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7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43篇
武器工业   1篇
冶金工业   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建立复摆颚式破碎机动力学计算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复摆颚式破碎机动力学零部件CAD程序设计.应用结果表明:该CAD程序完全适用于颚式破碎机的工程设计计算,并且设计内容丰富,计算结果精确可靠,效率高.  相似文献   
52.
针对汽车电机支架在增大载荷力条件下的结构优化问题,利用响应面法和多目标优化算法相结合,对电机支架进行有限元分析和多目标结构优化设计.以应力值和支架质量为优化目标,通过表面中心复合实验设计和响应面方法构建响应面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Hammersley筛选法对其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优化结果表明在载荷力增大8.3%的情况下,优化后电机支架的最大应力降低9.7%,质量降低3%,满足预期结构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基于磨粒强化加工非线性热力耦合效应,研究加工表面材料动态再结晶行为.方法 以45#钢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基于砂轮轮廓及磨粒分布特征的热力耦合全尺度有限元模型,然后利用三维元胞自动机法,构建奥氏体晶粒的位错密度增长控制方程,研究动态热力耦合作用对奥氏体晶粒动态再结晶过程的影响机理.最后,结合磨粒强化加工实验,验证不同进给速度与磨削深度下再结晶晶粒尺寸与体积分数的沿层变化规律,提出加工表面材料晶粒细化过程的参数化控制方法.结果 加工过程中,部分奥氏体组织会发生动态再结晶现象,并在工件表面形成细化层,细化层的厚度远小于强化层.随着与表面距离的增加,再结晶晶粒平均尺寸逐渐增大,体积分数先增大、后减小.改变磨削深度和进给速度,可使再结晶晶粒的体积分数和平均尺寸分别提高5倍和15%以上.结论 通过对比实验与模拟结果,发现加工过程中热力耦合效应沿层分布差异性明显.加工应变场的作用效果远小于动态温度场的影响,这限制了表面细化层的厚度;应变场沿层递减分布,越靠近加工表面,晶粒细化现象越明显;受层间应变与应变率差异性的影响,表层再结晶晶粒形核较快,但生长速度缓慢,再结晶晶粒体积分数偏小.增大切深与进给速度会使接触区金属的去除量增加、表面温度升高且晶粒畸变现象明显,有利于细化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54.
开发了一种能够自动冲孔、卸料、收集的纸张冲孔机。通过分析纸制品冲孔的特点,设计了适用于纸张加工的冲孔模具和卸料机构;基于冲孔机机械结构和气动系统控制原理的研究,采用双延时继电器自动控制冲孔和卸料过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冲孔机成功地解决了纸张冲孔时易发生的纸张与冲头无法分离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冲孔精度、质量和生产效率,能够满足纸制品制造行业的需要,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根据可靠性设计理论,建立了过盈联结传递扭矩的可靠性设计公式,对通过过盈联结传递载荷的一些重要联结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法.为提高传递载荷的可靠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6.
修世超 《机械》1994,21(6):48-50
跳动公差具有较强的综合控制作用和简便明了检测方法。本文分析了各种跳动公差的控制要求,特点以及在应用中与某些形位公差的区别,并对跳动公差在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给出了如何正确合理使用跳动公差的结论。  相似文献   
57.
过盈联结的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8.
超硬磨料砂轮修锐技术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电解在线修整法、在线电火花放电修整法、激光修整法、软弹性修整法和游离磨粒修整法等最新的超硬磨料修整技术。  相似文献   
59.
以VMC656高速五轴数控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采用球头铣刀进行切削时,切削热所产生的温度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基于传热学和金属切削理论,建立了数控加工中心高速切削铝材时球头铣刀温度场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仿真分析了球头铣刀在典型工况不同切削参数条件下温度场分布及变化规律,以及切削速度、切削厚度、进给量等参数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温度对刀具寿命和工件加工精度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切削温度,有助于提高刀具寿命和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60.
基于AHP和三角模糊数的磨削工艺绿色度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磨削工艺绿色度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并分析了其指标层权重计算的方法.在对AHP法和三角模糊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HP和三角模糊数的磨削工艺绿色度评价指标权重分析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给出实例分析.为面向现绿色制造的磨削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