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79篇
  免费   7431篇
  国内免费   5357篇
电工技术   5904篇
综合类   6511篇
化学工业   7531篇
金属工艺   3976篇
机械仪表   4257篇
建筑科学   4983篇
矿业工程   2156篇
能源动力   1681篇
轻工业   7481篇
水利工程   2053篇
石油天然气   1939篇
武器工业   814篇
无线电   64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5209篇
冶金工业   2018篇
原子能技术   1157篇
自动化技术   9367篇
  2024年   291篇
  2023年   1139篇
  2022年   2686篇
  2021年   3367篇
  2020年   2400篇
  2019年   1678篇
  2018年   1796篇
  2017年   1905篇
  2016年   1788篇
  2015年   2758篇
  2014年   3524篇
  2013年   4205篇
  2012年   5143篇
  2011年   5309篇
  2010年   4851篇
  2009年   4752篇
  2008年   4721篇
  2007年   4690篇
  2006年   4049篇
  2005年   3279篇
  2004年   2437篇
  2003年   1600篇
  2002年   1487篇
  2001年   1333篇
  2000年   1085篇
  1999年   454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2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12.
本文基于差频检测的原理,提出一种在高频动态输入模式下,对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AD)的抗单粒子翻转效应进行评估的测试方法,并以一款8位3 GSPS高速AD为测试对象,设计开发了一套高速AD单粒子翻转效应测试系统,对目标器件进行了重离子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图像和错误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参试器件的抗辐照性能参数,为抗辐照高速高精度AD的加固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天然气管道“主干互联、区域成网”(以下简称“互联互通”)基础格局逐渐形成的背景下,天然气管网规模日益扩大、管道分支和气源增加,并且分布不集中、输送方向可变,使得输气方案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解决某些地域的供气紧张问题;但受现有站场和设备的限制,暂不能满足某些多线组合极限工况,使得“互联互通”的初衷难以全部实现。为了使得现有的各输气干线在实现“互联互通”之后可以满足更多的多线组合工况,在分析“互联互通”背景下M管网工况变化的基础上,研发了可以进行水力仿真和压气站方案制订的计算软件,并对3种极限工况下的不同输气量情况进行了可行性试算,进而基于试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管网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经验证,软件计算误差满足要求;(2)在M管道某处增设压气站或在某些输气站场配置压缩机组;(3) M管网改进调整后,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多线组合极限工况,真正实现“互联互通”的输气方案。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推进全国天然气管网早日实现“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4.
道教洞天福地作为中国名山风景的经典类型之一,在宗教山岳景观中占据独特地位。浙东天台山水神秀,历代高道以入山隐修为主要目的,形成了道教在区域山林的景观文化基础。从天台山“神仙之乡”的文化背景出发,从“想象与实践”的视角切入,梳理了天台山洞天福地的景观流变:分析其“不死之福庭”地域性景观的形成经历了“赤城→桐柏”的信仰转移过程;以天台山为坐标,洞天福地格局打破了区域“层级”分布特征,而呈现大范围“州郡”空间格局。作为“联结点”的天台山,洞天世界沟通了宇宙、山、人3个基本场域,由此衍生出“洞宫”式和“周回”式山岳空间营建典范。旨在挖掘洞天福地中典型案例的价值,为中国洞天福地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45钢表面电刷镀得到三价铬镀层,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Cr2(SO4)36H2O 0.4 mol/L,甲酸铵0.5 mol/L,氨基乙酸0.5 mol/L,H3BO30.6 mol/L,NaH2PO2 H2O 0.3 mol/L,pH=1.5,温度50°C,镀笔移动速率15 cm/s。研究了电压对镀铬层显微结构、表面粗糙度、厚度、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随电压增大,镀层厚度增大,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均先提高后降低。电压为14 V时,镀层的表面平整,粗糙度为2.387μm,显微硬度为602 HV,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脉冲电沉积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Ni-Cu合金镀层,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NiSO4ꞏ6H2O 200g/L,CuSO4ꞏ5H2O 10 g/L,十二烷基硫酸钠0.2 g/L,柠檬酸钠80 g/L,糖精0.2 g/L,pH 4.0,温度25°C,搅拌速率30 r/min,平均电流密度40~120 mA/cm2,脉冲频率0~100 Hz,占空比20%~90%,时间30 min。研究了平均电流密度、脉冲频率和占空比对Ni-Cu合金镀层的元素组成、表面形貌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得到较优的工艺参数为:平均电流密度40 mA/cm2,脉冲频率50 Hz,占空比60%。该条件下所得Ni-Cu合金镀层由质量分数分别为56.53%和43.47%的Ni和Cu组成,呈“菜花”状形貌,结晶细致、均匀,显微硬度为614.4 HV。  相似文献   
17.
To realize joint optimization of spatial diversity and equalization combining in the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SI) channel, an iterative equalization combin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algorithm uses the coefficients of Turbo equalization to calculate the combination weights without estimating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 in each diversity branch. The equalized symbols from different diversity branches are combined, and the extrinsic information output from the decoder is fed back to the equalizers, so as to exchange soft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equalizers and the decod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nalyzed using the extrinsic information transfer (EXIT) chart and verified by simulations. Results show that our approach fully exploits time domain information from the multipath channel and spatial domain information from multi receiving antennas, which efficient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ceiver in the severe ISI channel.  相似文献   
18.
Here, LiY(WO4)2 nanotubes are prepared via a feasible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This new anode material shows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The capacity loss of LiY(WO4)2 nanotubes is as low as 6.9% after 156 cycles, while bulk LiY(WO4)2 presents the capacity loss higher than 55.0%. Even after 600 long-life cycles, the capacity loss of the nanotubes is only 9%.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hollow structure with a rough surface and a porous morphology contribut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online X-ray diffraction (XRD) method is firstly applied to understand the lithium ions insertion/extraction mechanism of LiY(WO4)2 nanotube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it is an asymmetrical two-phase reaction. A phase transformation from LiY(WO4)2 to Li3Y(WO4)2 can be obviously seen from the in situ XRD during discharge process. While Li2Y(WO4)2 appears as an intermediate phase with a reverse charge reaction. In addition, in situ XRD also demonstrates that LiY(WO4)2 nanotubes have surprised electrochemical reversibility. All the abo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iY(WO4)2 nanotubes can be expected to be anode candidate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ion batteries (LIBs).  相似文献   
19.
20.
从ICCS-PW云服务器自身的特性入手,设计综合了电源管理、储存管理以及交换管理等多种监控方式于一身的综合性管理系统,进而对云服务器当中的资料进行集中管理。该系统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配合JAXA以及CGI等前沿技术来实现,并通过Load Runner来检验系统的可行性,检验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