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20篇
建筑科学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09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含铝TRIP钢钢液中Al易与结晶器保护渣中的Si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保护渣中Al2O3的质量分数由3%快速增加到30%左右,w(Al2O3)/w(SiO2)由0.10增加到1.44,导致黏度发生大的波动.研究了Al2O3含量和w(Al2O3)/w(SiO2)对含铝TRIP钢保护渣黏度的影响,建立了高Al2O3含量保护渣系黏度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随着Al2O3质量分数由3%增加到17%,综合碱度R1的保护渣黏度先增大再减小,而R≥1的保护渣黏度变化较小;随着Al2O3质量分数由17%增加到30%,保护渣的黏度快速增大;随着w/w的增大,Al-TRIP钢保护渣的黏度呈现先快速减小而后迅速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2.
文光华  唐萍 《炼钢》1998,14(5):49-52,61
根据喷嘴在二次冷却区的作用,分析了喷嘴的冷、热态特性、喷嘴布置以及冷却水控制等因素对铸坯冷却效果的影响,同时介绍喷嘴在连铸机上使用现状和高效连铸机对二冷技术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3.
利用热传系数测试装置,系统地对攀钢板坯连铸机上使用的喷嘴进行了热态性能的测定,获得了这些喷嘴在不同水量和气量下传热系数随铸坯表面温度的变化关系。测试结果为喷嘴的选择以及进一步研究二冷传热机理和设计合理的二冷工艺制度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4.
薄板坯连铸结晶器三维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光华  刘小梅 《炼钢》1997,13(4):25-29
针对ISP型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结晶器的内流体的三维流场和温度场,比较和分析水口结构形状,插入深度及拉坯速度对结晶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为薄板坯连铸结晶器以及相适应的伸入式水口结构形状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5.
梅山2号板坯连铸低碳钢铸坯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梅钢2号板坯连铸机低碳钢浇铸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调研,并采用低倍、硫印、显微金相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及全氧量分析等多种手段,研究了不同浇铸条件下铸坯质量缺陷与工艺条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非稳态铸坯质量明显低于稳态铸坯质量.同时,未观察到由结晶器卷渣形成的大型夹杂,铸坯的缺陷主要为气孔、Al2O3及复合铝酸盐夹杂.全氧分析表明,铸坯w(T[O])平均为20.86×10-6,且最大值不超过27.00×10-6,相同工艺条件下,该板坯质量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6.
 通过对保护渣物理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将计算机与现代先进检测技术运用于保护渣物性参数测试过程中,开发了保护渣物理性能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为连铸保护渣的使用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技术数据,达到了用科学的手段来评判设计保护渣的目的。测试系统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测试精度高。  相似文献   
157.
攀钢板坯连铸结晶器内流场的水力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力学模拟方法研究攀钢板坯连铸结晶器内流场,分析浸入式水口结构尺寸、塞棒吹Ar量和拉速等工艺参数对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状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选出适合攀钢板坯连铸工艺的浸入工水口结构尺寸及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58.
连续铸钢工艺的成功与保护渣的正确使用密不可分,但保护渣在结晶器内发生的氟化物挥发、卷渣、控热与润滑的矛盾又制约了绿色和高效连铸的发展。重庆大学通过对保护渣在结晶器内进行物理化学研究,发现保护渣中以铝为代表的网络形成中间体元素具有适应结晶器工况环境的功效。这些功效包括:(1)抑制保护渣与水之间离子交换程度,起到固氟和固钠的作用;(2)形成异类网络结构,使熔渣产生明显的剪切稀化行为,实现保护渣不同位置黏度大小控制;(3)在低碱度条件下表现出独特的热扩散效应,促使玻璃渣膜变成晶体渣膜。在此基础上,提出连铸结晶器“自适应保护渣”设计理论,利用这一理论开发出环境友好、非牛顿流体及热扩散效应保护渣。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这类保护渣无需降氟就可达到环境友好、降低超低碳钢冷轧板封锁率及提升304D高氮不锈钢板坯表面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