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0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新型水基铸钢铸铁通用涂料的组成、混制工艺、性能和使用效果,并对涂料中的耐火骨料的化学成分、相组织及其与煅烧温度的关系以及涂料的高温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2.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贵金属钌掺杂TiO2/Ti光电极,用EIS、XRD和SEM对光电极的性能进行表征,并对亚甲基蓝进行光电催化降解。结果表明:钌掺杂后可增大TiO2/Ti光电极比表面积,提高其光电催化活性;在HF电解液中,阳极氧化制备钌掺杂TiO2/Ti光电极的最佳条件为:氧化电压为20 V,氧化时间20 min,热处理温度600 ℃;以紫外灯(125 W)为光源,在外加偏压0.2 V,钌掺杂TiO2/Ti光电极对亚甲基蓝光电催化120 min可完全脱色。  相似文献   
63.
以Ba(NO3)2和In(OH)3为起始物,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羟基石榴石Ba3In2(OH)12。探讨了钡铟摩尔比(Ba/In)、氢氧化钠浓度cNaOH、水热反应温度(T)和时间(t)对Ba3In2(OH)12形成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合成条件:n(Ba)/n(In)=2:1、cNaOH=7.0mol/L、T=200℃和t=14 h。以罗丹明B(Rh B)为降解模型,考察了Ba3In2(OH)12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对于50 m L浓度为5.0 mg/L的Rh B溶液,当催化剂加入量为0.1 g时,在高压汞灯下照射180 min,Rh B的降解率可达95.6%;而在氙灯辐照同样时间,其降解率只有18.3%,说明Ba3In2(OH)12具有优异的紫外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4.
马占营  姚秉华  何仰清 《功能材料》2013,44(13):1847-1851,1855
采用低温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BiVO4样品,以XRD、SEM、UV-Vis DRS、BET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晶相结构、形貌、吸光性能以及比表面积等进行了表征,以MB染料分子模拟环境污染物,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探讨了不同起始溶液浓度对样品的形貌及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反应中,起始溶液浓度对BiVO4样品的形貌和尺寸有很大影响,当起始溶液浓度为0.01mol/L时,所得样品呈"海藻头"形;浓度为0.05和0.1mol/L时,所得BiVO4均呈"鹅卵石"形;浓度为0.5mol/L时,所得BiVO4呈"土豆"形。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海藻头"和"鹅卵石"形BiVO4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光催化反应180min后,对MB溶液脱色率达到75%左右,而"土豆"形BiVO4仅达到45%。此外,对低温水热反应过程中BiVO4样品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5.
针对MBR在长污泥龄下运行时,由高污泥浓度引起的出水水质恶化问题,开发了SMF-MBR工艺进行污泥浓度分区,从而实现膜区在较低污泥浓度下运行,在保证出水水质的前提下,减缓膜污染。以中浓度生活污水(COD为500 mg/L)为处理对象的试验结果表明,SMF组件具有良好的污泥浓度分区效果,有效地减缓了污泥浓度对膜污染的影响。该工艺的除污效果良好,对COD、NH3-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9%、99.2%和73.7%,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0.1、0.24和10.43 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66.
采用脉冲电流沉积法制备了负载于氧化锡铟(ITO)导电玻璃、不锈钢板、镍板和铜板等不同基材上的Co掺杂CdSe薄膜电极,利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和交流阻抗实验测试了Co掺杂CdSe薄膜电极的性能,并以对硝基苯酚降解来评价该薄膜的光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基材的种类对Co掺杂CdSe薄膜电极的性能影响较大,其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的活...  相似文献   
67.
以锌卟啉为敏化剂,采用溶剂热法原位合成了锌卟啉敏化TiO2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SEM、UV-Vis DRS和TG-DTA对所得锌卟啉-TiO2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原位合成法能使锌卟啉原位负载于TiO2表面,且未改变TiO2的晶型和形貌;锌卟啉的存在使TiO2在可见光区域出现吸收峰,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的金属卟啉敏化TiO2光催化剂相对于溶剂回流法制备金属卟啉敏化TiO2光催化剂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更好的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能。  相似文献   
68.
以Bi(NO3)3·5H2O为原料,天然棉花为模板结合热处理工艺,成功合成了具有网状结构的三斜晶相Bi2O3光催化材料,利用XRD、SEM、TG-DTA和UV-Vis漫反射等技术对样品的晶型结构、形貌及吸光性能等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染料分子模拟环境污染物,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棉花纤维在网状Bi2O3的制备中起到了充分的诱导作用,这种网状结构是由一些直径不一的Bi2O3扁平状网线交错排列、稀疏盘结而形成。TGA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的热处理在去除棉花模板的同时可以实现Bi 3+→Bi2O3的转化。在可见光照射下,网状Bi2O3的光催化活性及重复使用性能均优于粉体Bi2O3,反应100min后,对MB的脱色率可达到93%左右,并且重复使用4次后仍可使MB的脱色率保持在85%以上。此外,对网状Bi2O3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9.
人造花岗岩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70.
本文通过对MJ7116平面磨床人造花岗岩材料及铸铁床身的动态性能测试,分析研究了人造花岗岩材料床身的阻尼特性及动刚度提高的原因,得出了结构相似,重量相近的人造花岗岩与铸铁材料床身的动态性能对比结果,为该材料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