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借助扫描电镜等设备,对炼钢用锻压钟罩拉杆的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拉轩服役寿命受外部工况和内部结构的复合作用影响,材料内部结构和微观组织的不理想是造成拉杆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借助扫描电镜等设备,对炼钢用锻压钟罩拉杆的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拉杆服役寿命受外部工况和内部结构的复合作用影响,材料内部结构和微观组织的不理想是造成拉杆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分析,从低噪声、节能化、多样化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今后冷却塔风机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措施,认为降低叶轮转速、加大叶片宽度、采用“前掠型”叶片,可以降低风机的噪声。大直径、全压低的风机相对比较节能。  相似文献   
14.
将0.5%(质量分数)羟基硅酸镁自修复材料分散在长城牌汽油机润滑油SJ10W-40中,用摩擦磨损实验机考察羟基硅酸镁自修复材料对球墨铸铁摩擦副的减摩、抗磨及自修复性能,并与未添加自修复材料的润滑油进行对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试样磨痕表面的形貌,并用能谱仪分析了其元素组成.结果表明:添加羟基硅酸镁自修复材料后,球墨铸铁摩擦副摩擦系数降低了68.8%;磨痕处存在与基体材料不同的修复区域,该修复区域沉积了Si,Mg,Al等元素.羟基硅酸镁自修复材料具有优良的减摩抗磨性能和自修复性能.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一种层状硅酸盐润滑材料,利用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对45钢摩擦副的自修复效应,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及纳米硬度仪(Nano-hardness indenter)对自修复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其减摩抗磨及自修复机理。结果表明,层状硅酸盐微粉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及自修复性能,尤其在50N、1.0m/s时,其摩擦因数及质量磨损率分别较基础油降低约49.6%和83.8%。添加剂与摩擦表面发生了复杂的理化作用,诱发形成了较为连续的"多孔"氧化膜自修复层,厚度约为1.08μm;表面较为光滑平整,主要由Fe、C、O及微量的Mg、Si等元素构成,具有较高的硬度,有效地降低了摩擦磨损。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天然岫岩玉和人工合成含镧化合物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制备粒径小于2μm的镧/蛇纹石复合粉体,分析该复合粉体的热力学及结构稳定性,评价其作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并探索其减摩抗磨机理.结果表明:镧的加入能降低蛇纹石微粉的热力学及结构稳定性,使蛇纹石的羟基脱除速率更快、反应更彻底.复合微粉较单一的蛇纹石微粉具有更好的减...  相似文献   
18.
干燥褐煤的热泵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目前国内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及褐煤干燥现状,提出了利用热泵技术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干燥褐煤的实验方案,并搭建了实验系统。分别在60℃、 70℃、80℃条件下对褐煤进行了干燥实验,测定了褐煤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越高,干燥速率越快,有效干燥时间越长,干燥效果越好。在60℃的条件下脱水量为22.5%,耗时25min;70℃时为31%,耗时30min;80℃最高可达到42.6%,耗时35min。为热泵技术在循环水余热利用以及褐煤干燥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等离子熔覆(CuCoCrFeNi)95B5高熵合金涂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等离子熔覆技术制备(CuCoCrFeNi)95B5高熵合金涂层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等离子熔覆过程中的快速凝固条件有利于抑制涂层中金属间化合物的析出,涂层具有fcc和bcc有序固溶体结构。涂层的硬度为6.53GPa,弹性模量为213 GPa。(CuCoCrFeNi)95B5高熵合金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其相对耐磨性为Q235钢的2.3倍;其主要磨损机理为切削与犁沟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以"大工程观"的视角,结合江苏省"十二五"规划中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及传统产业升级对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材料学科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实现工程人才与产业需求良性对接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