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25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4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通过认真执行电能质量五个方面的国家标准 ,可以有效的避免电力系统内的谐波污染 ,提高供电电能质量 ,减少供电系统的功率损耗 ,提高电力设备的安全性。也可以通过对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监测 ,发现电气设备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2.
针对H.264中多模式运动补偿的问题,通过在变换和量化操作之前检测与当前编码图像块最匹配的参考块,可以跳过某些编码模式.对于最匹配块,其后续编码过程可以省略,进一步降低了编码器的计算复杂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信噪比和比特率保持相近的前提下,平均编码时间减少28.6%.  相似文献   
123.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和人民群众必然要对电力供应质量有新的要求。电力生产企业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电力服务,加强电能质量管理工作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4.
为了研究磨机筒体剖分对筒体抗疲劳性能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磨机筒体在各种剖分状态下的工作应力幅值,与不剖分状态下的筒体工作应力幅值进行比较,并结合相关标准中对许用应力幅值的规定,得出各种剖分方式对筒体抗疲劳性能的影响,为大型磨机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5.
鉴于传统视频压缩算法对屏幕视频编码的效果不理想,提出了一种误差限自适应的有损字典编码方案,并和全色度HEVC有机融合,形成LDSC(Lossy Dual-coder Single Chroma-sampling-rate)算法。该算法根据屏幕内容中不同类型区域的编码特性,自适应地选择率失真性能较好的编码结果放入码流。为了评价有损字典编码的性能,提出了基于匹配长度和匹配失真的LD-Cost(Length Distortion Cost)模型,并使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对于有损字典编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积累现象,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无损字典编码的双编码器方案相比,在不损伤主观图像质量的前提下,LDSC算法能明显提高编码性能,对连续色调内容居多的屏幕视频也表现出更好的编码适应性,全I帧配置下BD-rate性能比基于无损字典编码的方案提高了3%~15%,与单纯使用HEVC相比,BD-rate性能提高了7%~49%。  相似文献   
126.
以二苯基次磷酰氯和哌嗪为原料,成功合成了疏水性阻燃剂哌嗪-1,4-二烷基双(二苯基氧化膦)(PPDO),并将其添加到环氧树脂(EP)中,制备了阻燃EP复合材料。通过垂直燃烧、氧指数、热失重分析、锥形量热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对E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分解行为、燃烧行为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剂含量为17 %(质量分数,下同)时,EP/17 % PPDO复合材料通过了UL 94 V-0级测试,极限氧指数达28.9 %,耐水测试后,EP/PPDO复合材料仍保持着优异的阻燃效率;与此同时,PPDO与EP基体间出色的相容性,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力学性能。此外,PPDO明显促进了EP基体提前降解成炭,使其在燃烧过程中,形成了致密且坚硬的膨胀炭层,有效降低了总热释放量,从而使EP/PPDO复合材料获得了良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27.
研究了自然时效(NA)效应对7A20铝合金人工时效硬化行为的影响,测试了其维氏硬度和力学性能,运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了其微观组织演变情况。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后的试样在室温放置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自然时效效应。经3天(NA3)和8天(NA8)自然时效处理后的试样,人工时效初期均出现了时效软化效应,经2 h人工时效后,显微硬度分别降低25.3%和22.7%。不同热处理后试样的基体晶粒无明显差异,但晶内结构却有明显差别。热处理后的试样,在晶界处均存在20 nm左右的PFZ区。NA3+160 ℃×40 h和NA8+160 ℃×40 h的试样,晶内短棒状析出相数量增多。固溶处理后直接进行人工时效,抗晶间腐蚀性能最好,腐蚀深度为80~120 μm。NA3和NA8试样经160 ℃×40 h人工时效后,其晶间腐蚀深度分别达到了100~140 μm和120~160 μm,且有明显的脱落现象。  相似文献   
128.
系统研究了RRA处理过程回归制度对7A20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力学性能和电导率,利用OM和TEM(HRTEM)表征了晶界和晶内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在160 ℃的回归温度下,随回归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由630 MPa降低到525 MPa;经120 ℃保温12 h的再时效处理后,抗拉强度由645 MPa升高到710 MPa;回归时间越长,再时效引起的强度增量越大,80 min时达到最大值185 MPa。在200 ℃的回归温度下,回归时间为10 min时,便达到峰值强度715 MPa。随回归温度提高,导电率先升高后降低,与回归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经160、200和240 ℃下峰值强度对应的回归处理后,基体晶粒尺寸分别为55、65和70 μm,相差不大。200 ℃×10 min的回归处理+再时效处理后,晶界处存在不连续的MgZn2相,尺寸在10~20 nm,与基体呈非共格关系;晶内存在弥散分布的纳米级η′强化析出相,与基体呈共格或者半共格关系;晶界处存在45~55 nm宽度的PFZ(Precipitation free zone)区。  相似文献   
129.
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喷射成形7A50铝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显微硬度和力学性能,运用OM、SEM(EDS)和TEM(SAED)观察了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喷射成形后的7A50铝合金,消除了枝状晶粒,晶粒尺寸细化到60~120 μm范围;预时效(PA)处理提升了7A50铝合金试样的初始硬度,但却明显降低了自然时效(NA)过程的硬化速率,12 d自然时效处理后,相比于SS+NA态,最终硬度反而降低了19 HV0.5;SS+PA+NA+BH态的试验铝合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最高,分别达到了475 MPa和525 MPa,屈服强度的BH值达到165 MPa,伸长率降低了10%;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试样断口均具有韧性断裂的特征,断口处存在大量的韧窝。SS+PA+NA处理后,基体内的第二相尺寸细小,分布弥散,尺寸在5~15 nm范围。  相似文献   
130.
通过对唐山八里庄变电站电容器组运行中过电压保护频繁动作的分析,提出电容器与串联电抗器设计参数不匹配是造成电容器不能正常投入的原因,为此按要求更换串联电抗器,确保了电容器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