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7篇
电工技术   17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24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21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24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电网输电线路施工、改造、常规定检、调试时,需要在线路检修前后对接地线进行装拆,才能有效保证作业人员和电力设施的安全.目前,针对拆装接地线的方法有很多,但大多程序繁琐、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而且输电线路中同杆多回、高空作业空间有限和验电困难等不利因素较多,在作业过程中容易误拆、装接地线,从而引起触电、带接地线合闸等恶性事故.文章针对输电线路工作挂接地线误操作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及防范措施,能够降低上述风险、保障施工人员及电网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2.
滇刺枣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收集滇刺枣的挥发性成分,所得到的滇刺枣挥发性成分的二氯甲烷浓缩液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并分析鉴定其成分及质量分数,共鉴定出40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79 07%,主要挥发性成分有:w〔邻苯二甲酸二(2 乙基)己酯〕=18 00%、w(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2 33%、w〔5 己基二氢 2(3H) 呋喃酮〕=4 60%、w(2 十二烯 4 酮)=2 75%、w(2 十三烷酮)=2 25%、w(十四烷)=2 15%、w(二十烷)=1 44%、w(十四烷酮)=2 14%、w(E 2 癸烯醛)=2 07%、w(2 壬烯 4 酮)=2 00%、w(己酸己酯)=1 93%、w(壬醛)=1 87%、w(丙基丙二酸)=1 73%、w(5 甲基糠醛)=1 70%、w(二十九烷)=1 52%、w(十三酸乙酯)=1 52%、w(己酸乙酯)=1 46%、w(6 甲基 2 十三烷酮)=1 30%、w(十四酸乙酯)=1 09%、w(4 羟基 6 甲基 2H吡喃 2 酮)=1 09%、w(丁基化羟基甲苯)=1 02%等。  相似文献   
53.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与常规提取方法制备芹菜籽精油的比较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CO2)、同步水蒸气蒸馏-溶剂萃取(SDE)和有机溶剂提取(SE)方法提取芹菜籽中的香味成分,对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芹菜籽精油进行了得率、制备工艺、闻香评价、化学组成和卷烟加香应用效果等方面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FE-CO2方法萃取的芹菜籽油得率(11 15%)接近SE方法得率(12 80%),远高于SDE方法得率(0 6%);从中鉴定出21种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占挥发油的92 98%。它们是瑟丹内酯、4,11 桉叶二烯、柠檬烯、1 (4 乙苯基)乙基酮、β 石竹烯、月桂烯、β 蒎烯、反 对 薄荷 2,8 二烯 1 醇、氧代石竹烯、罗勒烯、乙基芳樟醇、乙酸己酯、柠檬烯氧化物、反 香芹醇、顺 香芹醇、反 乙酸松香芹酯、反 乙酸香芹酯、α 石竹烯、β 芹子烯、β 榄香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评香和卷烟应用实验显示:SFE-CO2萃取芹菜籽油的香气更自然浓郁,在卷烟中的应用效果优于SDE和SE方法制备的提取物,能有效改善卷烟吸味。  相似文献   
54.
提出一种基于衰减窗口的实时数据流聚类算法PDStream。算法首先对数据空间进行网格划分,采用改进的维度树结构维护和更新数据流的摘要信息,设计了一种周期性剪枝策略,周期性地剪去维度树中的稀疏网格,最后采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在线处理聚类请求。基于人工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的实验表明,PDStream算法可以有效地发现数据流中任意形状的聚类,内存消耗少,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55.
针对压裂液采用生物酶破胶时存在的破胶速度快的问题,以羟丙基瓜胶冻胶压裂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压裂液成胶及破胶特性测定实验,优化了生物酶的浓度,筛选了生物酶反应的金属离子抑制剂类型,并优化了抑制剂浓度。研究表明,生物酶的最佳浓度为0.01%,抑制生物酶破胶速度的最佳离子为锰离子,浓度为0.5%~1.0%,对应的破胶时间为4~8 h,可以选择不同的生物酶浓度和抑制剂浓度来满足现场施工对压裂液破胶速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6.
复进机作为火炮反后坐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火炮战斗力。针对火炮反后坐装置工作可靠性与复进机内部压力密切相关这一工程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实时反映火炮复进机内部压力变化规律的压力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了现代传感技术、无线传输技术以及单片机技术,实现了建制规模火炮复进机压力数字化检测与管理,为火炮反后坐装置常态化检测、维护和保养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可靠实用,符合火炮射击过程,为反后坐装置后续故障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多沙粗沙区5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多沙粗沙区皇甫川、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和无定河流域(5个流域)中各水文站1956~2012年逐月降雨、径流和输沙实测资料,对比了5个流域水沙情势,并定量分析了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56~2012年径流量、输沙量减少趋势明显,输沙量主要集中在汛期,占全年的96%,2000年以后,输沙量急剧减少;截止2010年,该地区实测水库总库容67 899.5×104 m3,仅为原库容的62.8%,同时该地区建有淤地坝9 114座,是水沙量减少的另一重要因素;在黄土高原北部区域,水库、淤地坝、灌区引水和煤矿开采等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减少作用明显,也是水沙减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8.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悬浮芯片定量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法免疫学原理,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的特异性抗体包覆微球为载体,利用悬浮芯片(Bio-Plex)系统建立检测模型;检测不同浓度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测定方法的灵敏性;通过该方法对大肠杆菌、普通变型杆菌、蓖麻毒素和禽流感病毒HA、NH蛋白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热休克毒素的检测,判断方法的特异性;将不同浓度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添加到奶粉中验证方法的实用性和稳定性。结果悬浮芯片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2~1653.4ng/ml,最低检测值为203pg/ml,均优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除与2.3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热休克毒素有交叉反应外,和其他几种细菌、毒素、蛋白均无交叉反应;对添加相同浓度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奶粉的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30%~16.93%。结论悬浮芯片定量检测方法对于模拟添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59.
采用柠檬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LaFeO3-TiO2纳米催化剂,并用TG-DTA、FT-IR、UV-Vis、XRD对其表征,研究煅烧温度、LaFeO3复合量对光催化催化还原CO2制甲醇性能影响及反应优化条件。结果表明,LaFeO3与TiO2的复合可以抑制TiO2的晶相转变,拓宽催化剂光响应范围,提高光催化性能。优化条件为:催化剂煅烧温度为800℃,复合质量分数为3%的LaFeO3,催化剂用量为2.0g/L,反应时间为7h,CO2流量为200mL/min,反应温度为90℃,反应液中NaOH和Na2SO3的浓度均为0.10mol/L,甲醇的产率达325.49μmol/g。并初步探讨了LaFeO3-TiO2光催化还原CO2机理。  相似文献   
60.
夏倩  张晓龙 《电子科技》2014,27(10):71-75
针对遗传算法(GA)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搜索精度低等缺点,提出了网络启发式策略的遗传算法(NSHGA),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0-1背包问题的求解。该算法采用网络节点关联策略,使算法具有良好的全局寻优能力。同时引入网络节点矩阵优化,利用其精细的局部遍历搜索性能,使算法具有较高地搜索精度。实例仿真结果表明,NSHGA算法可有效避免基本GA算法的早熟收敛,且具有寻优能力强、搜索精度高等特点。此外,与基本遗传算法仿真相比,可明显提高0-1背包问题求解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