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89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纳米多孔银因其比表面积大且活性位点密度高等特性,在甲醛高效检测领域有潜在应用。本研究在0.1 mol?L-1盐酸溶液中对Ag30Zn70合金通过化学脱合金和电化学脱合金法两种方法制备纳米多孔银,研究化学脱合金时间和电化学脱合金电压对纳米多孔银孔结构的影响以及多孔结构的甲醛检测灵敏度和有效检测范围。结果表明,在自然浸泡24小时过程中,金属间化合物ε相中Zn发生缓慢选择溶解,形成纳米多孔Ag及残存ε相的共存结构,通过化学脱合金难以制备出Ag相占比高的纳米多孔结构。通过电化学脱合金方式施加电压0.1 V极化6000 s后,可制备出孔径约80 nm的三维连续贯通的纳米多孔银结构。循环伏安测定结果表明,在0.1 mol?L-1 KOH基液中,甲醛氧化电流密度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氧化电流密度与甲醛浓度在10~100 m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甲醛检测灵敏度为0.1。纳米多孔银在50~100 mmol?L-1的高浓度范围表现出优异的甲醛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92.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急剧减少,节能技术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节能就是在保证生产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能源消耗。节能技术可以充分的利用能源,有效的提高机械设备的能源利用率。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属于速度式压缩机,通过各种压缩技术来供应高压空气,并且在压缩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因此研究离心式空压机节能技术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变频技术在离心式空压机中的应用,然后又叙述了离心式空压机利用压缩空气的余热,最后具体阐述了热泵技术应用空压机冷却水回水热量,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3.
采用ANSYS10.0软件建立电磁搅拌条件下真空自耗电弧熔炼过程三维电磁场数学模型,计算电流密度和磁场强度,并对比分析搅拌磁场对电磁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沿坩埚壁向下流动,并在铸锭与坩埚的接触部位转为横向流动,在铸锭表面横向电流最大;随着熔炼的进行,铸锭上部自感磁场基本不变,下部的自感磁场强度减小;搅拌磁场的添加使得铸锭表面产生水平旋转洛伦兹力,且磁感应强度和功率损失随电流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4.
在丰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热力学参数,评估并获得Ti-Zr二元体系BCC相中的扩散移动性数据库.通过扩散移动性数据库计算的扩散系数与实验数据取得很好的一致性.基于Calphad技术,在所获得的扩散移动性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热力学描述,成功地模拟Ti-Zr二元体系半无限扩散偶浓度曲线和Kirkendall面的移动,并计算点阵面的移动距离.  相似文献   
95.
基于B样条小波的图像边缘检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了一种检测图像边缘的方法。该方法在满足Canny提出的边缘检测3个准则的基础上,构造二维可分离滤波器组,利用B样条小波对图像函数进行小波变换,提取图像边缘,较好地解决了图像边缘的提取精度与图像噪声的抑制能力之间的矛盾,并采用了多孔算法防止图像质量丢失。实验证明了B样条小波检测图像边缘的有效性、正确性。  相似文献   
96.
一种近α型钛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近α型钛合金Ti230在1 000℃~1 300℃特高温氧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于1 000℃的特高温下其氧化动力学曲线呈抛物线-直线规律;在超过氧化产物CuO熔点(1 065℃)氧化时,氧化最外层仅为单一金红石型TiO2,此时氧化层中的CuO挥发,氧化增重有减小的趋势;随氧化温度升高,合金的抗氧化能力降低.Ti230合金经本试验温度氧化所形成的少量液相对Ti230合金的组织形态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7.
通过电化学测试、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并结合扫描电镜(SEM)分析了TC4-0.55%Fe合金在模拟海水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揭示了应变速率(3.3×10~(-6) s~(-1)~10.0×10~(-6) s~(-1))对合金SCC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在模拟海水中具有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当应变速率为5.0×10~(-6) s~(-1)时,合金在模拟海水中的断口中心区域形貌以细小扁平韧窝为主,塑形变形不充分,呈现出脆性特征,表现出最高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当应变速率大于6.6×10~(-6) s~(-1)时,合金的断口由小而浅的韧窝向大而深的韧窝过渡,由此说明,高应变速率下,拉应力作用使试样迅速断裂,合金应力腐蚀敏感性较小,断口处有明显韧窝,表现出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98.
以新型1200 MPa级Ti-35421合金(Ti-3Al-5Mo-4Cr-2Zr-1Fe)为研究对象,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结合原位电化学监测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和阴极保护电位对其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应变速率为1.67×10-5mm·s-1时Ti-35421合金在3.5%NaCl溶液中应力腐蚀敏感性最高,其塑性损失和应力腐蚀指数分别为27.27%和0.273;裂纹尖端钝化膜层在应力和腐蚀的共同作用下钝化保护弱于溶解,导致了应力腐蚀加剧;当外加阴极保护电位为-600mV时Ti-35421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最低,其最佳阴极保护电位范围为-450~-600 mV,降低了阳极共轭反应,从而使其塑性损失和应力腐蚀指数分别降低到1.01%和0.113。  相似文献   
99.
本文研究了具有双态组织的钛合金Ti-6Al-4V-0.55Fe(TC4-0.55Fe)在不同热处理制度(固溶时效、双重退火)和引入预拉伸对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双态组织的 TC4-0.55Fe采用固溶时效和双重退火热处理后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发现两种热处理方式下随着时效和低温退火温度升高合金中微米级的片层α相厚度均逐渐增大、强度降低、塑性提高。固溶时效热处理下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屈服强度从530℃的873MPa下降到590℃的862MPa,而延伸率提高3.2%。双重退火热处理试样的屈服强度随着低温退火温度的升高逐步降低,但是延伸率相比于固溶时效有了很大提高,最好可达到23.6%。由于普通热处理对钛合金强度提升不明显,时效和低温退火温度均为590℃时,双重退火试样塑性更优于固溶时效,所以选择该试样引入预拉伸强化,对其在固溶和低温退火中间进行预拉伸。引入预拉伸后,晶粒发生了明显的变形,进行时效强化后合金组织无沉淀区(PFZ)中析出大量细小的二次α相(αs),引入预拉伸后进行时效可以在提升钛合金屈服强度的同时只降低极少的塑性,其中预拉伸形变1%的试样等轴晶含量最高,强度较引入预拉伸前提高68MPa,延伸率仅下降4%,力学性能最优。通过本文研究可知,TC4-0.55Fe钛合金在经过固溶处理后继续进行预拉伸和时效处理,可以有效提升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0.
钛合金用钎焊料的发展评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概述了钛合金用的银基、钛基、铝基钎焊料的发展和研究状况,并分析和讨论了这3种钎焊料各自的优缺点以及Ti合金用钎焊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