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5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系统介绍了杭州东站立面钢结构斜柱拟采用的外包大型无缝双曲面不锈钢幕墙结构体系,并对施工现场的样板体系在春、秋两季进行了应变实测,研究了由温差所导致的不锈钢面板温度应力和龙骨的内力效应,验证了该结构体系的可行性.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样板段的幕墙面板、龙骨和主体钢结构斜柱计算模型,对其在实测温差工况下的应力、内力及变形进行了计算.实测与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幕墙面板Mises应力实测值较计算值偏大,龙骨轴力结果较接近,各测点的温度效应变化趋势相同,实测与计算结果总体吻合较好.对该样板段幕墙体系在极限温差为40℃的工况作用下的温度效应做了进一步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幕墙面板应力未超过其屈服强度,高应力区主要集中在与塑形龙骨连接的位置.综合实测和计算结果对该幕墙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2.
平面钢管桁架的面外稳定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压主管无面外支撑的平面钢管桁架的承载能力主要由其平面外的稳定性控制,而其面外稳定性又主要取决于桁架相贯节点的面外转动刚度。推导K型对称圆钢管相贯节点的面外转动刚度计算公式,进行数值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平面钢管桁架面外稳定分析的杆系有限元模型。进行平面钢管桁架面外稳定性的足尺试验研究,与杆系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数值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提出的平面钢管桁架的面外稳定分析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13.
在山东淄博潭溪山景区大跨度单斜拱斜拉人行桥施工过程中,首次采用悬崖顶拱桥自平衡高空竖向旋转施工技术,并运用3D3S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施工模拟分析.该技术结合施工现场地形条件,将整个桥梁结构经过2次旋转安装到设计位置,拉索依靠重力自动张紧.第1次旋转为桥面梁绕主拱上的节点进行,第2次旋转为桥面梁、拉索及主拱组成的整...  相似文献   
14.
贵阳奥体中心体育馆采用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八边形环桁架作为网壳屋面的支撑系统.结合屋盖结构特点选择主动张拉径向钢拉杆的方式建立预应力,制订合适的张拉顺序并进行施工模拟数值分析.阐明了拉索安装和张拉施工的操作难点,对特殊四索索夹和张拉装置精细化分析.钢拉杆内力监测结果和屋面、撑杆变形监测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网络负荷的增加,传统依靠人工调整负荷均衡已不能满足优化需求。自动化智能均衡方案通过穷举影响相邻两个小区覆盖性能的天馈、功率、互操作等类别参数,并进行归一化分析,自动输出负荷均衡调整方案。对无法通过覆盖均衡实现负荷均衡的小区,通过引入迭代算法,在优化边界范围内以固定步长自动输出负荷均衡调整建议,这有利于提高LTE网络容量、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也有利于降低传输时延、降低人工和时间成本。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现网4G基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用户实际流量需求与业务建立次数、业务切片等指标的关系,进行相应的数学建模分析,建立流量压抑还原评估方法,为实施精准的扩容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数值计算进行膜材预张力测量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膜材预张力测量技术明显滞后于建筑膜结构广泛应用的现状,采用归纳的方法,通过大量的数值计算,总结得到了关于膜材在平面外均布荷载作用下荷载、位移与预张力关系的几个特性,根据这几个特性,提出了膜材预张力测定的数值测量方法。对测量过程的有限元模拟表明,该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测量结果能达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某体育场30m悬挑雨篷由树叶形状的结构单元组成.对结构方案与布置进行了研讨,使其不但建筑形态优美,而且满足结构受力的要求.介绍了结构预应力态的设计与荷载态的弹塑性计算分析,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农村地域广、人工测试时间长、成本高和数据分析复杂的问题,本文利用MDT栅格数据聚类形成弱覆盖包络,并实现村庄、用户投诉和弱覆盖包络的匹配,再结合包络主覆盖小区指标信息,最终实现弱覆盖村庄包络内栅格数量、MDT采样点数、投诉数量、最近覆盖小区距离和小区流量等多维度数据统计分析,按照评估规则输出基站优化建议和建设优先级,为网络优化和规划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大大提升了问题挖掘分析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MIMO技术以其在容量和性能上的巨大潜能吸引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对MIMO技术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概述,对MIMO技术产生的背景,MIMO技术的原理、模型及其发展应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