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74篇
机械仪表   21篇
建筑科学   23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篇
冶金工业   48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简要分析了国际上生产99Mo研究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主产裂变99Mo研究堆的设计理念,经初步优化设计,分析和论证了该堆的总体设计参数,给出了99Mo产量评估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堆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堆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42.
对粗铜氧化精炼过程中发生的五个基本化学反应的自由焓进行了详细计算,并对自由焓-温度图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得出了杂质氧化的顺序及可除去的程度,从而得出了粗铜经氧化精炼后产出的阳极铜的合理成分.结合工厂实例,求得该厂粗铜中各种杂质在火法精炼中可除去的程度.  相似文献   
43.
采用普通电渣重熔工艺和新型抽锭式电渣重熔工艺制备M2高速钢,研究了熔池深度与局部凝固时间等参数对高速钢铸锭共晶碳化物形貌和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渣重熔工艺不改变碳化物类型,两种工艺制备的M2铸锭都存在M6C、MC、M2C三种类型的碳化物.抽锭式电渣重熔工艺通过有效控制电渣锭直径(D=120 mm)、熔速(11 mm/min)及熔池深度(h=50 mm),减少局部凝固时间,促进平直层片状共晶碳化物转变为离异棒状、粒状碳化物,碳化物平均晶粒尺寸小于50 μm.加快冷却速度会降低组织中共晶碳化物的质量分数,同时也会降低共晶碳化物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W、Mo、V的含量,使更多碳化物及合金溶于基体中.  相似文献   
44.
通过试验实测冷作模具钢SDC99的低温参数,结合沸腾换热经验模型求解沸腾换热系数,建立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对SDC99冷作模具钢试件深冷处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试件心部和表面的冷却状况差异较大,尤其是温度和冷却速度.然而,这种温度和冷却速度的剧烈变化主要集中于从试件表面至内部的1/3厚度内,而在试件心部温度和冷却速度变化比较平缓.模拟结果与试验实测数据比较吻合,最大相对偏差为10.58%,这说明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能较好的再现试件在深冷处理过程中的动态温度场变化规律,为后续组织性能评估以及深冷处理工艺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5.
对Cr12MoV钢在510 ~520 ℃、NH3流量为60 mL/min时不同时间、NH3/CO2不同气氛比值、不同等离子体共渗炉压的氮碳共渗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金相、XRD、SEM、EDS、摩擦磨损实验,探究了氮碳共渗优化工艺及稀土加入对Cr12MoV离子氮碳共渗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冷作模具钢Cr12MoV,时间为10 h、NH3/CO2为10∶1、炉压为500~700 Pa时,实验效果优化.另外,随着稀土镧的加入,渗层增厚且白亮层更致密,硬度梯度更平缓,氮碳共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6.
对冷作模具钢SDC99盐浴渗V中VC覆层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高分辨SEM和金相显微镜观察了渗V试样的横截面形貌及VC覆层微观形貌,并利用EDS对表面元素进行了能谱分析,利用XRD对盐浴试样表层进行了物相结构分析;采用原位纳米力学测试系统TriboIndenter对渗V试样截面硬度梯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盐浴温度越高,在相同浸渗时间下形成的覆层越厚;VC覆层硬度约为22GPa,远高于基体硬度7.0GPa,覆层与基体之间硬度以较缓速度下降,表明界面处基体组织能对VC覆层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覆层生长的过程为:初始晶粒形核、长大,并有亚微晶粒在其表面生长;受钢中C活度的影响,覆层晶粒长成等轴晶,越靠近基体与覆层的界面,晶粒尺寸越小.在覆层晶粒生长初始阶段,SDC99钢上晶粒生长择优取向从(200)晶面转变为(111)晶面,随着时间的延长,覆层晶粒生长无明显择优取向,生长为等轴晶.  相似文献   
47.
本文研究了SDC99钢TD法盐浴渗钒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的覆层厚度,建立了覆层生长动力学模型,并以Cr12MoV和T10钢作为对比试样,表明基体中的固溶碳含量控制覆层厚度及生长速率.覆层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经TD渗钒后材料表层的硬度超过24 GPa,较渗钒前提高了约4倍,且耐磨损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48.
研究了热冲压模具用SDK1钢的时效硬化规律、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和热导率。结果表明:经过固溶时效处理后,SDK1钢的硬度高于优质H13钢,冲击功与H13钢很接近。处于最佳热处理状态下的SDK1钢在620℃下保温20 h后,硬度比H13钢约高8HRC。透射电镜观察发现,SDK1钢的时效硬化主要依靠析出弥散的纳米级Cu和NiAl相,而在620℃下保温20 h后Cu和NiAl相的长大不明显,这是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能的原因。在100-700℃范围内SDK1钢的热导率显著比H13的高,这与SDK1钢的低Si、Cr合金成分配比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9.
许多研究对二/外语学习者在写作议论文过程中出现的过度使用和错误使用逻辑连接词的问题给与了不同的解释,其中,母语迁移对于逻辑连接词使用的影响占主要地位.也有研究将这一问题的成因解释为语域概念的影响以及教科书误导的作用.本文拟就Skehan 提出的双模式结构,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这些问题的成因,给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0.
本工作提出利用中国先进研究堆乏燃料组件构造既能在加速器驱动下次临界运行,也能临界运行的启明星2#反应堆堆芯方案。采用MVP-BURN蒙特卡罗燃耗程序,对反应堆临界运行方式下的堆芯方案进行了优化选择,给出了优选方案的核特性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