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4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16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41篇
水利工程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01.
当前主动配电网重构模型存在电网支路电能损耗多、最优解完整性差、监测效果差以及最大动作开关次数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主动配电网三相鲁棒动态重构模方法。构建出模型的基础目标函数,保证UDG接受度为最大,并建立出多个关于模型的约束条件将所有目标进行优化,完成主动配电网动态模型的构建。在布谷算法的基础上添加量子位概念,降低潮流计算同时在全局搜索出最完整的最优解,实现主动配电网动态模型重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电网支路电能损耗少、最优解完整性好、监测效果好以及最大动作开关次数少。  相似文献   
102.
提出一种基于XML的装备体系能力知识管理系统,从能力知识文档中抽取知识,将其规范到结构化的XML文档,利用Native- XML数据库,实现对能力需求知识的抽取及其管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利用大量历史知识和实时经验知识,提高联合作战中武器装备体系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03.
通过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PS-PVD)技术在3种不同工艺参数下制备7YSZ热障涂层。采用XRD和SEM分析涂层的相结构和微观组织,利用激光脉冲法测量涂层不同温度下的热导率。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工艺参数中电流的大小和等离子气体成分,可以制备截面呈柱状、致密层状和柱-颗粒状混合组织结构,表面呈"菜花"状或起伏的多峰状的YSZ热障涂层。涂层的相结构由粉末的单斜相氧化锆(m-ZrO_2)转变为涂层中的四方相氧化锆(t-ZrO_2),并保留至室温。在700~1100℃时,YSZ涂层的热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柱状晶结构涂层因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可以有效降低涂层的热导率,其热导率为1.0~1.2W·m~(-1)·K~(-1);而层状结构涂层由于比较致密,其热导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4.
1918年韩德逊改革是英国工党历史上的转折点,这次改革不仅表明了工党在组织上开始接收个人党员,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政党,也表明工党接受了费边社会主义理论。费边社与工党的联合使得工党不久之后便取代自由党成为英国两大政党之一。然而工党成立之初一直到一战前,费边社与工党的关系并不密切。要解释这一问题,必须从费边社和工党两者对于社会主义和自由劳工主义的不同认识以及双方政治哲学的不同方面来看;同时也不能忽视费边社对自由党的态度是费边社没有与工党合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5.
异形面或非常复杂的曲面上的涂层的均匀性对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影响很大,而目前此类研究非常少.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技术在6061铝非标准齿形件表面制备了WC-10Co4Cr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测试分析了涂层的微观组织、厚度分布和硬度分布,并探讨了齿形参数对涂层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涂层致密,与基体之间结合良好,但厚度和硬度分布不均匀;齿槽底涂层厚度偏大,硬度最低,齿顶位置涂层硬度最高,啮合面涂层硬度介于二者之间;全齿高h对齿槽底和齿顶处涂层的厚度和硬度均匀性影响不大,但h增大会导致啮合面涂层沉积厚度大幅降低,硬度略微降低;根据提出的简化齿形喷涂参数可以预测热喷涂齿形工件获得均匀涂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6.
互感器是作为可以将电压和电流按比例进行变换的一种设备,通过对互感器的利用,使测量仪表、保护设备及自动控制设备的标准化和小型化得以完全的实现,同时其对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电能计量装置中,互感器已作为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计量装置的准确程度。所以通过对互感器常见一些问题的了解,从而使其减少对计量装置准确度的影响,提高计量装置的精准度。文章从电能计量与互感器入手,分析了电能计量装置中互感器的常见问题,并进一步对电能装置中互感器的合理配置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就笔者的设计经验体会对受协调扭矩作用的钢筋砼框架边梁的设计提出探讨,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8.
付朗  毛杰  邓子谦  邓春明  刘敏  曾德长 《表面技术》2021,50(10):293-300
目的 采用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PS-PVD)工艺制备出柱状结构完整、力学性能优异的锆酸钆热障涂层.方法 以纳米团聚的8YSZ、Gd2Zr2O7(GZO)及(Gd0.9Yb0.1)2Zr2O7(GYbZ)粉末为原料,采用PS-PVD工艺在镍基高温合金表面分别制备单层GZO涂层、GZO/YSZ双层结构涂层及GYbZ/YSZ双层结构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检测手段,表征了热障涂层的相组成、微观结构及化学成分变化.采用纳米压痕试验仪测试了涂层的力学性能.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涂层的结合强度.结果 GZO涂层与GYbZ涂层均为缺陷萤石相,涂层均呈现典型的羽毛柱状结构,且柱晶间隙存在大量的未熔粒子.在制备过程中,单层GZO涂层便出现了剥落,双陶瓷层结构中的GZO涂层未剥落但内部存在大量微裂纹,而Yb掺杂的GZO涂层((Gd0.9Yb0.1)2Zr2O7,GYbZ)内无裂纹存在;和GZO涂层相比,GYbZ涂层具有更高的硬度(5.4 GPa)、杨氏模量(111.6 GPa)和结合强度(41.3 MPa).结论 采用现有的PS-PVD工艺参数,成功制备出柱状结构的单层GZO涂层、GZO/YSZ及GYbZ/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YSZ作为中间过渡层能改善GZO涂层与粘结层的热膨胀不匹配,而Yb元素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GZO涂层的硬度和结合强度,但同时也会造成涂层的杨氏模量升高.  相似文献   
109.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原理方法计算了四方相和立方相中2种不同的Li7La3Zr2O12(LLZO)固体电解质材料的能带结构,晶格参数,态密度和成键特性。基于理论计算结果,通过电子结构特性解释了四面体相的离子电导率低于立方相的离子电导率的原因。基于LLZO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设计了2种晶体结构的LLZO材料,并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并分析了不同烧结时间的LLZO颗粒的性能。探索了合成工艺参数对Li7La3Zr2O12性能的影响。立方晶Li7La3Zr2O12(C-LLZO)的平均晶格大小为a=b=c=1.302 246 nm,而四方Li7La3Zr2O12(T-LLZO)的平均晶格大小为a=b=1.313 064 nm,c=1.266 024 nm。在1000 ℃下烧结12 h的C-LLZO为纯立方相,在室温(25 ℃)下最大离子电导率为9.8×10-5 S·cm-1。T-LLZO在室温(25 ℃)下的离子电导率为5.96×10-8 S·cm-1,在800 ℃下烧结6 h具有纯的四方相结构,与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0.
本文采用纳秒脉冲激光沉积法在单晶硅试样表面制备了调制周期为20nm和200nm的TiN/AlN硬质多层膜,通过有限元模拟和纳米压痕方法研究了调制周期对多层膜的开裂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调制周期200nm时,载荷致使能量表层积累形成应力集中,一定程度后界面应变梯度劣化促使界面裂纹萌生、扩展。载荷继续增加后,主裂纹沿纵向扩展,其两侧也形成新的应力集中区,原有应力释放。薄膜应力近表层的应力集中超过多层膜的强度极限时,多层膜表层发生开裂。调制周期20nm时,加载诱导应力沿着AlN软膜向多层薄膜内部传递,能量在纵深方向累积储存,直至超过薄膜的屈服极限时,多层膜内部损伤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