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4篇
电工技术   52篇
综合类   47篇
化学工业   69篇
金属工艺   202篇
机械仪表   42篇
建筑科学   57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19篇
水利工程   32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1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6篇
冶金工业   20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18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分析了2.25Cr-1Mo-0.25V钢的焊接性,同时通过对该材料在不同线能量下焊缝中心-30%2冲击韧性和组织特征的试验和分析,阐述了采用窄间隙埋弧焊(NSAW)方法焊接2.25Cr-1Mo-0.25V钢的工艺要素和工艺特点,提出了如何有效控制预热、层温、电流、电压等有关的焊接参数以获得较理想的焊接接头性能。  相似文献   
162.
在加氢容器生产制造过程中,常涉及到裙座材料Q345a与简体2.25Cr-1Mo-0.25V钢的焊接。通过实验和工艺评定,采取了先在2.25Cr-1Mo-0.25V钢一侧预堆焊一层低碳钢过渡层,热处理后再与Q345R钢组焊在一起的方法,克服了直接对两种母材进行焊接的不足之处,并且改善了焊接接头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63.
在焊接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钎焊技术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连接技术之一.文中综述了国内外钎焊新技术的发展现状,系统介绍了钎焊基础理论发展、无铅软钎焊技术、接触反应钎焊技术及熔钎焊新技术,指出钎焊技术的研究已经过渡到数字化、模拟化的阶段,精密控制和钎焊机理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4.
采用 Ag-28Cu 钎料对 TA8 纯钛和 BT20 钛合金的管板组合构件进行真空钎焊连接试验,分析了不同钎焊温度及保温时间对接头界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接头界面结构为 BT20/钛基固溶体/Ti2Cu 化合物/银基固溶体+TiCu 化合物/Ti2Cu 化合物/钛基固溶体/TA2;随着钎焊温度的升高,银基固溶体和 TiCu 化合物逐渐消失,Ⅰ区逐渐出现较明显的树枝状生长的组织,分析为 Ti2Cu 化合物;随着连接时间的延长,Ti2Cu 化合物逐渐增加,且靠近母材的钛基固溶体层增宽,Ⅱ区最终演变成一个 Ti2Cu 反应层.
Abstract:
The vacuum brazing of TA2/BT20 titanium alloy was carried out with Ag-28Cu brazing filler metal, and the effects of brazing temperature and holding time on interface structure of the joints were diseuss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rface structure consisted of BT20/Ti (s,s)/Ti2Cu/Ag (s,s) +TiCu/Ti2Cu/Ti (s,s)/TA2. The Ag (s,s) and TiCu compound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brazing temperature and holding time, and then Ti2 Cu compound increased corresponding.And the Ti (s,s) layer gradually became thick.  相似文献   
165.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云母(001)衬底表面制备氧化钒薄膜,然后通过高温退火获得VO2多晶膜.利用SEM、FTIR等手段,分析不同退火升温速率条件下所制备薄膜的微观形貌、光学性能和热致相变特性.结果表明:在退火升温速率为8 ℃/min时,所制备的VO2薄膜具有最优异的热致相变特性,相变温度为65 ℃,滞后温宽为10 ℃.  相似文献   
166.
凝固方式对Sn-Bi钎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炉冷、空冷、水冷和液氮冷却方式以及外加磁场的方法研究不同的凝固方式对Sn-Bi钎料的冲击韧性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冷却与旋转磁场均能细化钎料合金的微观组织,抑制粗大树枝晶的生长,但快速冷却会造成Bi的偏析,旋转磁场会造成组织不均.同时快速冷却与旋转磁场都会破坏含Ge合金的塑性改善机制,造成含Ag合金中Ag3Sn相粗大,而旋转磁场的离心力作用还会造成Ag3Sn相和Bi相的宏观偏析.在组织细化以及成分偏析的共同作用下,Sn-57Bi共晶钎料的冲击韧性随冷却速率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7.
适用于医学图像的模糊边缘检测改进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缘检测是医学图像预处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系统地分析了Pal.King模糊边缘检测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适用于医学图像的新型模糊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使用遗传算法对传统Otsu算法进行优化来确定阈值参数,对待测图像所对应的模糊特征平面通过基于此阈值定义的隶属函数来提取,并且对图像进行分区模糊增强和平滑处理以达到更好的边缘检测效果。仿真结果表明,针对所要处理的医学图像,与几种经典的处理方法相比,该算法能够提取出更加真实和完整的边界信息。  相似文献   
168.
相变扩散连接界面生成金属间化合物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异种材料扩散连接的接头中,当界面上有脆性的金属间化合物产生时,接头往往表现出较差的力学性能。因此,从扩散连接的生产应用及扩散连接的理论研究出发,研究扩散连接接头的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规律,进而对其控制,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扩散连接界面上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及成长机制是受扩散控制的反应扩散机制,而相变扩散连接中往往还伴随着相变,因此相变扩散连接的界面反应机制更为复杂。本文根据相变扩散连接的  相似文献   
169.
张墅野  邵建航  何鹏 《材料导报》2024,(10):122-131
银纳米线薄膜作为新型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具有导电性能好、透光率高、成本低和柔性良好等优点。本文从电学、力学和光学三个方面介绍了银纳米线薄膜的仿真原理、仿真工具及发展现状。目前,银纳米线薄膜的电学性能仿真已研究得比较完善,能够从微观到宏观尺度建立精确的模型,常用的节点主导假设(JDA)模型、多节点表示(MNR)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预测银纳米线薄膜的方阻。银纳米线薄膜力学仿真尚未能建立起完美的宏观模型,只能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等对单根或多根银纳米线之间的力学性能进行仿真模拟。银纳米线薄膜的光学性能的仿真主要依靠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来模拟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依靠该方法能够模拟少量银纳米线的光学性能,并且目前已有建立大型复杂银纳米线薄膜光学模型的尝试。此外,多物理场耦合且能够反映整个银纳米线薄膜的光-电-热-力综合性能的仿真模型仍未建立,未来研究者们还需于此继续深耕。  相似文献   
170.
镍/碳化钨复合涂层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低摩擦因数等优点,已在农业机械、磨料磨具、新能源领域广泛应用。为此,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工程机械用镍/碳化钨复合钎涂层Ni(111)/WC(0001)界面和Ni(111)/W2C(0001)界面行为,讨论碳化钨增强镍基复合钎涂层中W2C相对耐磨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选取5层Ni(111)表面、9层WC(0001)表面和9层W2C(0001)表面代替块体特征,在6种堆叠方式中,Ni(111)/WC(0001)界面C终端B位置堆叠黏附功最高为7.42 J/m2,即界面结合强度最高;系统分析不同界面电子结构发现,镍原子更倾向与碳原子结合成键,Ni-C之间主要为离子键特性,界面镍原子金属键性质比非界面镍原子大幅减弱,复合涂层界面应严格控制W2C相生成。可为高耐磨高硬高强复合涂层的制造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