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6篇
金属工艺   61篇
机械仪表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咨询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和会谈筛选了32名具有人际关系困扰的大学生,随机抽取16名大学生作为实验组,另外16名同质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团体心理咨询的方法,进行了为期6周的团体心理咨询.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在实施咨询前后分别对两组成员进行评定.结果:团体心理咨询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得分无差异(t=1.464,P〉0.05);团体心理咨询之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后测的得分上达到了明显显著差异(t=-3.411,P〈0.01);实验组在  相似文献   
52.
高频焊接是利用高频电流特有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使焊接电流聚集于接触处表层,表层接合面上的温度上升很快,使待焊面加热至熔化或接近熔化的塑性状态,随后迅速被挤压成接头的一种压焊方法.研究在现有条件下利用盲孔法测量了高频焊管接头焊缝的残余应力,并且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程序,分析管道焊缝在焊接过程中的焊接残余应力.实测的轴向和环向残余应力,与用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的数值结果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同时发现高频焊管的残余应力分布与普通电弧焊基本一致,但是其残余应力值比普通电弧焊偏小,这对于指导实际焊接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先泄后断(LBB)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焊接压力容器及管道的设计中,该理论是指在压力容器和管道中的裂纹达到失稳状态以前,可以检测到通过该裂纹的流体的泄漏.使用计算机程序模拟了通过裂纹的流体泄漏速率;通过有限元分析程序Fluent,对简单情况下的单相流体在压力管道中裂纹不同张开方向上的泄漏速率进行模拟计算,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泄漏速率与裂纹张开位移(COD)和裂纹长度的关系均不是线性关系,并且COD的扩展对泄漏速率的影响要大于裂纹长度对其的影响.因此,COD的扩展值是影响管道内流体泄漏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4.
双周疲劳载荷作用下焊接接头线性累计损伤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制的超声频分量双周疲劳(CCF)试验装置,对16Mn的焊接接头试件进行低频疲劳载荷与超声频分量(高频)载荷复合加载,采用线性累计损伤理论来估算双周疲劳载荷作用下16Mn对接接头的疲劳寿命,并计算两个疲劳载荷分量各自造成的累计损伤比例.结果表明,使用Miner法则计算双周疲劳试件的疲劳累积损伤时,如果高低周疲劳载荷只是简单按照比例计算,会严重低估两个分量疲劳载荷之间的耦合作用;而低周疲劳载荷按外包络线计算的方法则能够很好的考虑到高低周疲劳载荷间的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55.
超长寿命区间16Mn钢焊接接头疲劳性能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自行研制的TJU-HJ-Ⅰ型超声疲劳试验系统装置进行了16 Mn钢母材和焊接接头试件的超声疲劳性能试验,以探索其在超长疲劳寿命区间的疲劳行为.结果表明,无论母材还是焊接接头,其S-N曲线都是一条连续下降的曲线;在106~107循环周次范围内焊接接头不存在传统概念上的疲劳极限,载荷循环周次超过107甚至109以后,试件依然发生疲劳断裂.在超长寿命区间,焊接接头疲劳强度远低于母材的疲劳强度.使用现有疲劳极限数据去设计工作在超长寿命区间的焊接结构件是很危险的.  相似文献   
56.
根据英国标准BS7910和欧洲标准SINTAP将一种高级的压力容器和管道安全性分析方法--"先漏后断"(leak-before-break,LBB)评定应用到某公司开发的海底石油传输管道的分析中.给出了LBB评定方法中各个参量,如裂纹张开面积、流体泄漏量、穿透裂纹极限尺寸等的确定方法.LBB评定结果表明,穿透时的裂纹长度27.76 mm小于穿透裂纹的极限长度110.62 mm;监测系统能够检测到泄漏的时间小于穿透裂纹扩展到极限尺寸的时间0.62年.因此,该管线符合LBB分析的条件.将该方法用于实际管道的计算中,使承压构件的安全可靠性评定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57.
为研究EH36钢埋弧焊焊缝金属组织不均匀性对裂纹起裂行为的影响,采用微小力学试验系统,对EH36钢埋弧焊焊缝中两种不同取向试样进行微拉伸试验,并对两组试样裂纹萌生机理进行显微观察. 结果表明,两组试样塑性变形均集中在先共析铁素体上,且先共析铁素体上应变分布不均匀;横向加载试样为微孔聚集型断裂,由于“弱”应力奇异性的存在,裂纹在应变集中作用下起源于三叉晶界;纵向加载试样变形集中在先共析铁素体与针状铁素体界面处并导致界面剥离生成裂纹,断口具有局部脆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58.
焊缝CTOD试验中的Pop-in效应及产生原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BS7448标准对海洋平台结构埋弧焊焊缝进行了CTOD测试,并评定试验中出现的Pop-in效应,计算CTOD的有效值.结果表明,当出现Pop-in效应时,断裂韧度CTOD的有效值δPop比忽略Pop-in效应的CTOD值下降几倍到十几倍.研究发现Pop-in效应的产生是由于裂纹尖端出现局部脆化现象,如裂纹尖端局部出现夹渣缺陷、组织中出现沿晶网状析出物等;多层多道焊时其中一道焊缝出现粗大的侧板条铁素体和贝氏体,裂纹尖端恰好落在粗大脆性组织处且裂纹扩展方向与脆性组织生长方向一致时,易导致局部脆化产生Pop-in效应.  相似文献   
59.
运用超声滚压处理(USRP)的方法,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得一层Al2O3薄膜。利用SEM、XRD、光学干涉仪及显微硬度计分析了超声滚压处理后试样表面层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加入Al2O3粉末进行USRP后可以在基体金属表面形成厚度约为7μm的Al2O3膜层,且结合处基体金属存在残余压应力和塑性变形。相对于母材,处理后试样表面粗糙度降低50%,表面硬度提高98%。同时,处理后试样表面层存在残余压应力场,最大压应力值为-687MPa,位于最表层,残余压应力深度为420μm。加入Al2O3粉末的USRP后的试样,既利用表面Al2O3的加入进一步提高其表面硬度,同时保留了USRP的优势。  相似文献   
60.
X65管线钢焊接接头CTOD断裂韧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BS74 4 8断裂韧度试验标准 ,对X6 5管线钢焊接接头的低温 (0℃ )裂纹尖端张开位移 (CTOD)进行了测试。取尺寸为B× 2B(B为试样厚度 )、缺口方向为NP的试样进行三点弯曲试验 ,然后由所得到的 0℃下母材、焊缝和热影响区 (HAZ)的P -V曲线来计算CTOD值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总结。对显微组织的分析表明 ,共有3个HAZ试件不满足裂纹尖端不超过熔合线 0 .5mm且落在粗晶区内的要求。该结果恰好与P -V曲线和所得的CTOD值相一致 ,从而解决了试验值分散性大的问题 ,同时为ECA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验证了BS74 4 8标准的合理性并体现了它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