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10篇
矿业工程   8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1.
本文介绍了多种类型的射频、微波电磁继电器,阐述了多种类型继电器的射频性能、应用范围、标准及测试试验技术,可以为高频应用时密封电磁继电器的选用、专用高频、微波电磁继电器的设计、制造和检测、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振动破碎系统的建模与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振动破碎机的多刚体-散体(物料层)耦合动力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通过实验识别出物料层的非线性滞回力的数学模型和参数,然后根据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振动破碎机的动力学方程,并用数值方法分析了该系统中刚散耦合的动力学特性,初步揭示了物料层对四动颚的相对运动轨迹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动力学试验验证了数值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为实际振动破碎机的动力学设计和产品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闫海鹏  郎赛  秦志英 《机床与液压》2023,51(13):172-177
为研究混合陶瓷角接触球轴承剥落故障振动特性,在ANSYS Workbench中建立了角接触球轴承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通过在外圈滚道、内圈滚道及滚动体上设置剥落故障,分析特定工况下正常与剥落故障时轴承各零件受力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正常与不同零件故障对接触力的影响,并分析剥落故障对轴承零件运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轴承各元件中应力最大的是滚动体,剥落故障使轴承最大应力增加,且最大应力大都出现在滚动体上;外圈剥落对经过剥落处的滚动体造成冲击,增大滚动体公转和自转周期,使滚动体速度降低,接触力明显增大;外圈剥落对内圈振动加速度的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4.
旋转机械动态信号全息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研究了旋转机械的全息谱分析方法,实现了x和y两方向振动信息的融合。尤其是矢谱,在双通道FFT的基础上,可直接分析出单频椭圆的3个特征参数。把全息谱引入启停分析,可进行全息泊德图和全息瀑布图的分析。指出三维全息谱能用于旋转机械的动平衡,同时还介绍了全息谱分析软件的编制特点。  相似文献   
25.
虚拟式振动测试系统的研发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应用虚拟仪器技术根据教学与实验研究的实际需要,自定义功能研究开发的"虚拟式振动测试系统".该系统只需投入少量的硬件成本,即可集成测试系统,实现强大的分析功能,现已成功应用于教学与实验研究中.  相似文献   
26.
机械加工中刀具的振动对工件加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内置颗粒阻尼减振器会对刀具起到较好的减振作用。颗粒减振器通过在有限封闭空间中填充微小颗粒达到减振目的。安装有颗粒减振器的刀具是典型的刚散耦合系统,刚体和散体之间相互耦合作用是研究减振机制的关键。应用离散单元法对内装颗粒减振刀具进行建模,利用集合平均计算所有内装散体颗粒对外部振动刀具的接触作用力,在离散单元法应用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刚散耦合建模。利用耦合程序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幅频特性曲线中最大峰值降低比和等效阻尼比来衡量减振效果,研究减振颗粒的材质、粒度、填充率参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样数量时颗粒密度越大减振效果越好;同等质量时颗粒粒度在5~6 mm之间减振效果较好;颗粒填充率为12.5%时减振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7.
对于Consteel振动输送机,四轴惯性激振器产生水平激振力,槽体在拉杆作用下可看做一个倒立摆。当激振力为水平激振力且拉杆较长时,槽体在垂直方向的运动很小,可以看做只有水平运动。当不考虑物料与槽体的滑动,把物料看做附加质量时,得到槽体和基座的两自由度模型。当把基座看做固定不动时,得到槽体和物料的两自由度模型。同时考虑基座、槽体和物料得到一个三自由度模型,以便综合分析输送机的水平运动。  相似文献   
28.
秦志英  王为 《材料保护》2012,45(9):1-4,6
为了探讨2,2’-联吡啶稳定剂对化学镀铜层微应力、晶格常数和动力学过程的影响,研究了化学镀铜的动力学过程和甲醛、Cu2+的电化学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镀层性能。结果表明:微量2,2’-联吡啶能促进反应,浓度进一步提高会阻碍反应的进行;随着2,2’-联吡啶的加入,沉积电位正移,沉积速率下降,该变化趋势与测试的结果一致;随着2,2’-联吡啶的加入,镀层的电阻率降低,而其微应力略有增加;镀层晶格常数与2,2’-联吡啶浓度无关。综合考虑溶液镀速、镀层形貌、电阻率和微应力,获得高性能化学镀铜层的最佳2,2’-联吡啶浓度为4 mg/L。  相似文献   
29.
聚酰亚胺表面钯微粒的制备及化学镀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聚酰亚胺(PI)表面得到结合力良好的化学镀层,采用KOH溶液进行化学改性,在其表面制备金属钯微粒,然后进行化学镀铜。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ATR),显微电子探针(EDS)表征聚酰亚胺表面结构及表面元素,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铜镀层性能。结果表明:聚酰亚胺表面在KOH溶液中发生水解,在氯化钯溶液中实现K+和Pd2+间的离子交换,形成吸附Pd2+;Pd2+被二甲氨基甲硼烷还原成钯原子,形成金属钯微粒;该钯微粒不仅能引发化学镀铜反应的发生,还能获得结合力良好的化学镀层。  相似文献   
30.
对于双简谐振动输送机,建立了物料的单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其非线性因素主要在于物料和槽体之间的干摩擦力。关于双简谐激励中6个振动参数对输送过程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发现:不同的相位差定义使得初相位和相位差对于输送速度的影响不同;高频次振动与低频主振动的幅值比在1/3附近,频率比取2,输送效果最好;输送速度随幅值、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只有当抛掷指数大于摩擦因数时才能实现输送,当抛掷指数相同时,低频大振幅的输送效果要好于高频小振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