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10篇
矿业工程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了研究汽车发动机连杆激光3-D打印制造工艺,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建立了连杆3-D数据模型,进行了分层切片处理,通过S型扫描和轮廓偏移扫描,规划两种连杆加工路径。选用铁基合金粉末以及相应的工艺参量,在激光3-D打印系统中进行连杆打印试验。扫描单层轨迹用时4min30s~4min56s,总用时4h20min。结果表明,连杆成形区底部的金相组织主要是柱状晶和树枝晶,中上部是细小的等轴晶,层间致密搭接,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成形连杆显微硬度为450HV~490HV,屈服强度为754MPa,抗拉强度为1189MPa,延伸率为9%。连杆激光3-D打印成形制坯性能相比于锻造、粉锻制造工艺,减少了工装成本支出并缩短了生产准备工时,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超过钢锻连杆,与国外粉锻连杆相比,差别不大,能满足连杆制坯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可压缩粉末烧结材料塑性变形与屈服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粉末烧结材料塑性变形的基本规律 ,指出了现有粉末烧结材料屈服条件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通过烧结铜圆柱体试样单向压缩实验 ,确定了粉末烧结材料真实应力应变关系 ,建立了普适的粉末烧结材料屈服条件和塑性本构关系。本文的屈服条件不仅用统一的函数形式表示了粉末烧结材料初始屈服和后继屈服 ,而且综合反映了粉末烧结材料原始状况和变形致密强化对屈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文沛  李欢欢  胡志力  秦训鹏 《材料导报》2017,31(13):85-89, 112
综述了车用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塑性流变行为的建模。随着成形技术与设备的进步,铝合金的成形方式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冷成形,热成形与高速成形的新工艺不断涌现,对本构模型的准确性要求也不断提高。由此,高温下材料的本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并进一步将微观组织结构的演变包括位错运动和损伤演化等耦合到本构模型中,提高了本构模型的准确性。这些模型被证明能够较好地描述材料的塑性流变行为。  相似文献   
14.
以两轴式变速器三档传动齿轮为研究对象,对于通过花键与输出轴连接的从动齿轮,由于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在其中心处所存在的支撑间隙必将影响齿轮传递动态特性,对此以二状态模型描述从动齿轮支撑处间隙副的接触状态及碰撞摩擦特性,建立考虑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综合齿频误差等非线性特性因素的运动微分方程,采用变步长Runge-Kutta法对状态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结合相图、Poincare截面和功率谱密度图,综合分析间隙值大小等因素对齿轮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数值算例分析表明,随着间隙值的增大,齿轮啮合线的传递误差从单周期运动逐渐过渡到混沌运动,从动轮的位移响应经历了单周期-准周期-单周期的变化;间隙值过大时,间隙副出现明显的单边接触状态。  相似文献   
15.
针对感应熔覆工艺流程复杂,需要对基体材料和涂层在200℃的条件下加热烘干并保温2 h,难以应用于大型零件表面修复;且工艺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的问题,从而提出无粘结铺粉式连续移动感应熔覆工艺。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感应器移动速度、铺粉层厚度、感应器底面与铺粉层表面之间的间隙对熔覆层几何形貌的影响,获得最佳工艺参数,并对该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得到的熔覆层进行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无粘结铺粉式连续移动感应熔覆工艺可以使合金粉末与基体材料发生牢固的冶金结合,获得几何形貌与力学性能均良好的熔覆层。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粉末烧结材料屈服函数形状和性质 ,对于其塑性变形分析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空间解析几何分析 ,证明了粉末烧结材料屈服函数在n平面、Pπ 平面和Pσ 平面上的粉末烧结材料屈服面截面轮廓曲线都为椭圆 ,在主应力空间中形状为椭球面。揭示了粉末烧结材料屈服函数与简化屈服函数之间的关系 ,并指出简化屈服函数的形状分别为双椭圆锥面和双六棱锥面。  相似文献   
17.
18.
<正>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达到了2 372.29万辆和2 349.19万辆[1],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汽车产销国首位。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也在快速增长,资源、环境以及安全方面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为了有效降低汽车的燃油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各大整车企业及其零部件供应商纷纷将轻量化技术应用到自身产品之中,以期通过减轻整车质量来实现燃油消耗的降低。同时,在《循环经济促进法》和《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等法律、法规政策要求下,报废汽车循环利用也得到了汽车企业和社会  相似文献   
19.
形性问题制约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复合式增材制造在解决制件形性问题方面效果显著。高度概括了复合式增材制造技术分类方式与主体类别;简要总结了增减材复合制造在制件成形精度和表面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发展状况;重点评述了增等材复合制造技术类别、成形原理、制造特征和关键问题,以及在制件显微组织、应力状态、宏观性能调控方面的研究现状和主体结论;系统介绍了超声、电磁、激光三类特种辅助能场对增材熔池流动、结晶、固态相变的作用机制,以及特种能场作用下,增材层显微组织状态、力学性能、成形精度的演化规律;展望了复合式增材制造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以轮毂减速器中的NGW型行星轮系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齿面摩擦的十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推导了动力学方程。通过ADAMS仿真得到齿轮之间的接触力,分析了有无齿面摩擦情况下浮动结构以及输入转速、载荷、摩擦因数对行星轮系均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有无齿面摩擦,双浮动结构的均载性能优于单浮动结构和无浮动结构;系统均载系数随输入转速的增加而增加,随载荷的增加而减小,随摩擦因数的增加而小幅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