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5篇
  免费   780篇
  国内免费   623篇
电工技术   547篇
综合类   725篇
化学工业   808篇
金属工艺   585篇
机械仪表   507篇
建筑科学   462篇
矿业工程   245篇
能源动力   121篇
轻工业   991篇
水利工程   191篇
石油天然气   296篇
武器工业   103篇
无线电   6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29篇
冶金工业   200篇
原子能技术   170篇
自动化技术   102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485篇
  2012年   557篇
  2011年   602篇
  2010年   615篇
  2009年   543篇
  2008年   594篇
  2007年   590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孙建辉  单晓杭  李保 《测控技术》2007,26(8):61-62,71
在分析CANopen协议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对象字典的SDO和PDO通信对象,给出了CANopen协议在动态力矩测试仪中的应用,并且利用USB-CAN智能接口卡实现上位工控机数据的实时同步采集.  相似文献   
992.
对β-SiC颗粒表面进行化学镀铜处理,镀铜后SiC复合粉体与铜粉均匀混合。利用热压烧结技术制备β-SiCp/Cu电子封装复合材料,分析了烧结压力对β-SiCp/Cu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相对密度和热膨胀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iC颗粒表面均匀包覆铜,热压烧结后SiC颗粒在复合材料中分布均匀;当烧结温度为730℃,随着烧结压力的增大,体积分数为50%的β-SiCp/Cu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逐渐增大,热膨胀系数逐渐升高,热导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93.
动态逆控制方法对于模型精确性要求很高,在系统模型参数摄动较大的情况下,动态逆控制并不能保证系统的鲁棒性,甚至有可能使得控制系统不稳定。采用鲁棒控制理论对动态逆设计方法进行完善。为了改善动态逆控制性能,采取双回路的控制策略。内环为动态逆控制,对复合得到的伪线性系统定量进行分析,得到数学模型并给出其参数不确定性的范围;外环采用包含了混合灵敏度和模型匹配方法的双自由度鲁棒回路整形完成系统的综合,并将其转换为标准的H∞问题进行求解,分别设计了3个通道的鲁棒控制器,从而增强动态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94.
胡麻胶提取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整套有别于以往的胡麻胶提取新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只采用水作为唯一溶剂,不引入酸类试剂,解决了以往工艺由于使用化学试剂而带来的残留问题。新工艺的整个流程包括胡麻籽的清选、水浸取、胶液的分离与干燥等几道工序。通过充分的试验研究,确定了合理的工艺流程与参数:浸取温度90~95℃,浸取时间为50~60min,胶液的分离与干燥分别采用了蒸汽加温加压分离法和喷雾干燥法,最终制成优质的胡麻胶粉。得胶率达13%~14%,1%胶液的黏度达2500~3000mPa·s。采用此新工艺,已在河北尚义县粮油加工厂建立了胡麻胶提取车间,顺利实现连续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95.
采用集总参数模型,推导了脉冲堆燃料元件瞬态温度场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计算了TRIGA Mark Ⅱ堆在脉冲后的燃料温度场,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吻合;分析评价了这种模型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96.
二氧化氯在油田增产增注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田兴国  吴彦川 《油田化学》1999,16(4):384-389
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基本性质及工业生产原理,McCafferty 的岩心解堵实验,用二氧化氯解除油井铁硫化物堵塞、注水井微生物堵塞及注聚合物井堵塞的现场结果。  相似文献   
997.
采用纯培养技术对10个采集自大竹县东柳乡的米酒曲样品蕴含的酵母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24株酵母菌中16株被鉴定为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扣囊复膜酵母),S.fibuligera为米酒曲中的优势酵母菌。选取S.fibuligera分离株制备红枣酒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红枣酒酒精度在8.1%vol~11.9%vo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7.59%~17.21%。色度仪结果表明,红枣酒颜色整体偏红偏黄。电子鼻结果表明,乙醇为红枣酒挥发性化合物的主要成分。电子舌结果表明,红枣酒在酸味指标上差异最大,相对强度的极差值为4.48。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S.fibuligera HBUAS61136酿造的红枣酒具有较好的风味品质和较高的酒精度。  相似文献   
998.
基于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红枣酒氨基酸种类和含量,以洗脱温度、流速和缓冲液时间为对象,探讨红枣酒最佳测试参数条件,并对其储藏温度和时间进行评价,继而采用新建立的测试方法对5种红枣酒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设置参数为温度梯度为42、60、93℃,流速为33 mL/h,缓冲液1和缓冲液2分别洗脱6 min和12 min,能使色谱峰实现基本分离。此外,经-20℃储藏60 h,其峰保留时间仍在误差范围内。经定性分析发现5种红枣酒均可识别出14种氨基酸,其中包括4种必需氨基酸,且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经定量分析发现圆铃红枣酒氨基酸总量最高,达到283.74μg/mL,而木枣酒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较高。由此可见,使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可较好地分析红枣酒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进而实现对其蛋白质质量的评价,尤其以木枣酒的蛋白质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99.
为了对花果渣进行充分利用,该研究开发出花果渣膳食纤维粉及膨化脆片。以山楂、无花果、百合、桂圆的渣滓为主要原料,经超微粉碎处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制备出的纤维粉的最佳配比为:山楂渣60%、百合渣20%、无花果渣10%、桂圆渣10%,此时其速溶性、感官评分最高。其膳食纤维含量为46.73%,水分含量为4.37%。以花果渣为主要原料,经调配、微波膨化后得到口高香脆的花果渣膨化脆片。结果表明:花果渣粉50%,低筋粉糯米粉40%、食用盐3%、白砂糖6%、膨松剂1%、微波膨化时间50 s、膨化功率800 W时,产品的感官评分最高、硬度脆度最适宜,并且其水分含量为3.65%。  相似文献   
1000.
甘油单硬脂酸酯的合成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描述了一种合成甘油单硬脂酸酯的新方法。甘油和硼酸以物质的量比为2∶1 反应生成硼酸双甘油酯(Ⅰ),Ⅰ与硬脂酸在催化剂作用下酯化得到产率为95 % 的双酯( Ⅱ) ,Ⅱ在稀盐酸中水解获得甘油单硬脂酸酯,产率为9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