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6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17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将Stateflow引入到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器的设计中,简化了复杂的逻辑系统建模过程。简要介绍了所设计的六挡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的工作原理和挡位布置。结合目标车型的发动机及DCT的相关参数制定了车辆的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基于Stateflow和换挡规律建立车辆换挡控制器仿真模型并仿真得出换挡速度及加速度曲线。  相似文献   
62.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在硅衬底上生长出高质量的Mg0.16Zn0.84O薄膜.用X射线(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别研究了在200、400、600和800℃下空气中退火2h的Mg0.16Zn0 84O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Mg0.16Zn0.84O薄膜是六角纤锌矿结构,具有沿与衬底垂直的C轴的择优取向;随着样品退火温度的升高,(002)衍射峰强度明显增强,衍射峰半高宽(FWHM)由0.86°单调地降低到0.40°,晶粒大小明显增大,最大的高达400nm以上.用TV1900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了淀积在蓝宝石衬底上的Mg0.16Zn0.84O薄膜室温的透射谱,得到可见光区的平均透过率约为95%,进而估算出Mg0.16Zn0.84O薄膜的带隙宽度约为3.58eV.  相似文献   
63.
ZnO-SnO_2透明导电膜的低温制备及性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在室温下,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70 5 9玻璃衬底上制备出Zn O- Sn O2 透明导电薄膜.制备的薄膜为非晶结构,并且薄膜的电阻率强烈地依赖于溅射气体中的氧分压.薄膜的最小电阻率为7.2 7×10 - 3Ω·cm,载流子浓度为4 .3e1 9cm- 3、霍尔迁移率为2 0 .5 cm2 / (V·s) ,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达到了90 % .  相似文献   
64.
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出SnO2∶Sb薄膜.制备样品为多晶薄膜,具有纯氧化锡的四方金红石结构和(110)择优取向,Sb离子以替位式掺杂的形式存在于SnO2晶格中.室温条件下对样品进行光致发光测量,在392nm附近观测到强的紫外-紫光发射,发射强度随制备功率的增加而增强,且样品退火后发射强度也明显增强.紫外-紫光发射的起源被归于由Sb形成的施主能级和受主能级之间的电子跃迁.  相似文献   
65.
介绍了一种基于电力企业信息技术的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基于变电站实际操作的内容与规程,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仿真技术,设计了以物理器件模拟仿真作为操作平台,以计算机数字仿真模拟提供后台数据支持,并以信息技术使其结合运行的新型实用化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较好地满足对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培训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66.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有机薄聚合物膜衬底上制备出铝掺杂的氧化锌 (ZnO :Al)透明导电膜 ,对薄膜的低温制备 (2 5~ 180℃ )、结构和光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制备薄膜为多晶膜 ,具有纯氧化锌的纤锌矿结构和 (0 0 2 )择优取向。制备薄膜在可见光区透过率达到 74 % ,最低电阻率为 8.5× 10 -4Ω·cm。  相似文献   
67.
有机薄膜衬底ITO透明导电膜的制备及光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瑾 《太阳能学报》1998,19(2):198-201
采用真空反应蒸发技术,在有机薄膜基片上制备出高质量的ITO透明导电薄膜,对薄膜的结构和光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制备的最佳薄膜在可见光范围的平均透过率达84%,电阻率为8.23×10-4Ωcm,载流子浓度为1.72×1020cm-3。  相似文献   
68.
气囊抛光是一种发展潜力大的抛光技术,其优点在于材料去除量均匀、抛光效率高、吻合性好。采用环形气囊抛光实验平台,在研究了环形气囊压强、不同粗糙度初始基底对K9光学玻璃表面抛光质量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最佳工艺参数组合的思路:分阶段进行压强数值的选定,进行组合工艺实验。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气囊压强的增大,K9光学玻璃的抛光效率得到了提高,初始基底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K9光学玻璃的抛光效率和质量越高。  相似文献   
69.
在室温下,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7059玻璃衬底上制备出ZnO-SnO2透明导电薄膜.制备的薄膜为非晶结构,并且薄膜的电阻率强烈地依赖于溅射气体中的氧分压.薄膜的最小电阻率为7.27×10-3Ω*cm,载流子浓度为4.3×1019cm-3、霍尔迁移率为20.5cm2/(V*s),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达到了90%.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