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纳米金属粉对AP及AP/HTPB推进剂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凤生  刘磊力 《含能材料》2004,12(Z1):253-256
用热分析法研究了纳米金属粉(Ni、Cu和Al)对高氯酸铵(AP)以及AP/HTPB推进剂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5%的纳米镍粉、铜粉和铝粉可以明显降低AP的高温分解温度,显示出对AP高温分解反应很好的催化活性;纳米铜粉对AP的低温分解也有很好的催化作用,而纳米镍粉和铝粉却表现出对AP低温分解反应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微米级金属粉对AP高温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明显小于纳米金属粉.纳米金属粉对AP/HTPB推进剂的热分解同样具有一定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四溴乙烷主要用作对苯二甲酸生产中氧化工序的助催化剂,塑料制品如可发性聚苯乙烯的阻燃剂,还可用作矿石浮选剂,油田压井液等[1]。四溴乙烷由单质溴与乙炔加成反应而来。实际生产中,需经过溴化、中和、蒸馏精制等工序制得成品。生产中,会发生许多副反应,产生多种杂质,且随着原料和反应条件的变化,杂质的种类和含量也不相同,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明确杂质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助于正确分析产生杂质的原因,从而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本文用GC/MS法检测出四溴乙烷中的7种主要杂质成分,根据检测结果,改进了…  相似文献   
13.
以乳酸单体为原料,采用直接缩聚法合成了具有较高粘均分子质量的聚乳酸,用红外光谱、H—NMR等方法初步表征了聚乳酸的结构。研究了聚乳酸的亲水性和降解性。结果表明,聚乳酸的水接触角和吸水率分别为79.30和2.8%,说明聚乳酸具有一定的亲水性。聚乳酸在降解过程中表现为体型降解特点。粘均分子量和降解温度对聚乳酸的降解规律影响不大,但低分子量聚乳酸及聚乳酸在较高降解温度下的降解程度和初期降解速率明显大于高分子量聚乳酸及较低降解温度。本文还研究了聚乳酸粘均分子量在降解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利用胶原蛋白对聚乳酸进行了化学改性,合成得到胶原蛋白改性聚乳酸。采用红外光谱、FITC标记技术、茚三酮显色法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该合成方法可以将胶原蛋白引入聚乳酸中;测定了胶原蛋白改性聚乳酸的水接触角和吸水率,结果表明胶原蛋白改性聚乳酸的亲水性明显高于聚乳酸。  相似文献   
15.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出平均粒度为50nm的Ni粉和20nm的Ni-B非晶态合金粉,利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了较全面的表征.差热分析(DTA)研究结果表明,Ni粉和Ni-B非晶态合金粉对高氯酸铵(AP)的低温热分解影响不大,但是可以显著降低AP的高温分解温度,表现出对AP高温热分解良好的催化性能.Ni粉和Ni-B非晶态合金粉还可使AP的表观分解热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Nano-sized yttria 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via a non-aqueous sol-gel process based on hydrated yttrium nitrate and ethylene glycol. The effects of the molar ratio of ethylene glycol to yttrium ion and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crystallite size of the products were studied.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as-prepared yttria for the ammonium perchlorate (AP) decomposi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ano-sized cubic yttria particles with less than 20 nm in average crystallite size can be obtained after 2 h reflux at 70 ℃, dried at 90 ℃, forming xerogel, and followed by annealing of xerogel for 2 h, and that the addition of the nano-sized yttria to AP incorporates two small exothermic peaks of AP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s of 310 ~ 350 ℃ and 400 ~ 470 ℃ into a strong exothermic peak of AP and increases the apparent decomposition heat from 515 to over 1110 J·g-1. It is also clear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AP decomposition exothermic peak decreases and the apparent decomposition heat of AP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mount of nano-sized yttria. The fact that the addition of the 5 % nano-sized yttria to AP decreases the temperature of AP exothermic peak to 337.7 ℃ by reduction of 114.6 ℃ and increases the apparent decomposition heat from 515 to 1240 J·g-1, reveals that nano-sized yttria shows strong catalytic property for AP thermal de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17.
用热分析法研究了纳米金属粉(Ni,Cu和Al)以及纳米Fe2O3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5%的纳米镍粉、铜粉和铝粉可以明显降低AP的高温分解温度,显示出对AP高温分解反应很好的催化活性;纳米铜粉对AP的低温分解也有很好的催化作用,而纳米镍粉和铝粉却表现出对AP低温分解反应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微米级金属粉对AP高温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明显小于纳米金属粉.纳米Fe2O3对高氯酸铵的高温分解具有很好的催化效果,并且其催化效果明显优于微米Fe2O3.纳米Fe2O3与AP进行复合处理,可以提高纳米Fe2O3粒子对AP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NiCu复合金属粉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得到了纳米级NiCu复合金属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热分析法研究了纳米NiCu复合金属粉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组成为Ni60Cu40的纳米NiCu复合金属粉可使AP的高温和低温热分解温度分别降低140.4和26.8℃,使总表观分解热增至1.29 kJ/g,表现出对AP的高温和低温热分解的显著催化作用. 纳米NiCu复合金属粉的组成对其催化性能有一定影响,以Ni60Cu40的催化效果最强. 纳米NiCu复合金属粉的含量增加,其催化作用增强. 纳米NiCu复合金属粉催化AP热分解的作用机理为:(1) 氧化物在AP热分解起始阶段电子转移过程中的桥梁催化作用;(2) 纳米NiCu复合金属粉与AP分解产物发生反应;(3) 纳米NiCu复合金属粉的表面效应等.  相似文献   
19.
文章改进了四溴乙烷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和增强光照强度均可加速反应的进行,控制溴素中氯含量(≤0.01%)可提高四溴乙烷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0.
纳米过渡金属粉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化学溶液还原法分别制备了一定晶型的纳米金属粉Ni、Cu、Co,研究了纳米过渡金属对AP热分解的影响.通过对纳米过渡金属粉与AP复合粒子的热分析测试发现: 纳米Ni和Cu粉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随着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并有使AP的高低温分解峰温重叠在一起的趋势;纳米Co粉在含量为5%左右(质量百分数)对AP最好的催化效果,使AP高低温热分解峰温重叠在288 ℃左右同时进行.研究发现,纳米过渡金属与AP的分解碎片NH3形成络合物的分裂能大小顺序与其催化AP热分解程度一致: Co>Cu>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