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1.
通过OM、SEM、力学试验以及电化学试验研究了固溶温度对核电海水循环泵叶轮用双相不锈钢材料GX2CrNiMoN22-5-3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50~1250℃固溶,γ相呈岛状或长条状弥散分布在α相基体上,α相含量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组织中无析出相出现,而抗拉强度大都在700MPa左右,拉伸断口形貌以韧窝为主,随固溶温度的升高,韧窝逐渐变浅变大.不同固溶温度下的点蚀电位保持在1.0V以上,在1150℃和1200℃时有较好的抗点蚀性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多参数分析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44例乳腺疾病患者均行双乳T1WI、T2WI压脂扫描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采用乳腺容积成像序列进行动态增强扫描。使用Functool软件进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测量、建立时间-信号强度增强曲线及计算出最大信号增加斜率(MSI)。结果 44例患者中,恶性25例,良性19例。其分叶及毛刺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为62.5%~80.0%。时间-信号强度增强曲线显示:Ⅰ型曲线(平台型)17例,均为良性。Ⅲ型曲线(速升速降型)18例,均为恶性;其阳性预测值为100.0%,准确度为100.0%。Ⅱ型曲线(平台型或速升速降型)9例,其中良性2例,恶性7例。ADC值的敏感性为88.0%、特异性为84.2%、阳性预测值为88.0%、阴性预测值为84.2%、准确度为88.0%,各项指标均较高。MSI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0.5%、准确度为100.0%。结论乳腺疾病的MRI检查主要以形态学及动态增强后强化程度与方式评价为基础。时间-信号增强曲线、DWI及ADC值等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评述了稀土永磁材料发展过程中,氢作为一种间隙原子在永磁材料的制备工艺上的应用;同时,作者还讨论了氢原子对几种主要稀土-铁基永磁合金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贺连龙  徐仁根 《金属学报》1994,30(4):A145-A149
通过电子显微分析,发现在热等静压的TiAl-V-Si合金中有大量的硅化物沿层状结构的相界面析出,这些硅化物为Ti_5Si_3相,通常为近六角形的薄片.Ti_5Si_3相与层状结构基体相(α_2和γ相)间具有如下的固定取向关系[0001]_(Ti_5Si_3)//[0001]_(Ti_3Al),(3120)_(Ti_5Si_3),//(1010)_(Ti_3Al)[0001]_(Ti_5Si_3)//[111]_(TiAl),(4150)_(Ti_5Si_3)//(110)_(TiAl)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国产11C-多功能合成模块经LOOP环法合成放射性药物[N-甲基-11C]胆碱(11C-Choline,11C-CH)的合成方法,对碱当量、溶剂效应及前体量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优化LOOP环法合成11C-CH的合成工艺。11C-CH的优化条件:前体量为60~150 uL,无碱无溶剂,室温与11C-CH3I反应。此条件下11C-CH的合成效率为(72.16±2.96)%(n=19, 11C-CH3I未校正效率),产品的放化纯度均大于95%,产量为(7.59±1.54) GBq(n=19)。国产11C-多功能合成模块LOOP环法合成11C-CH与C18柱固相法进行比较表明,LOOP环可以多次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合成效率,实现稳定、全自动化合成11C-CH,产品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TEM和M6ssbauer谱系统研究了Fe-25Cr-12Co-1Si合金在分级回火过程中磁性能与微观组织以及超精细结构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分级回火进行,合金磁性能不断提高主要是源于其微观组织中调幅分解产生的α1和α2两相的饱和磁化强度差别的增加,这种差别是由两相成分差别导致的。调幅分解生成的单畴粒子的形状各向异性不是Fe-Cr-Co合金在分级回火过程中磁性能提高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TEM和M(o)ssbauer谱系统研究了Fe-25Cr-12Co-1Si合金在分级回火过程中磁性能与微观组织以及超精细结构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分级回火进行,合金磁性能不断提高主要是源于其微观组织中调幅分解产生的α1和α2两相的饱和磁化强度差别的增加,这种差别是由两相成分差别导致的.调幅分解生成的单畴粒子的形状各向异性不是Fe-Cr-Co合金在分级回火过程中磁性能提高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能谱仪研究了Fe-25Cr-35Ni系合金中的第二相种类和分布。结果表明:Fe-25Cr-35Ni系合金中的第二相主要有3种,即富铌相、氮化物相和碳化物相;其中,富铌相主要沿晶界分布,并且富铌相之间存在成分差异;氮化物相主要为TiN,一般与富铌相共生,其分布主要与氮化物偏析有关;碳化物相数量较多,分布较广泛,晶内、晶界、孪晶界和孪晶内均有分布,经高温固溶处理后可固溶到奥氏体基体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研究了Fe-Cr-Co合金(2J85)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经过五种温度磁场处理后磁场强度和温度对合金微观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磁场热处理温度为635℃时,在磁场热处理的各种磁场强度下合金均显示相对最佳磁性能,其中尤其以磁场强度为4000Oe时获得最高磁能积,即(BH)mx=6.63MGOe3,此外,本研究还显示,提高磁场热处理时的磁场强度,具有降低Fe-Cr-Co(2J85)合金对磁场热处理工艺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