp)微孔膜的横向方向进行二次拉伸后,利用SEM、DSC等方法研究横向拉伸后微孔膜的微观结构和物理性能,探讨微孔膜透气性、孔径分布等性能与拉伸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微孔膜经过二次横向拉伸后,微孔膜的MD方向未出现收缩,横向强度均有所提高;DSC曲线上低温平台区逐渐消失,结晶主熔融峰向高温方向移动.当拉伸比超过10,后,微孔膜的微孔分布和排列规整性变差,微孔孔径变大,片晶结构破坏严重,横向收缩明显增加.当横向拉伸为10,时,微孔膜有较好的微观结构,横向强度提高了2.33MPa,横向收缩率仅有2.1,,孔隙率和孔径增加,透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68.
马来酸酐(MAH)作为一种多官能团的高活性有机物常被用作第二单体对聚合物进行功能化。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MAH接枝聚合物的制备方法、配方和工艺条件,总结了MAH接枝聚合物作为增容剂、填料改性剂和分散剂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马来酸酐接枝物在增容、改善界面性能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69.
以自制的乙烯-醋酸乙烯酯接枝马来酸酐(EVA-g-MAH)为相容剂,通过直接添加法和母粒添加法两种方式制备了EVA/硅酮粉复合材料。研究了硅酮粉和EVA-g-MAH的添加对该复合材料力学、热学以及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酮粉的添加改善了EVA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其最佳用量为4.0份,其中采用母粒添加法得到的复合材料性能更佳;相容剂EVA-g-MAH的引入对EVA/硅酮粉复合体系有一定的增容效果,当EVA-g-MAH用量为8.012份时,其对复合体系的增容效果最明显;另外,适量硅酮粉的添加还可改善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