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离子型稀土酸溶渣是一种低放射性废渣,需要进行安全化处置。以稀土酸溶渣和粉煤灰为原材料,在碱激发剂的作用下制备地质聚合物,通过SEM、XRD、FTIR手段分析放射性核素在地质聚合物的固化机理。结果表明,当Si/Al摩尔比为2.0,Na/Al摩尔比为0.9,75 ℃固化24 h时,养护1 d所制得的地质聚合物抗压强度达45 MPa,制备的地质聚合物具有非晶态Si/Al凝胶相,内部结构致密均匀,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酸溶渣添加量为25%时,地质聚合物固化体抗压强度可达12 MPa。对添加酸溶渣固化体进行浸出试验,渣添加量为25%时固化体中钍的7 d浸出率为3.47×10-5 cm/d,7 d累计浸出分数为4.42×10-5 cm,实现了放射性核素的有效固化。钍、铀以沉淀及化学键结合两种方式存在于地质聚合物中。  相似文献   
32.
为提高硫酸镁作为浸矿剂浸出稀土时的稀土浸出效率,对其浸出动力学进行研究.采用搅拌浸出的方式进行动力学实验,明晰浸出过程动力学控制步骤,并结合Arrhenius方程求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及动力学方程,此外,考察了浸出温度、硫酸镁浓度、搅拌速度以及矿石粒径对稀土浸出过程的影响.结果 表明:硫酸镁浸出离子型稀土矿动力学符合未反...  相似文献   
33.
为加大钨钼电化学性质的差异实现钨钼分离,使钨钼形成钨磷、钼磷杂多酸,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酸性条件下含钨钼溶液及钨磷、钼磷杂多酸的电化学行为,获得多种溶液体系的循环伏安曲线. 结果表明,研究体系中钨的还原电位较钼高,但二者电位差小于0.1 V,无法利用电化学性质差异高效分离;而将钨和钼形成杂多酸体系后,钼磷杂多酸还原峰电位为0.401 V,钨磷杂多酸为0.1949 V,加入磷酸增大了钨钼离子电位差,可优先将钼还原.  相似文献   
34.
从荧光粉废料中提取稀土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4种方案从荧光粉废料中提取稀土元素,并考查了盐酸法提取稀土时盐酸和双氧水用量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随后采用碳酸钠焙烧法提取渣中较难浸出的铈、铽,最后采用中和法对酸浸出液进行除杂。结果表明,100g物料盐酸最佳用量为150mL,双氧水用量为20mL,钇、铕浸出率可达99%。经碳酸钠焙烧—盐酸浸出后铽浸出率达到55%,除杂后铁、硅、铝含量分别降至11.47mg/L、15.93mg/L和150mg/L。  相似文献   
35.
一、研制的必要性 为保证大输液灌装的卫生质量,大输液灌装洁净空调室必须达到制药工业GMP验收标准,大输液灌装处应达到局部100级的洁净度。 为保证局部100级洁净度,一般在大输液灌装处顶部,采用能形成局部垂直平行流的洁净层流罩,最终过滤装置使用传统折叠式结构,超细玻璃或石棉纤维滤材,木框高效过滤器。这种方式带来以下问题: 1.大输液灌装处水蒸汽弥漫,湿度很高,使层流罩生锈,高效过滤器发霉,反而吹  相似文献   
36.
铜钴合金双膜电化学溶解造液造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钠为中间试剂,以阴、阳离子膜阻止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传输,在直流电作用下,实现铜钴合金双膜电溶解,同时在阴极室获得NaOH碱溶液.实验确定的工艺条件为:槽电压2.1~3.2 V,温度45~50℃,相邻两极表面间距23 mm,阳极室H_2SO_4浓度25 g/L,无极室Na_2SO_4浓度约480 g/L,电流密度300~400 A/m~2,电流效率达90%以上,阴极室获得的NaOH浓度达150 g/L.  相似文献   
37.
南方中钇富铕混合稀土先后经Nd/Sm分组、La/CePr/Nd分离,分别得到镧铈镨钕、镧、铈镨富集物、钕;北方富铈氯化然土原料经Ce/Pr分组得到镧富休物;除去稀土中非稀土杂质,经沉淀、灼烧后制备多种优质稀土氧化物,混样调配,为火法电解生产电池级稀土金属提供原料。  相似文献   
38.
依据Mo(W)-H2O体系中存在的主要电化学反应以及各反应组份的热力学数据,通过在室温下(298 K)的热力学计算,归纳出Mo-H2O系、W-H2O系反应平衡式及其εT和pH的计算式,并绘制出Mo-H2O系与W-H2O系的电位-pH图.图形明确了钨、钼的各种物质形态在不同pH条件下的热力学稳定区以及化学反应可能性,并指出了MoO42-及WO42-的电化学性质差异.结果表明:W-H2O体系总体电位值明显低于Mo-H2O体系电位值,可利用其性质的差异,选择适当的还原剂进行选择性还原,实现钨钼的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39.
为达到Nd3+富集目的,实验研究D001树脂静态吸附稀土Nd3+过程。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平衡吸附条件,并研究树脂吸附稀土Nd3+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T=293 K,pH=3.5,[Nd3+]浓度10 mmol·L-1条件下,树脂的饱和吸附容量达到698.9×10-3mmol·g-1;吸附过程遵循Langmuir等温方程,热力学参数为:ΔH=13.45 kJ·mol-1,ΔS=53.035 J·mol-1·K-1,ΔG=-2.09 kJ·mol-1。热力学函数ΔG0表明D001树脂吸附Nd3+过程能够自发进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拟合DO01树脂吸附Nd3+的过程并且其相关系数在0.99以上。吸附活化能Ea=1.04857 kJ·mol-1,反应控制步骤为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联合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40.
物理场强化萃取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物理场强化萃取技术进行了简要综述,具体介绍了微波、电场、磁场、超声波强化萃取的原理及近年来的研究应用情况,并展望了物理场强化萃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