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为寻找鄂尔多斯盆地堡子湾地区的有利储昙,对研究区长6沉积时期储集砂体展布特征及成因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3-长61沉积时期砂体的厚度、分布范围、横向稳定性及连续性逐渐变好,即长6.沉积时期三角洲前缘砂体相对发育,为有利储层的发育层位;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叠置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叠置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组合6种沉积成因类型砂体。在此基础上,根据油藏分布和富集主控因素,结合测井资料.进行了有利区带预测,马家山地区及姬塬-堡子湾一带为Ⅰ级有利勘探区;冯地坑-史家湾及耿76-耿143井一带为Ⅱ级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12.
汝箕沟盆地上二叠统石千峰组具有三套岩性组合。在古气候及构造运动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河流、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其中,河流相中发育堤泛亚相和河道亚相,在三角洲相中仅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湖泊相中以浅湖亚相为特征。利用微量元素对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表明该套沉积是在淡水环境中形成的;应用电化学法测得该套地层是在氧化环境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石千峰期陆相沉积,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基准面旋回层序级次的划分为依据,将石千峰组划分为1个超长期、5个长期、14个中期和若干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且存在向上"变深"非对称型(A型)、向上变浅非对称型(B型)和对称型(C型)等形式的中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结构;详细分析了各级次旋回层序的结构类型、沉积序列和叠加样式;建立了以长期旋回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为等时地层格架、以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单元的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4.
震旦纪至中三叠世四川盆地发育海相地层,共发育5套区域性烃源岩: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都发育泥质岩烃源岩,中二叠统栖霞组和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则为泥质岩和碳酸盐岩2种类型的烃源岩.研究发现:陡山沱组生烃中心位于重庆涪陵地区,筇竹寺组生烃中心位于成都-自贡地区,龙马溪组以万县地区和泸州-綦江地区为主要生烃中心,栖霞组具有成都-资阳、广元-仪陇、万县3个生烃中心,吴家坪组以万县-巫山地区为主要生烃中心;同时资料显示,盆地烃源岩总体热演化成熟度较高,成熟至过成熟阶段,其生烃强度主要由有机碳丰度和烃源岩厚度决定.二级层序海平面上升期有利于区域性烃源岩形成,沉积环境控制着烃源岩的岩石类型、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丰度,构造运动则影响着烃源岩发育范围和后期有机质成熟度演化.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层序格架内生储盖分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层序格架内讨论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烃源岩、储集层发育特征及生储盖组合配置关系,结合盆地现有的油气勘探成果,建立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生储盖组合图解.研究表明,二级层序格架内盆地发育2套区域性烃源岩和3套区域性储集层;SS5和SS6海侵期,以发育富有机质暗色碳酸盐岩和泥岩为特征,克拉通台内坳陷和深水陆棚的烃源岩在后期热演化过程中形成生烃中心;SS4海侵体系域储集层主要是一套与古隆起相关的岩溶储集层,SS5高位体系域储集层主要发育干台地边缘礁滩相带,SS6海便体系域一高位体系域储集层主要发育于台地边缘礁滩相带.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发育综合型、高位型、海侵型3种生储盖组合;区域性烃源岩发育于二级层序海侵期;区域性储集层发育于二级层序高位期;区域性盖层分布与烃源岩晨布特征具有一致性.图3参32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萨尔图油层已发现油藏的油气藏类型、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系统分析,认为西部斜坡区的萨尔图油层从东到西含油气层位逐渐减少,主要发育砂岩上倾尖灭油藏、岩性—构造油藏、构造—岩性油气藏、微幅背斜油气藏及岩性油气藏等5种油气藏类型,其中以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为主;西部斜坡的北西向的3条油气运移路径控制了西斜坡区油气的分布,北东向及北北东向的构造带控制着油气的聚集部位;鼻状构造样式、地层超覆构造样式及与砂体展布的匹配关系控制着油气富集程度和油气藏类型.  相似文献   
17.
TiO2/活性炭复合体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活性炭(AC)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AC复合型催化剂.利用SEM,TG-DTA,XRD,等手段对其组成、结构、尺寸等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由碳、钛、氧等3种元素组成,其中TiO2纳米粒子尺寸在2O-50nm之间,比本体TiO2纳米粒子尺寸小;在该纳米复合材料中,活性炭作为载体与TiO2结合牢固,存在着某种化学键,TiO2纳米颗粒间不发生团聚,并且活性炭载体的比表面积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TiO2/活性炭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活性炭(AC)为载体,采用Sol-Gel法制备纳米TiO2/AC复合催化剂,利用SEM,TG-DTA,XRD等对其组成、结构、尺寸等进行分析和表征;并用紫外灯为光源,通过可溶性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反映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iO2纳米粒子的尺寸范围在30nm~60nm之间,其中TiO2的晶型主要为锐钛矿;活性炭载体与TiO2结合牢固,TiO2纳米颗粒不发生二维粘结;TiO2/AC复合体的比表面积比活性炭载体的大,对罗丹明B在200min内达到完全降解,而P25需要5h,TiO2/AC复合体具有很强的光催化活性,并且制备的TiO2/AC复合体催化剂容易从溶液中分离。  相似文献   
19.
高温烧结条件下蓝晶石的莫来石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两种不同粒度的蓝晶石为主要原料,加入不同数量的轻烧高铝矾土,并分别于1600℃和1650℃下烧结,研究讨论所得试样的烧结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提高铝硅比可以降低莫来石形成的起始温度;适当提高合成温度,可使莫来石含量提高,气孔率降低,体积密度增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心饮用水中的有机污染问题。迄今为止,已从自来水中鉴定出1000余种有机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在氯消毒饮用水中检测出500多种非挥发性有机卤化物,是挥发性的两倍多,含量多在μg/L级或更低,且其中大多数化合物尚无法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