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76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篇
冶金工业   40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预合金化时间对热成形钢锌基镀层组织和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附属EDS能谱仪研究了不同预合金化时间对热成形钢22MnB5锌基镀层组织形貌及成分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样在加热之后,镀层表面氧化物主要为ZnO和Al2O3;在550 ℃预合金化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基体中的铁逐渐向镀层中扩散,镀层组成由η相、ζ相、δ相和Γ相逐渐转变为只有Γ相;奥氏体化之后,镀层中的组织几乎全部为α-Fe(Zn),只在表面有极少的Г相;预合金化保温时间为30 min时,在900 ℃保温5 min奥氏体化后能得到质量较好的镀层。  相似文献   
182.
183.
采用热浸镀方法在Q235钢板表面制备了Mg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0.1%,0.3%,0.5%的锌基合金镀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辉光光谱仪(GDOES)等手段分析了Mg含量变化对镀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镀层中Mg含量的增加,合金镀层的表面晶粒逐渐变小;Mg元素富集于晶界之中,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Mg推迟了ζ相向δ相的转变,使镀层结构中的δ相层减薄。  相似文献   
184.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了石墨浆料,研究了石墨粉体类型、pH值、分散剂加入量和固相含量对浆料粘度的影响,浆料温度对凝胶固化时间的影响,以及乙酰丙酮对素坯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等静压石墨粉,pH值为7,分散剂加入量为4wt%,固相含量为50vol%时,可制备流动性良好的石墨浆料;浆料温度为3 ℃时,凝胶固化时间为5.6 min;当乙酰丙酮加入量为0.6wt%时,素坯强度达到15.8 MPa.  相似文献   
185.
通过调控气氛露点的方式,采用SEM、EDS、XPS等手段研究了露点对表面氧化物及镀层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露点对表面氧化物形貌和数量的影响较大,对氧化物类型影响较小。在露点为+10/-50℃,表面氧化物数量最少,裸露钢基体变多。氧化物对镀层界面处的Fe-Zn相有较大影响。氧化物越少,Fe-Zn相变得细小而连续,说明氧化物的减少促进了Fe-Zn均匀扩散。  相似文献   
186.
化学镀镍-磷-超微金刚石复合镀层初探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超微金刚石是从负氧平衡炸药爆轰后固相产物中提纯得到的,平均粒径4~8nm,比表面积高达390m^2/g,是一种兼具金刚石和纳米颗粒特性的新型材料。简这了超微金刚石的性能,初步探讨化学镀Ni-P-超微金刚石复合镀层的制备和特性。  相似文献   
187.
近年来,集成电路、热交换器、半导体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碳化硅陶瓷的导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碳化硅陶瓷内部存在的晶格氧、晶界、气孔等缺陷导致其室温热导率远低于碳化硅单晶理论室温热导率.综述了添加剂、烧结工艺等因素对碳化硅陶瓷室温热导率的影响,并对高导热碳化硅陶瓷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