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8篇
轻工业   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对矫直机液压系统多缸同步伺服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系统采用PIDNN辨识,将微粒群优化和二自由度内模相结合的控制算法.通过MATLAB对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输入信号的动态响应快,系统超调量和解调时间减少,并且系统的抗干扰性及跟随性同时提高,具有很好的同步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2.
无人机巡检成本低、效率高,正逐渐取代传统人工巡检方式,成为目前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的主要手段。然而输电铁塔结构复杂、巡检部位多,且单一的启发式算法规划的飞行路径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蚁群-模拟退火(ACA-SA)算法的输电铁塔巡检三维路径优化方法,该方法以110 kV耐张塔的三维模型为算例,根据电力行业标准建立电塔安全巡检面和动态标定26个巡检点,并在ACA计算进入停滞状态时,利用SA算法前期高温时的突跳特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通过改变信息素分布,指导蚁群寻找最短路径。将混合ACA-SA算法与ACA、SA算法进行对比,实验显示混合ACA-SA算法在收敛速度和最短距离上分别提高了14.43%和9.64%,与传统遗传算法相比在收敛速度和最短距离上分别提高了47.13%和1.13%,从而提高无人机巡检效率。  相似文献   
23.
通过本工程张弦梁结构的施工,掌握了大跨馊钢结构张弦梁吊装、定位、焊接、张拉、予应力、变形控制的有关施工技术,积累了一套钢拉杆张拉施工的系列化数据,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4.
通过东电调度大楼劲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探索、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型钢柱梁钢骨安装、劲钢混凝土结构穿钢骨柱梁钢筋绑扎、箱型钢骨柱内混凝土浇筑方法等,可供以后施工中碰到类似工程而借鉴。  相似文献   
25.
通过高位大跨度弧形转换桁架吊装施工,掌握超高脚手架搭设、弧形桁架转变成折线、整体分解成吊装单元、变形监测等相关施工技术,为以后类似大型构件吊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6.
提出将单神经元网络PID控制应用于全液压矫直机的模型仿真,采用Ziegler-Nichols参数整定,并通过多次仿真实验,得出单神经元网络PID控制器的初始化权重值.通过仿真可以看到,此方法不仅解决了单神经元网络PID的权重值初始化问题,还将单神经元网络PID控制应用到液压伺服控制领域,为全液压矫直机的伺服控制提供了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28.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速、高压PIN开关驱动器,驱动器能够实现-12 V~240 V两种直流电压之间的快速切换,用于驱动大功率短波天线收发开关。大功率PIN开关驱动器面临的通病是工作不稳定和响应速度较慢等,新型驱动器通过加入延时电路和加速电路克服了以上难题。在实际电路测试中,驱动器最高稳定工作频率达2 k Hz,导通时间为8μs,截止时间为5.6μs。实验证明:新型驱动器能够很好地胜任于大功率、快速PIN开关的场合。  相似文献   
29.
基于递推批量最小二乘的Volterra级数辨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用批量最小二乘方法进行 Volterra级数在线辨识计算量大 ,所需数据存储空间多 ,以及实际应用时自相关矩阵易出现病态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批量最小二乘的 Volterral级数辨识方法 .该方法利用观测矩阵维数固定的批量最小二乘辨识 ,形式简单 ,所需数据存储空间小 ;同时利用递推辨识的思想 ,避免了对矩阵直接求逆 ,减小了计算量 .另外 ,为了防止自相关矩阵出现病态 ,文中引入影响因子的概念对观测数据进行取舍 ,一定程度上增强辨识的数值稳定性 .最后通过一个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该方法为 Volterra级数的在线辨识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0.
张华君  吴林 《福建电脑》2008,24(11):13-14
本文针对二维主成分分析算法(2DPCA)N需要的数据存储空间大以及计算量大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2DPCA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人脸识别中.实际应用表明改进后的2DPCA算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