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50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传统建筑科学分析方法对工程领域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引入科学知识图谱及大数据计量等人工智能方法,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space,检索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得到2007~2022年主题为劈裂注浆的文献709篇,对发文总量、学科归属、期刊分布、核心作者、区域合作、关键词和被引文献等方面做科学知识图谱分析。通过区域合作关系图谱的寻径,理清现阶段国际合作的格局,指出中国未来国际合作的主要任务。依据成果数量和突现时间,评析贡献较大的代表性作者。提取318个研究关键词,以发文频次和中心性为导向,筛选精炼了现阶段研究热点。从10个聚类的特性分组出发,展示了理论研究、应用实践和数值模拟的发展脉络,明确了研究的前沿方向。排列10条聚类发展时间线,精炼了注浆效率和封堵效率两条热门主线,同时提示了较难取得研究成果的线路。通过聚焦关键词的时区分布态势,总结热点演进的两个规律,并预测今后两年新热点与2017年研究成果之间的潜在关联。根据文献共被引关系发生的时间,对比4组年度切片的变化,评价了学科知识基础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结果表明:科学知识图谱作为人工智能分析方法,能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32.
Ni nanopowder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in large quantities by anodic arc discharged plasma method with homemade experimental apparatus in inert gas. The particle size, micro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 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via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ometry(SAE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paramet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nitrogen sorption isotherms at 77 K with Brunauer-Emmett-Teller(BET) equation and Barrett-Joyner-Halenda (BJH) metho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XEDS) and element analysi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method is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and the nanopowders with uniform size, higher purity, weakly agglomerated and spherical chain shape are gotte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samples is FCC structure as the bulk materials,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ranges from 20 to 70 nm, and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is about 46 nm obtained by TEM and confirmed by XRD and BET results.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is 14.23 m^2/g, specific pore volume is 0.09 cm^3/g and average pore diameter is 23 nm.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解决盐渍土对普通钢筋混凝土抗盐卤性能较差的问题,结合西部地区基础工程受盐卤腐蚀情况,利用电化学方法,在模拟西部盐卤环境条件下,测试了氯氧镁水泥混凝土中达克罗(DKL)涂层钢筋在氯盐和硫酸盐溶液浸泡环境下的极化曲线,氯氧镁水泥混凝土中的裸露钢筋作为对照组。研究表明,氯氧镁水泥混凝土中的DKL涂层钢筋在氯盐和硫酸盐溶液的腐蚀速率明显小于裸露钢筋,分别可达到裸露钢筋的1/61和1/35,即DKL涂层具有较好的抵抗氯盐和硫酸盐腐蚀的能力,从而可以很好的解决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在西部盐渍土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34.
基于电磁学的涡流效应原理 ,提出了涡流感应加热法这种优越于传统混凝土冬期养护的绿色养护方法。分别对混凝土构件升温与恒温阶段所需热量及不同构件所需配置的感应线圈进行了计算、设计 ,并对涡流加热法的施工工艺及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5.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为主辅胶凝材料,并将粒化高炉矿渣、膨胀珍珠岩、坚壳聚苯颗粒3种轻骨料按不同比例掺合配制保温砌筑砂浆,测定其导热系数、收缩率、绝干密度、抗冻性和力学性能。通过优化配比,可以配制出强度高,密度和导热系数均较小的高性能保温砌筑砂浆。  相似文献   
36.
根据兰州地铁沿线站台服役环境,配置含有SO42?、Cl?、Mg2+的耦合盐溶液,将钢筋/混凝土试件置于耦合盐溶液中每隔90天利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无损检测,选择Weibull分布建模,通过最小二乘法和BLUE法得到退化分布的固定参数估计值和动态参数估计值。结果表明:耦合盐溶液环境中腐蚀离子通过扩散、渗透及电化学迁移等方式到达钢筋表面,导致钢筋附近pH值降低,钝化膜由完整状态过渡到局部破损状态。可靠度曲线均呈现出三阶段变化特点,动态参数估计值中三次型尺度参数的可靠性寿命最接近固定参数值可靠性寿命,失效率最大;指数型尺度参数可靠性寿命最短,失效率最小;幂次型介于两者之间。且动态参数函数必须满足一阶导数及函数值为正的要求,否则可靠度计算结果为复数。尺度参数的函数形式对可靠度曲线影响大于形状参数的函数形式对可靠度曲线的影响。尺度参数函数类型一定时,形状参数函数类型对寿命结果影响较大,尺度参数函数类型变化时,可靠性曲线均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37.
阳极弧等离子体制备镍纳米粉的性能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方法成功制备了高纯镍纳米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BET吸附法测试手段对试样的成分、形貌、晶体结构、比表面积、粒度及其分布进行性能表征,并采用元素分析仪测定C,H,N含量,采用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谱仪(EDS)测定试样所含的元素及其相对含量,用红外吸收光谱(FT-1R)对结构组成进行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法所制备的镍纳米粉末的晶体结构与相应的块体材料基本相同,为fcc结构的晶态,平均粒径为47 nm,粒度范围分布在20 nm~70 nm,呈规则的球形链状分布,比表面积为14.23 m2/g,试样纯度高且具有很强吸附性.  相似文献   
38.
乔宏霞  宋彦宁  付勇  刘志超 《混凝土》2024,(2):58-63+67
为研究西部盐渍土地区钢筋混凝土损伤劣化规律及服役寿命,设计了干湿循环、盐类侵蚀、紫外线辐射及太阳照射耦合因素下的室内加速试验,定期测试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RDEM)、相对质量评价参数(RQEP)和腐蚀电流密度(icorr)等宏观指标及扫描电镜(SEM)与X射线衍射(XRD)等微观指标来表征钢筋混凝土损伤劣化规律及腐蚀机理,同时利用GM(1,1)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服役寿命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RDEM、RQEP及icorr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混凝土损伤劣化过程,RDEM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RQEP表现为缓慢增长-平缓下降-加速下降三阶段变化特点,而icorr呈现缓慢增长-加速增长两阶段变化。利用GM(1,1)模型预测C35试件钢筋与混凝土失效时间分别为175 d和231 d,C40试件失效时间分别为273 d和497 d。  相似文献   
39.
针对钢筋混凝土传统恒电流加速腐蚀试验偏离自然腐蚀的问题,采用PS-3002D-a恒电流仪对盐渍土环境下钢筋混凝土进行恒电流加速试验,电流密度分别为182、364、546μA/cm2,并周期性地采用电化学试验、超声波试验、裂缝观测试验对钢筋混凝土中的裂缝扩展进行规律性研究,与自然状态下钢筋混凝土损伤规律进行对比,并通过建立腐蚀评价模型、相对动弹性模量评价模型对钢筋混凝土室内恒电流加速腐蚀寿命进行预测,通过X射线对钢筋腐蚀后的元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盐渍土环境下恒电流加速与自然环境下钢筋腐蚀规律相似,可以较好地模拟自然环境下钢筋腐蚀效果;钢筋混凝土室内364μA/cm2恒电流加速腐蚀试验效率最高,室内在182μA/cm2恒电流加速腐蚀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寿命最长;盐渍土环境下以182、364、546μA/cm2恒电流加速腐蚀钢筋混凝土试验寿命分别为700、340、190 h.  相似文献   
40.
直流碳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碳包覆铁纳米颗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惰性保护气氛下,采用直流碳弧等离子体法成功制备了碳包覆铁纳米颗粒,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能谱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相应选区电子衍射(ED)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化学成分、形貌、物相结构、粒度等特征进行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直流碳弧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的碳包覆纳米金属颗粒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内核金属结晶度较高,外壳碳为类石墨层结构,颗粒大多呈球形和椭球形,粒径分布在20nm~60nm范围,平均粒径为44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