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23篇
金属工艺   31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2O-Al2O3-SiO2系玻璃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等手段研究了Li2O-Al2O3-SiO2系玻璃的晶化过程,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晶相形成及晶体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在热处理650℃下开始析晶,在1150℃左右晶体生长基本完全.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增加,晶体粒径增大.  相似文献   
32.
用超声-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铁酸镉(CdFe2O4)粉末.超声辐射Cd(NO3)2·4H2O、Fe(NO3)3·9H2O和沉淀剂得到沉淀物,再在850℃烘5 h制得平均粒径56nm的纳米CdFe2O4粉末.得到的纳米CdFe2O4粉末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进行表征并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33.
矿渣微晶玻璃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回顾了矿渣微晶玻璃的研究历史,着重分析了不同主晶相的矿渣微晶玻璃的组成,结构与性能,对矿渣微晶玻璃的发展趋势和待解决的问题作了探讨。最后评述了我国在矿渣微晶玻璃开发与应用上与国外的差距。  相似文献   
34.
应用物相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添加TiO_2和复合晶核剂对几种组成不同的MgO—B_2O_3—SiO_2系硼渣中含硼组分的结晶形态和提取率的影响,得出:组成不同,硼提取率不同。TiO_2晶核剂通过促进系统分相,提高结晶程度,从而提高硼提取率;复合晶核剂比单一晶核剂作用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35.
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低温固体氧化物资料电池(SOFC)是燃料电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综述了研究开发中低温SOFC的途径及现状,并指出了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6.
利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形成的反胶束作为微反应器合成了聚吡咯-氯化银(PPy/AgCl)纳米复合粒子.考察了吡咯/硝酸银、正己醇/水的比例的变化对PPy/AgCl纳米复合粒子的粒径大小和粒子形貌的影响,并利用TEM、SEM、FTIR、XRD和激光光散射粒度分析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PPy/AgCl纳米粒子的粒径在40-60nm之间,改变合成条件可以进行自组装.FTIR和XRD显示复合物中含有PPy.因氯化银的存在,导致复合物的红外光谱向低波数方向移动.该实验结果同时表明,反胶束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  相似文献   
37.
张培新 《有色金属》1998,50(2):63-66
作为今后硼工业原料来源的硼镁铁矿,经高炉冶炼完成铁硼分离后,90%的硼富集到渣相,有效地从硼渣中提取硼则是亟待解决的课题。研究发现提高硼提取率的关键在于硼组分能否以晶相析出,所以研究渣中硼组分晶化过程和晶化机制则十分重要和必要。因此作者采用静态法研究了MgO-B2O3-SiO2系硼组分的晶化过程,研究发现非晶MgO-B2O3-SiO2系在800℃热处理时产生一种类似葡萄串状的分相结构,分相形貌具有分形特征,采用面积-回转半径法计算其分形维数为1.90。而这种分相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为揭示分相机理,采用Monte-Carlo方法及不稳分解模型和成核长大模型对分相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按成核长大模型模拟的结果与实际分相分形结构,分形维数相符,因此可以认为MgO-B2O3-SiO2系分相形成机理为成核长大  相似文献   
38.
本文利用红外吸收光谱(IR)研究了MgO-Al2-03-SiO2系统微晶玻璃中钛离子的配位状态变化.结果表明:玻璃稠络中主要有SiO4、AlO4四面体结构单元.在较低温度时,玻璃中的钛离子主要以四配位状态存在,随着温度的升高,钛离子逐渐向六配位转变.在升温过程中,TiO2表现为镁铝钛酸盐(MAT)和金红石相,玻璃中Al^3+多数占据四面体配位位置.  相似文献   
39.
针对现行的电压暂降源定位方法在含有变压器以及复杂电网结构场景下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扰动功率小波奇异熵的电压暂降源定位法。首先,基于电能质量监测仪采集到电压电流波形数据计算得到瞬时有功和无功功率,获得加权瞬时扰动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然后,通过小波变换,奇异值分解,结合信息熵原理得到扰动功率的小波奇异熵值,由小波奇异熵值的大小来确定电压暂降扰动源的相对位置;最后,仿真和实例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0.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掺杂Ni和Mg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Ni氧化物的电子结构和能量性质受d轨道中电子影响,用于掺杂改性时,结构稳定,带隙降低使电子电导率增加,充放电速率提高;Mg掺杂改性时,当掺杂在Li位时,带隙和总能均降低,同时Li离子的扩散运动也提高,有利于改性,而在Fe位掺杂时,费米面附近Fe-d轨道中电子影响能带,使带隙增加,不利于电子电导,键的布居分析也表明Li—O共价性增强,不利于离子扩散,即不利于改性。因此,通过掺杂可对LiFePO4的微观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电化学性能,但这种微观结构主要受d轨道中电子运动对费米面附近能带的影响,而与掺杂离子的化合价和半径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