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36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123篇
机械仪表   19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49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7篇
冶金工业   16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51.
采用分离式Hopkinson Bar技术对TC6钛合金进行动态剪切试验,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研究Tc6钛合金绝热剪切带不同发展阶段的精细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高应变率下,材料绝热剪切带的形成是一个由萌生、扩展、完全发展组成的过程,Tc6钛合金绝热剪切带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精细结构有很大的不同,从萌生到完全发展,塑性变形剧烈程度逐渐增大,位错在TC6钛合金绝热剪切带的形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2.
TC6钛合金不同组织绝热剪切带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离式Hopkinson Bar技术对TC6钛合金等轴组织及网篮组织试样进行了动态剪切试验,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研究了TC6钛合金2种组织绝热剪切带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由于组织状态不同,其绝热剪切带的形成机理也不同;等轴组织绝热剪切带的形成是位错增殖、运动及塞积的结果,而网篮组织绝热剪切带的形成则是动态再结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3.
电流密度对电铸铜晶粒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脉冲电源、酸性硫酸铜电铸液制备一定厚度的电铸铜,研究脉冲电流密度对电铸铜晶粒组织的影响.利用IPP(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晶粒组织特征参数,计算得到晶粒分布几率,建立电流密度与各种组织参数平均值的定量关系,获得电流密度对电铸铜组织形态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占空比为80%和频率为200 Hz的条件下,当电流密度从2A/dm2升高到6A/dm2,铸层中等轴晶的分布几率增加,晶粒的空间数量密度增加,晶粒长轴、短轴及面积平均值降低.  相似文献   
154.
以Sm_2O_3, La_2O_3, ZrO_2和CeO_2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Sm_0.5La_0.5)_2(Zr_0.6Ce_0.4)_2O_7陶瓷.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样品的相成分和微观组织,用激光脉冲法和推杆法测量了样品的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具有萤石晶体结构,且组织致密晶界清晰,并具有较低的热导率和满足热障涂层要求的热膨胀系数.  相似文献   
155.
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在烧结温度分别为1,150℃、1,250℃、1,350℃、1,450℃时制备了TiB陶瓷刀具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450℃时,材料的显微硬度和断裂韧性都达到最高。利用XRD和SEM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组织,发现当烧结温度为1,450℃时,TiB陶瓷材料中几乎没有孔洞,达到了很高的致密度。  相似文献   
156.
TEM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bainitie transformation with and without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ly applied tensile sress for alloyed steel 35MV7. Recrystallizafion was found to occur within the bainitic structures transformed at 450 ℃ in cases of both with and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external stress, and coupling between the reconstructive and displacive mechanisms is expected, due to the relatively high holding temperature and high dislocation density yielded with the displacive mechanism. RecrystaUization was not observed within the bainitic structures transformed at lower temperature of 350 ℃, both with and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stress; However, for the stressed specimen, the structure with very fine subgrains was found to be preserved and not reconstructed thermically, due to the low temperature and short holding time.  相似文献   
157.
本文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了(La0.4Sm0.5Yb0.1)2Zr2O7涂层,并在相同的条件下制备了Sm2Zr2O7涂层作为对比。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 LSYZO涂层的微观形貌和相结构,并对两种涂层的热导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后LSYZO涂层的相结构未发生变化。LSYZO涂层的结合强度为22 MPa,与SZO涂层相当。LSYZO涂层热震40次后发生失效,其热导率明显低于SZO涂层,这主要与LSYZO陶瓷自身的复杂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58.
以纳米93W-4.9Ni-2.1Fe 合金粉末为原料,研究放电等离子烧结温度对钨合金组织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可制备出组织均匀的细晶钨合金。当烧结温度在950~1400 ℃时,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钨颗粒平均尺寸由2 μm增大到10 μm,试样动态抗压强度随之降低;动态压缩过程中,烧结温度在1000~1200 ℃的试样塑性均较好,而当烧结温度超过1300 ℃时,试样的塑性很低,表现为明显的脆性状态  相似文献   
159.
通过在金刚石维氏压头上施加单次压缩脉冲,压头动态压入材料获得动态压痕,建立动态硬度测试系统;测试了2A12铝合金、45钢、AZ31镁合金、AD95氧化铝陶瓷等典型材料的动、静态硬度.结果表明:所测试材料的动态硬度均高于静态硬度,在高应变率加载条件下,材料具有更高的压入变形抗力.金属材料动态硬度较静态硬度提高的幅度与材料的晶体结构类型有关,反映了被测材料的应变率硬化能力;而陶瓷压痕区材料受到周向材料惯性约束作用,裂纹形核和生长被抑制,动态硬度较静态硬度大幅提高.动态硬度可以有效表征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0.
碳化硅多孔陶瓷具有抗腐蚀、抗热震性及低的热膨胀系数等特点,在冶金、化工、环保、航空、微电子等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综合阐述了制备碳化硅多孔陶瓷的主要工艺与制备过程,并对相关工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展望了碳化硅多孔陶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