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3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67篇
水利工程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传统式静置熟化的面团中分离乳酸菌和酵母菌,纯化培养后将乳酸菌、酵母菌以及二者混合菌加入揉面的水中,制备面团。熟化后置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面团的淀粉颗粒形态和淀粉颗粒熟化水解情况。结果表明:加入微生物的面团的淀粉颗粒团聚和淀粉颗粒水解状况都较对照组(未添加微生物)明显,其中乳酸菌组的这两种现象最为明显。实验证明微生物对淀粉颗粒团聚和水解有促进作用,可加快面团的熟化。  相似文献   
82.
研究了以二元环状仲胺哌嗪(PPZ)替代二元伯胺作为扩链剂,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偶联剂,以端羟基聚(丙交酯-co-对二氧环己酮)(HO-P(LA-co-PDO)-OH)为软段,采用溶液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聚氨酯脲(P(LA-co-PDO)-PPZ-PUU)。1 HNMR表征结果证实了P(LA-co-PDO)-PPZ-PUU的结构。比较了以PPZ和BDA为扩链剂时两反应体系的粘度变化,产物在氯仿中的溶解性、热熔性及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NCO/OH摩尔比的变化。同时研究了其形状记忆性能。结果表明,PPZ反应体系的粘度更低,产物的溶解性和热熔性更好,PPZ可明显减少交联;而且,PPZ的环状结构可明显提高PUU硬段的刚度,从而提高Tg。形状回复时间受温度的影响,回复温度越高,形状回复时间越短。该材料呈现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且形状回复率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83.
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将马来酸酐接枝到聚(D,L-乳酸)(PDLLA)侧链上,然后通过引入的活性反应基团马来酸酐与甘油磷脂胆碱反应,实现磷脂胆碱对聚乳酸的整体仿生修饰。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碳谱对磷脂胆碱修饰聚乳酸进行了表征。生物降解实验表明,该功能化聚乳酸具有明显抑制酸致降解作用。体外细胞形貌观察证实磷脂胆碱修饰的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同时,蛋白吸附和血小板粘附实验表明,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该改性聚乳酸可望用作组织工程支架及血液接触类植入体。  相似文献   
84.
天生桥一级面板堆石坝2000年初完建,已经过7年的正常运行,建设实践表明,工程设计同时达到了工程安全与经济的要求,为我国面板堆石坝建设的里程碑工程。本文通过对天生桥一级大坝的设计、施工、运行经验进行总结,探讨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设计经验,这些经验对修正、补充或完善了传统面板坝设计理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5.
本文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确定了无石棉摩擦材料的主要配方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由此制造的无石棉摩擦材料主要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5763-86,同时还进行了实地跑车试验观察,效果良好。由于该摩擦材料无毒,可作为刹车片的替代品,对发展我国汽车工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环糊精改性聚乳酸(PLA-β-CD)是一种全生物降解的新型生物材料.考察了环糊精改性聚乳酸基生物材料的体外降解行为,包括材料在蒸馏水中的pH值变化和在pH=7.4 PBS中的失重率变化.结果表明,PLA-β-CD与PLA的降解行为相似,PLA-β-CD的分子主链没有被破坏,没有出现引入酸酐导致材料酸性进一步增强的现象.  相似文献   
87.
氯化锌预处理玉米秸秆纤维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近发展的蒸汽爆破技术对玉米秸秆进行组分结合相分离,再用氯化锌溶液对汽爆后的物料进行纤维素结晶相破坏的预处理方法,运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获取处理过程中的多因素组合的优化,包括氯化锌质量分数、预处理时间、预处理温度对玉米秸秆纤维素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处理后玉米秸秆纤维素溶解度的数学模型,处理后的物料经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纤维素致密结构被破坏。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为:氯化锌质量分数87%、预处理温度139℃、预处理时间49 m in,在该条件预处理后1 g玉米秸秆纤维素溶解度最高达0.762 g。  相似文献   
88.
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鲜肉及发酵10、30、50 d酸肉的挥发性物质进行鉴定,探究传统发酵酸肉中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4 个时期的肉样中共检出106 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酯类32 种、酸类2 种、醇类11 种、醛类16 种、酮类3 种、碳氢化合物29 种及其他类化合物13 种;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酸肉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动态变化,发现不同发酵阶段酸肉挥发性物质组成差异显著;基于气味活度值从106 种挥发性成分中筛选出49 种对酸肉整体风味具有重要贡献的物质,除碳氢类化合物主要促进鲜肉风味形成外,癸酸乙酯、丁酸乙酯、辛酸乙酯等酯类物质,庚醇、1-壬醇等醇类,(E)-2-庚烯醛、壬醛等醛类物质均为传统发酵酸肉的主体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89.
以稳定米糠为主要基质,豆渣为营养因子,纳豆芽孢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茵、瑞士乳杆菌、短乳杆菌为试验菌株,运用固态发酵技术,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益生茵混合发酵米糠的固体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短乳杆菌最适于与纳豆芽孢杆菌混合发酵米糠,经响应面优化后最优发酵条件如下:米糠54%、豆渣6%、水40%、接种量10%、纳豆芽孢杆菌与短乳杆菌接种比例为1:1、温度34℃,先接入纳豆芽孢杆菌发酵3 d后再接入短乳杆菌发酵2 d。发酵后米糠中纳豆激酶产生量较其他混合菌种发酵方式明显提高,其中纳豆芽孢杆菌活茵数达到6.8×10~9cfu/g短乳杆菌活茵数4.5×10~9 cfu/g。  相似文献   
90.
棉布支架固定化米根霉联产果胶酶及用于处理烟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源  郑羽西  潘君  王远亮 《化工进展》2016,35(5):1494-1501
利用果胶酶处理烟梗纤维生产乳酸等对环境友好,而应用新的发酵组合方式和优化发酵条件是提高产酶量,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实验室研发的棉布支架固定化米根霉细胞的技术,优化了底物为果胶或烟梗的发酵产果胶酶的培养条件,还优化了处理烟梗果胶的条件。底物为果胶的最佳产酶条件为:转速190r/min,装液量50mL/250mL,发酵温度30℃,初始pH值5,初始孢子浓度0.75×106个/mL。底物为烟梗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初始pH值4.6、初始孢子浓度0.5×106个/mL等。在优化处理烟梗果胶的条件下,固定化米根霉产果胶酶连续法比游离的果胶酶法降解烟梗果胶的效果好,果胶降解率提高18.5%,达到74.1%。棉布支架固定化米根霉利用果胶发酵产果胶酶量较高,利用烟梗发酵脱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