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89篇
  免费   4495篇
  国内免费   3221篇
电工技术   3241篇
综合类   4038篇
化学工业   4443篇
金属工艺   2987篇
机械仪表   2662篇
建筑科学   2816篇
矿业工程   1512篇
能源动力   901篇
轻工业   4164篇
水利工程   1255篇
石油天然气   1291篇
武器工业   619篇
无线电   36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14篇
冶金工业   1463篇
原子能技术   636篇
自动化技术   5247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606篇
  2022年   1551篇
  2021年   1977篇
  2020年   1398篇
  2019年   992篇
  2018年   1023篇
  2017年   1054篇
  2016年   980篇
  2015年   1702篇
  2014年   2066篇
  2013年   2487篇
  2012年   3092篇
  2011年   3247篇
  2010年   3048篇
  2009年   2821篇
  2008年   2932篇
  2007年   2921篇
  2006年   2556篇
  2005年   1989篇
  2004年   1468篇
  2003年   954篇
  2002年   887篇
  2001年   807篇
  2000年   643篇
  1999年   235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7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2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铝锌镁合金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工业领域,而铝合金的细化一直是铝加工行业的研究重点.为细化晶粒并提高其力学性能,本文将传统细化剂Al-Ti-B与RE复合添加到铝锌镁合金中,借助于XRD、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实验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细化剂对Al7Zn2.4Mg合金组织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金中加入Al-5Ti-B和Al-Zr-Er后细化效果明显,单独添加Al-Ti-B的细化效果最好,但仍有少部分的晶粒保留的树枝晶形态.随着Al-Ti-B和Al-Zr-Er添加量的增多,合金的晶粒发生明显变化,塑性也随之增加,其中,添加0.4wt.%Al-5Ti-B细化剂对合金的塑性影响最大,而抗拉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复合添加0.2wt.%Al-2Zr-Er和0.2wt.%Al-5Ti-B细化剂的合金晶粒圆整且未出现树枝晶,晶界析出物最少平均抗拉强度最高.Al-Ti-B和Al-Zr-Er均可细化铸态铝锌镁合金的晶粒,同时添加两种细化剂更有利于提高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9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工艺简单、可弯曲、应用前景广阔等优点。从2009年出现起,至今其效率从3.8%提高到了22%以上,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介绍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概述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材料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无机空穴传输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未来的发展与商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993.
为适应特殊油气开采环境的复杂工况条件,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降低开采成本,不同于常规管线钢低C低Mn的合金设计思路,采用高C高Mn成分体系获得了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耐酸性奥氏体钢.通过拉伸实验、冲击试验以及氢致开裂实验等方法对其综合性能进行研究,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对高Mn奥氏体钢的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验钢抗拉强度达到1 153 MPa,屈强比仅为0.46,伸长率高达50%,-40℃冲击功达到123 J,同时A溶液条件下经96 h浸泡未发现氢鼓泡及裂纹.实验钢显微组织为单相奥氏体组织,组织中存在大量位错、层错以及孪晶.与常规管线钢相比较,实验钢具有低屈强比、高均匀塑性变形的优点.此外,奥氏体组织的溶氢能力极强,本实验钢具有优良的抗氢致开裂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994.
LCL滤波器的三相三电平并网逆变器预测控制研究较少,预测模型搭建复杂,计算量大.基于逆变器侧滤波电感三相电流搭建预测模型,可将逆变器数学模型由三阶降为一阶,并用逆变器状态函数计算得到的电流值替换电网侧电感电流传感器测试值,减少系统采样设备.在此模型基础上,首先利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其次对参考电压矢量空间角度做判断,使接近开关状态阈值的参考电压矢量优先参与计算,从而减少参与计算矢量(由27个减少到12个).经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提高了控制系统动态响应与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995.
目前微胶囊红磷大多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工艺较为复杂,且囊壳原料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可降解材料乙基纤维素(EC)为囊壳,采用相分离法在常温、中性条件下制备微胶囊红磷(MRP);为进一步增强MRP使用性能,添加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改性材料,在碱性条件下制备SiO_2凝胶/EC复合囊壳微胶囊红磷(SiMRP).对所得样品进行FTIR、形态及XPS分析,观察样品形态并计算包覆率;对样品进行热稳定性分析、吸湿率测定及安定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相分离法可对红磷实现有效包覆,囊壳包覆率为88.2%;EC囊壳提高了红磷的热稳定性,着火点温度较RP提升50℃; MRP 10日后吸湿率降至6.8%,摩擦感度降至34%;添加1 mL TEOS改性后的SiMPR样品包覆率达94.1%,热稳定性较MRP进一步增强,着火点温度较MRP提升90℃;SiMRP 10日后吸湿率降至4.5%,摩擦感度降至20%.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深入研究温度对铝合金材料的腐蚀行为和机理,采用盐水腐蚀方法研究了其在高温条件下的电化学特性及腐蚀机理.选用7A04和5A06铝合金作为研究对象,在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钠溶液中,利用增重法、蔡司显微镜并结合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其在20~80 ℃范围内的腐蚀性能,分析了腐蚀产物的微观形貌,探讨了腐蚀机理.结果表明:两种铝合金试样的腐蚀速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Tafel极化曲线图中,对于同一种铝合金,自腐蚀电位随腐蚀温度增加向负方向移动,自腐蚀电流密度和年腐蚀深度随腐蚀温度增加而减小.对同一腐蚀温度下的两种铝合金,5A06铝合金自腐蚀电位低于7A04铝合金,腐蚀电流密度和年腐蚀深度均小于7A04铝合金.电化学阻抗图谱中,两种铝合金在不同条件下的Nyquist图均存在一个容抗弧,极化电阻随腐蚀温度增加而减小.对于同一种铝合金,在3.5%氯化钠溶液中的腐蚀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同一腐蚀温度下,5A06铝合金比7A04铝合金更容易发生腐蚀,但腐蚀速率比7A04铝合金慢.  相似文献   
997.
使用圆柱形TB6钛合金试样在Thermecmaster-Z型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热模拟压缩实验(变形温度为825~1100℃,应变速率为0.001~1 s-1)。对采集的流变数据进行加工硬化率处理,确定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研究了TB6钛合金β区变形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或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流变曲线呈现出动态再结晶类型的特征。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和变形温度的提高,动态再结晶的体积分数和晶粒尺寸增大。在变形温度高于950℃、应变速率低于0.001 s-1条件下,动态再结晶的晶粒严重粗化。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曲线经历缓慢增加—快速增加—缓慢增加三个阶段,呈现出典型的“S”型特征。确定了动态再结晶的体积分数达到50%时的应变,建立了TB6钛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998.
用喷雾干燥法制备Li1.2Mn0.54Ni0.13Co0.13O2富锂正极材料并表征其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一次颗粒粒径为100 nm左右且分布均匀,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20.2 mAh/g,库伦效率为72.5%,18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6.8%。电化学阻抗和循环伏安特性的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为解决卷烟机在生产中细支卷烟时,因搓板加热不均匀导致的水松纸泡皱、皱纹、翘边等质量问题。方法 基于SOLIDWORKS Simulation仿真分析设计了一种400 W+800 W双芯加热搓板装置,代替原有的1 200 W单芯加热搓板装置,并通过仿真分析2种搓板加热装置在设定温度为200 ℃时的热量分布情况,然后在实际生产中验证改造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 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400 W+800 W双芯加热搓板装置的热量极限和加热效率都比1 200 W单芯加热搓板装置高,双芯加热能更加快速地达到设定温度,搓板体上的热量分布更均匀,搓板面上的热量分布也更加稳定,温差较小,能够更好地保证卷烟搓接质量的稳定性。实际应用效果显示,使用双芯加热搓板装置后,再也没有出现水松纸泡皱、皱纹、翘边等质量问题。结论 400 W+800 W双芯加热搓板装置具有加热效率高、热量分布均匀、温差小等优点,能更有效地提高卷烟搓接质量,既大大减少了卷接质量事故出现频次和设备停台维修时间,也降低了卷烟生产消耗。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综述印刷装备振动噪声特性及其在故障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当前学术界对印刷装备振动噪声特性的认知情况,包括印刷企业噪声危害、印刷装备结构振动特性、印刷机噪声辐射,以及基于结构振动及噪声辐射的印刷装备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发展前景。结果 目前对印刷装备的结构及声辐射特性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系统地对印刷设备的声振特性进行分析,针对印刷设备的降噪技术尚未起步。探讨印刷装备声振特性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及开展印刷装备降噪技术,以及推进印刷装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的发展。结论 针对印刷机结构声振机理的研究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该项研究会成为印刷装备降噪技术及故障诊断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