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编辑器负责接受用户的输入,并把它们以适当的形式保存起来。最常用的正文编辑器不具备程序设计语言的任何知识,编辑用户程序显得不足。语法制导编辑器(SDE)则根据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结构进行编辑,可保证用户程序的语法、语义正确性。本文结合我们的工作,首先全面介绍语法制导编辑器,然后再介绍其生成器——语法制导编辑器生成器(SDEG),以及如何由生成器来生成具体的语法制导编辑器。  相似文献   
72.
为响应“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依托变电站丰富资源的多站融合项目成为电网企业拓展综合能源服务的重要着手点,因此对多站融合的架构设计、建模理论、策略优化方法进行归纳分析十分必要。在概括多站融合现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按照交直流供电模式对现有的主体架构进行分类,并总结了多站融合的主体架构和各模块的架构设计方案;然后对多站融合中的储能电站模块、数据中心模块和充换电站模块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分类讨论了多站融合在容量优化和策略优化中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此外,还对架构设计及策略优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3.
针对目前军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员教育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4.
以太网工厂自动化组态软件是以太网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核心技术。通过分析以太网工厂自动化标准的控制系统模型,应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及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对基于以太网工厂自动化的组态软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建模,提出了基于以太网工厂自动化标准组态软件的设计方法及实现过程。最后,通过对不同厂商的设备进行组态,证明了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5.
基于XML的EPA可扩展设备描述语言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基于以太网工厂自动化网络控制系统中的现场设备互操作性问题,研究了可扩展标记语言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可扩展设备描述语言,提出了基于可扩展设备描述语言的设备描述应用模型和设备描述文档模板。通过开发一个基于可扩展设备描述语言的以太网工厂自动化现场设备描述模块,将该模块嵌入到EPAS-tudio组态软件中,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6.
为改善污染物人体暴露的评估方法,研究了哈尔滨大气环境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暴露情况,评估各形态PBDEs单体经皮肤每日摄入量,利用多粒径气/粒分配公式与皮肤摄入量公式,实现对粒径影响下颗粒态PBDEs经皮肤每日摄入量的预测.结果表明,哈尔滨大气PBDEs经皮肤摄入量为71.6 pg/d,颗粒态和气态PBDEs的经...  相似文献   
77.
78.
以我国储量较大的高灰劣质煤清洁高效利用为背景,分析了高灰劣质煤高效气化转化的研究情况,系统介绍了义煤综能公司U-GAS气化装置处理高灰劣质煤的工艺要点,并根据实际生产数据,分析了气化过程的最优控制参数,在氧煤比为0.23 m~3/kg~0.28 m~3/kg、水煤比为0.55 kg/kg~0.58 kg/kg时,合成气中有效气体积分数可达62%。  相似文献   
79.
硅基恒流二极管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综述了硅基恒流二极管(CRD)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并以横向沟道CRD为例,详述了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关键参数,并分析了影响器件性能的主要因素.同时重点研究了目前国内市场上CRD的主流制作方法,包括横向沟道结构和垂直沟道结构(注入形成p+区,沟槽填充多晶以及MOS结构等).对不同器件结构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垂直沟道CRD在器件集成度和恒定电流调整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简要介绍了CRD在LED驱动中的应用.展望了CRD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0.
为了研究番茄初始速度对测产装置称量精度的影响,建立番茄收获机测产装置的运动仿真模型。以番茄收获机测产装置上的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学理论分析和运动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番茄在测产装置上的运动过程,并考察初始速度对番茄称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为避免番茄运动对称量精度的影响,使番茄在进入称重皮带有效范围之前与称重皮带相对静止,要求从色选皮带传送的番茄的初始运动速度v0在合理范围:0mm/s≤v0≤1 350m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