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57篇
  免费   6407篇
  国内免费   4088篇
电工技术   4293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6943篇
化学工业   11067篇
金属工艺   4006篇
机械仪表   4650篇
建筑科学   5009篇
矿业工程   1665篇
能源动力   1927篇
轻工业   6302篇
水利工程   1477篇
石油天然气   2906篇
武器工业   557篇
无线电   86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7609篇
冶金工业   2978篇
原子能技术   987篇
自动化技术   11006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760篇
  2022年   1328篇
  2021年   2085篇
  2020年   1670篇
  2019年   1477篇
  2018年   1602篇
  2017年   1787篇
  2016年   1785篇
  2015年   2534篇
  2014年   3408篇
  2013年   4144篇
  2012年   4904篇
  2011年   5266篇
  2010年   4989篇
  2009年   4917篇
  2008年   4931篇
  2007年   4710篇
  2006年   4631篇
  2005年   3882篇
  2004年   3198篇
  2003年   2888篇
  2002年   3428篇
  2001年   2987篇
  2000年   2031篇
  1999年   1479篇
  1998年   966篇
  1997年   802篇
  1996年   703篇
  1995年   625篇
  1994年   459篇
  1993年   338篇
  1992年   268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15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51.
蜡晶形态结构对原油降凝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不同条件下蜡晶的形态变化,对蜡结晶过程中的结构、分布状态和生长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了用52#、62#、80#蜡配制的模拟油中蜡的碳数分布,考察了凝点与蜡含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沥青质、胶质和大分子降凝剂(PPD)对模拟油降凝、降粘的影响,为改善原油流动性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蜡晶的微观形态结构、蜡在油中的溶解性能以及降凝剂的降凝作用与模拟油中蜡的碳数分布密切相关,只有当降凝剂分子结构与油中蜡的结构匹配时,才能达到理想的降凝效果。通过实验确定了模拟油降凝时的临界蜡含量为40%(质量分数),大于该临界值后,凝点随着蜡含量的变化幅度将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2.
基于mobile agent的分布式网络自管理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楠  赵宏 《通信学报》2003,24(3):130-138
为了解决大规模、异构网络环境下基于“管理员密集”的传统网络管理模式带来的低效率和高出错率问题,提出了一种网络自管理模型,从网络管理的自动初始化和动态自管理两个方面实现对网络自动、自主、自适应的管理;提出了管理定位服务这一关键技术,在多个管理站协同工作的分布式网络环境中为设备自动定位出合适的管理站及初始的管理任务;采用可伸缩的分布式体系结构,适应了大规模网络的规模可变性等特点;基于mobile agent的管理框架进一步提高了管理的自适应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53.
外伴管伴热系统传热特性及优化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FLUEM软件,对外伴管伴热体系传热特性及其优化进行了数值分析与讨论.分析表明系统中存在传导、对流及辐射传热,其中封闭空气夹层又存在层流自然对流.计入空气对流的模拟表明,工艺管受热不均匀,而伴管布置在其正下方、保持空气层不被保温层挤占可提高伴热效果.伴热平衡时,伴热介质温度、热损失随物料温度近似线性增加.空气层均温假设导致工程设计不合理,而降低工艺管与伴管之间的热阻是提高伴热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54.
为了便于开采和集输环烷基原油,需要在其中混入一定量的石蜡基原油。加工环烷基原油的轻质和中质润滑油产品低温性能对石蜡基原油的混入非常敏感。为了保持产品的低温性能,对按不同比例混入石蜡原油的环烷基原油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验,对不同比例的混合油进行实沸点蒸馏得到的轻质和中质馏分的物理性质进行了测试分析,确定了混入量对环烷基原油产品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5.
声波测井换能器的激发响应由换能器振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动态阻抗和激发电路参数决定。而换能器的动态(阻抗)参数随压电晶体及其装配方式(力学边界条件)改变。为了测量换能器动态参数的影响,采用声波测井仪器常用的压电晶体和升压变压器,通过改变激发脉冲宽度和直流电压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在换能器两端的瞬态响应中,一共有三个二阶网络响应,分别对应于不同的频率。最低的一个影响声波测井波形的基线、与换能器主频接近的一个决定激发效率以及电路与压电晶体之间的匹配关系,是激发电路设计中比较关键的,其参数可以通过导纳圆测量仪器得到。  相似文献   
56.
提高电脱盐效果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庆阳石化分公司常压蒸馏装置一、二期技术改造结束后,装置加工能力由0.5 Mt/a增加到1.0 Mt/a,最高时达到1.3 Mt/a。但电脱盐装置脱后原油中盐的质量浓度一直在4.0-5.0 mgNaCL/L居高不下。为了降低脱后原油中盐的质量浓度,提高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活性,对电脱盐装置进行了技术改造,优化了操作参数,这到了脱后原油中盐的质量浓度小于3 mg- NaCl/L的预期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7.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CO2气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油气钻探中发现了高含CO2气的天然气气藏。对CO2气稳定碳同位素、伴生稀有气体氦和氩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福山凹陷CO2气稳定碳同位素偏重,(13CCO2为-5.01~-10.08‰,绝大多数样品大于-7.0‰,为无机成因CO2气特征;伴生稀有气体氦同位素3He/4He值为(4.74~5.03)×10-6,R/Ra值为3.38~3.59;伴生稀有气体氩同位素40Ar/36Ar值为1881~2190,也显示出幔源或壳幔混合CO2气的特征。综合判定认为,福山凹陷CO2为壳幔混合成因。始新统流沙港组岩浆岩体分布特征与CO2气藏分布范围基本一致,也表明幔源-岩浆可能是福山凹陷CO2气的主要来源。与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其它地区如珠江口盆地西部、琼东南盆地东部CO2气成因一致,都为幔源-岩浆来源,或壳幔混合来源。  相似文献   
58.
我国水权交易博弈定价决策机理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陈洪转  羊震  杨向辉 《水利学报》2006,37(11):1407-1410
结合水权交易双方的效用函数,基于博弈原理及方法分别建立了水权交易准市场阶段和水市场阶段的水权交易博弈定价模型,并对水市场定价模型的纳什均衡解进行了探讨;基于定价相关要素间关系的探讨,解析了准市场阶段和水市场阶段水权交易定价决策机理,结果认为水权交易双方存在利益冲突,并且准市场阶段水权交易定价相对较低,水市场阶段水权交易定价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9.
四川盆地及邻区上二叠统一下三叠统海槽的深水沉积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四川盆地及邻区广元-旺苍、城口-鄂西、开江-梁平海槽是上二叠统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P3-T1f)的深水碳酸盐沉积区。该区上二叠统上部大隆组是硅质岩、硅质泥岩、硅质灰岩组合,含放射虫、有孔虫等化石,厚125—29.0m,为海槽裂陷期凝缩沉积。三叠系飞仙关组下部为远洋沉积的暗色泥岩、微晶碎屑灰岩和重力流沉积的浊积岩、角砾灰岩组成的深水碳酸盐沉积,厚50.0~300.0m,是裂陷期后的海槽充填沉积。海槽相区沉积在晚二叠统世末达到最大海泛面沉积了大隆组。海平面缓慢下降期沉积了补偿充填性质的飞仙关组深水碳酸盐岩。海槽相区上二叠统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深水沉积物的有机碳平均值高达6.21%,是良好的烃源岩。但在海槽相区上二叠统不发育生物礁,飞仙关组缺乏鲕粒岩。  相似文献   
60.
AJAX在数据广播中的应用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宏  刘卫忠 《电视技术》2006,(8):80-81,88
AJAX是Web2.0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其实是JavaScript和XML等多种技术的综合.由于AJAX的异步交互特性,使它在数据广播中将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分析了AJAX在数据广播中的主要应用方向,研究了AJAX在机顶盒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