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52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层系多、累计厚度大,在川渝地区天然气储量和产量贡献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岩石类型、物性特征、储层类型等基本特征分析入手,研究和总结了盆地内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和分布预测思路。盆地主要储集岩类型是颗粒白云岩、藻(礁)格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石灰岩次之;物性总体上具低孔、低渗的特征,局部地区发育的优质储层是重要的勘探对象;储层类型可分为裂缝-孔隙型、孔隙型、裂缝-孔洞型和裂缝型4类;储层发育程度主要受有利沉积相带分布、白云石化作用、3期岩溶作用等因素控制。针对生物礁、颗粒滩等相控型储层,精细沉积微相刻画是储层分布预测的有效手段;对于风化岩溶型储层,区域性和重点目标区的岩溶古地貌恢复可为成藏区带评价和储层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2.
四川盆地北部开江-梁平海槽边界及特征初探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开江-梁平海槽控制着川北地区飞仙关组台缘鲕滩的分布。在地震剖面上,东侧边界为断点、西侧为上超点;在沉积岩石学方面,发育代表盆地相的薄层泥灰岩和代表斜坡相的碎屑流沉积;最早沉积的台缘鲕滩位于江油-梓潼-南充-邻水-垫江一线;飞仙关组在海槽西侧沉积厚度大于600 m、东侧大干500 m的区域为盆地相沉积。综合多方面的资料, 基本确定开江-梁平海槽的边界:西侧大致为青林1井-白龙1井-思1井-龙会1井一线;东侧为天东10井-川岳83 井-川涪82井一线。海槽东侧边界由断裂形成,随海槽的关闭,其边界位置相对变化较小;海槽西侧边界由斜坡形成,随海槽的关闭,其边界位置逐渐变化。预测川北地区台缘鲕滩发育面积可达3×104km2。在海槽西侧,台缘鲕滩主要分布于江油、广元、梁平和邻水围成的区域内;在海槽东侧,台缘鲕滩主要发育于云阳、万县和通江两河口一带。  相似文献   
193.
194.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产业创新和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航天军工科研院所在面向市场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了"二次创业、市场化转型"等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的先期探索,与我国推进"双创"的总体部署高度契合,并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95.
四川盆地台缘带礁滩大气区地质特征与形成条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长兴组—飞仙关组台缘带礁滩大气区为例,阐述了台缘礁滩体带状大气区形成条件与地质特征。四川盆地晚二叠世经历了克拉通内裂陷作用和基底断裂活动,在区域大缓坡背景下,形成了以城口—鄂西海槽、开江—梁平海槽及南充—绵阳台内洼地3个负向单元以及奉节—镇巴台坪、石柱—仪陇台坪、遂宁—磨溪台坪3个古地貌高点为特征的“三隆三凹”的古地理格局,台坪向海槽过渡的高能带环境发育大型台缘带礁滩体;经历早期溶蚀、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与埋藏溶蚀等建设性成岩作用,形成了沿台缘带分布的优质白云岩储集层;台缘带礁滩体具有良好烃源条件,断层发育,油气成藏条件明显优于台内礁滩体,台缘带控制天然气富集,即大型台缘古地理背景、规模白云岩溶蚀礁滩储集层、良好的下生与侧向气源条件和带状集群展布的岩性、构造及构造-岩性复合3类圈闭“四要素”有机配置决定带状大气区的形成与分布,展示了台缘带礁滩大油气区的良好勘探前景。图7表3参12  相似文献   
196.
杨雨  赵秀岐  王子英  田爽  徐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Z1):111-116,163,172
南堡凹陷拾场次凹内大于1km2的构造圈闭都已钻探,寻找地层岩性圈闭必将成为今后的重点勘探领域。本文融会了层序地层学、构造学和沉积学的相关理论对拾场次凹进行精细的构造、沉积综合解释。提出了柏各庄断层下降盘为间断性(活动性)沉降下降盘,西南庄断层下降盘为持续性(稳定性)沉降下降盘的观点,指出了活动性下降盘的地层岩性圈闭发育程度和油气成藏规模均优于(大于)稳定性下降盘,是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首次把拾场次凹划分为7个不同类型的地层岩性圈闭发育带;理清了该区地层岩性圈闭勘探的思路,为该区的地层岩性圈闭勘探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7.
ZnO纳米材料改性油漆涂层的制备及其浸润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浴法生长出蒲公英状的纳米ZnO材料,并将其与油漆混合,制备出改良油漆涂层.分别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接触角测量仪对其表面形貌和浸润性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加入ZnO材料后,不仅增加了油漆涂层的表面粗糙度,油漆涂层的疏水性能也得到显著改善,水滴在油漆涂层上的接触角由改良前的95°增加到改良后的...  相似文献   
198.
多媒体教学是一项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兴的有效的教学手段。文章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教学的基本知识,阐述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过程中的素材收集以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必要性,以及制作多媒体课件对教师的推进作用。教育技术飞速发展,无疑地为加快人才培养以及复合人才开辟了新天地。教育现代化为日益受关注的教学改革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传统手段或多媒体手段传输教学内容,或把二者有机结合从不同的角度与层次来阐述内容,使教学活动具体又直观,兼有抽象与概括。从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9.
朱鹏飞  刘梅  杨雨  王迪 《应用化工》2015,(3):494-497,50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银氮共掺杂光催化剂Ag-N-Ti O2/膨润土,通过XRD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优化了该催化剂降解耐酸枣红染料废水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催化剂中有锐钛矿型Ti O2生成,部分Ti O2进入了膨润土层间,增大了其晶面层间距,并通过Ti—O—Si键实现了膨润土对Ti O2的固载;掺杂的Ag、N可能进入了Ti O2晶格,拓宽了其光谱响应范围,并提高了其光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用量为2 g/L,溶液p H为3,光照时间为120 min,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下,该催化剂对50 mg/L的耐酸枣红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3.0%和89.3%,并在可见光下对其它3种50 mg/L的染料废水的降解率也达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200.
以典型露头剖面实测分析为基础,结合岩石薄片、钻测井、全岩碳氧同位素和地震剖面的综合分析,将中—上扬子地区寒武系海相地层划分为6个区域上可对比的三级层序,建立了年代地层、岩石地层与层序地层之间的关系。层序CSQ1相当于下寒武统下部,由牛蹄塘组(或筇竹寺组)构成;层序CSQ2相当于下寒武统中部,由杷榔组(或沧浪铺组)构成;层序CSQ3相当于下寒武统上部,由清虚洞组(或龙王庙组)构成;层序CSQ4相当于中寒武统下部高台组;层序CSQ5相当于中寒武统上部—上寒武统下部,由孔王溪组和耗子沱群(或洗象池群)下部构成;层序CSQ6相当于上寒武统中—上部,由耗子沱群(或洗象池群)中—上部构成,6个三级层序纵向上叠置构成1个完整的寒武系二级层序。识别出2种层序界面类型,即相对海平面下降形成的Ⅱ型层序界面和暴露有关的Ⅰ型层序界面,区域上以Ⅱ型层序界面发育为主,仅层序CSQ1的底界面属典型的Ⅰ型层序界面。通过对比反映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的碳酸盐岩全岩碳同位素旋回和反映沉积古水深相对变化的沉积旋回,分析揭示,在古气候和沉积充填速率影响不大的背景下,中—上扬子地区寒武系三级层序CSQ1—层序CSQ4和层序CSQ6属于全球海平面层序,其可容空间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全球海平面的上升,而层序CSQ5属于主要受控于扬子区西缘构造活动影响的构造层序。层序CSQ1发育于震旦纪末期桐湾运动灯影组剥蚀夷平面之上的碎屑陆棚环境,层序CSQ2—层序CSQ3演变为混积陆棚—碳酸盐岩缓坡环境;中—晚寒武世,受中—上扬子区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加积-进积作用的逐渐加强以及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陆源物质输入减少,层序CSQ4—层序CSQ6演变为典型的局限镶边台地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