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12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61.
目的 利用简便工艺,得到具有抗菌和可循环性的油水混合物高效分离用水下超疏油不锈钢网(SSM)材料。方法 将酸洗预处理后的不锈钢网依次浸入羧甲基纤维素、海泡石分散液和壳聚糖季铵盐溶液中改性处理,得到可高效分离油水混合物的水下超疏油不锈钢网。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设备对改性后不锈钢网的微观形貌结构、润湿性、稳定性、抑菌性以及油水分离效果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 改性后不锈钢网表面被成功地构筑了一层具有微/纳米级结构的绿色亲水涂层,在空气中水接触角可达到0°,水下对不同油的接触角都可达到150°以上(在经酸、碱、盐溶液腐蚀浸泡8 h及物理刮擦20次后依然如此);对于不同种类的油水混合物分离效率都可达到98%以上,经过20次循环分离及酸碱盐溶液腐蚀浸泡8 h后分离效率仍大于97%,且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结论 通过浸涂与液相沉积方法简便环保地在不锈钢网表面构筑了具有抗菌性的水下超疏油涂层,对于多种油水混合物都表现出优异的分离性能,本研究为超亲水-水下超疏油分离材料低成本绿色简便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2.
采用两点概率函数提取W骨架/Zr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统计特征并重构代表体积单元。结果显示,两点概率函数可以良好的描述复合材料的微细观几何结构特征,并给出了材料呈宏观各向同性的理论依据;获得的代表体积单元与原材料图像拥有相同的几何特征和仿真分析结论,胞元尺寸仅为原材料SEM图像的2.2%,可有效提高有限元仿真的效率。该研究为W骨架/Zr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63.
偶联剂对炭黑导电涂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三种钛酸酯偶联剂NTC 4 0 1、CT 136、JSC ,两种硅烷偶联剂KH 5 5 0、KH 5 70对炭黑导电涂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NTC 4 0 1、CT 136、JSC后体系的电阻升高 ,而KH 5 5 0、KH 5 70降低了体系的电阻值 ,其中以加入质量分数为 2 5 %的KH 5 5 0效果最好。利用SEM分析了加入KH 5 5 0对炭黑与树脂的界面状态的影响 ,并研究了偶联剂的使用方法对导电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采用准密封箱冲击超压实验,研究了W骨架/Zr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在不同冲击速度下和靶板厚度下的冲击释能特性。并根据温度控制含能结构材料冲击诱发化学反应的热动力学理论,拟合了材料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和反应系数n,分析了材料的热化学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材料冲击超压峰值与冲击速度正相关,其激发反应阈值为766m/左右,在相同速度下,有使破片靶后释能效率最大化的最优靶板厚度,但在8mm厚钢靶范围内,前板厚度对冲击释能特性影响不大。材料冲击激发化学反应的冲击压力阈值Pc=18.37GPa,对应的理论温度阈值Tc=3736.6K。材料反应效率随着冲击压力和击波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40GPa冲击压力范围内,材料并未完全反应,其理论反应效率达到61.5%。  相似文献   
65.
针对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度不高、思政元素的传授方式较单一和课程思政元素评价体系不明晰等问题,探讨如何在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践、考核评价5个方面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介绍将课程思政渗透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方法,说明创新点.  相似文献   
66.
采用化学镀制备镍钴磷合金包覆盐酸掺杂聚苯胺粉体、高氯酸掺杂聚苯胺粉体和本征态聚苯胺粉体复合材料.分别以盐酸掺杂聚苯胺粉体、高氯酸掺杂聚苯胺粉体、本征态聚苯胺粉体以及化学镀复合粉体作为吸波剂,醇酸清漆为基料,制备了吸波涂层,并测定涂层微波反射率.分别以盐酸掺杂聚苯胺、高氯酸掺杂聚苯胺、本征态聚苯胺粉体为填料,聚氨酯为基料,制备红外涂层,并测试涂层的红外发射率.研究结果表明,本征态聚苯胺化学镀复合粉体吸波性能有较大提高,在15.5 GHz,反射率为-7.5 dB;盐酸掺杂聚苯胺粉呈现微波和红外兼容特性,对于雷达红外复合隐身涂料开发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铜粉表面防氧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单论述了铜粉的氧化机理,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铜粉的几种防氧化技术,即镀金属层、有机磷化物处理、偶联剂处理、还原剂处理等各种技术的作用机理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8.
几种红外隐身涂料黏合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涂料或树脂在试样板上涂膜,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分别对液态、固态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以及Kraton树脂进行红外透过性和成膜性能的研究。发现固态酚醛树脂的成膜性能较差,聚氨酯树脂和液态酚醛树脂的成膜性能较好,但红外透过性一般,Kraton树脂的红外透过性较好,但成膜性能较差,聚氨酯树脂作为红外隐身涂料黏合剂的实用性较大。  相似文献   
69.
基于SVM的船舶航向广义预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船舶航行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流、浪等干扰,需要用非线性模型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利用SVM在小样本情况下能以较高的精度建立非线性模型的优势,将SVM引入船舶航向的广义预测控制中,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VM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对船舶航向的控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达到了保持航向的目的。  相似文献   
70.
纳米粉体在涂料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纳米粉体在涂料中的应用现状。指出纳米涂料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纳米涂料研究、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