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11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高分辨率机载SAR多子带合成误差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孔径雷达(SAR)能够实现高分辨率成像,在遥感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军事和民用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高分辨率SAR需要宽带收发系统,为了缓解大带宽对信号接收和采集设备的压力,对发射的宽带信号采用子带分割方法,在信号处理中通过对子带回波进行合成获得高分辨率图像。针对在子带合成时子带内和子带间误差会严重影响最终的图像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子带合成误差补偿方法。利用定标数据补偿子带内误差,利用回波数据补偿子带间误差,最终实现了多子带误差补偿,并利用机载SAR实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
在Gleeble热模拟实验机上进行了单道次压缩变形实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和变形程度等对钛微合金化X70管线钢热变形行为的影响。实验变形温度为800-1100℃,变形速率为0.05~15/s,总变形量为75%。在实验变形条件下,所有试样均发生了动态再结晶。根据应力一应变数据,确定了钛微合金化X70管线钢的变形激活能Qdef,并建立了Z-Hollomen参数方程。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在围压作用下盐岩损伤恢复特性和盐岩损伤与强度之间的联系,设计了盐岩在不同围压、不同稳压时间之后盐岩强度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载初期,盐岩弹性模量随着稳压时间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且随着稳压时间的增大,盐岩峰值应力对应的轴向应变和横向应变均会逐渐增大;盐岩损伤与强度之间存在负相关联系;随着稳围压时间的增加,盐岩强度逐渐增大,最后保持在趋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围压作用下盐岩损伤愈合可以分为损伤快速恢复阶段和损伤缓慢恢复阶段,且对于不同稳压大小,盐岩损伤恢复两个阶段有明显的时间节点;在一定范围内,盐岩损伤快速恢复阶段的时间长短随着稳压阶段围压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增加稳围压阶段的围压大小可以一点程度上缩短盐岩损伤快速恢复阶段时间,但是增大围压可能会对盐岩造成新的损伤。  相似文献   
44.
为了缩短贝氏体转变时间并减少生产成本,设计并冶炼了一种新的贝氏体钢种,在Gleebe-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测定其热膨胀曲线,结合显微组织图绘制了实验钢的CCT曲线。根据CCT曲线进行低温等温转变实验,对热处理试样进行拉伸试验,获得了实验钢低温转变后的力学性能。通过TEM观察发现低温转变的实验钢是由亚纳米级的超细贝氏体、马氏体等组成的一种超细贝氏体钢。340℃×2 h的低温等温转变,实验钢的抗拉强度达到1470 MPa,伸长率为15%。  相似文献   
45.
设计及冶炼了一种Fe-Mn-Si系超级贝氏体钢,在Gleeb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研究了奥氏体变形对该低温贝氏体相变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奥氏体变形对超级贝氏体组织形貌有很大的影响;奥氏体高温变形缩短贝氏体相变孕育期,但阻滞贝氏体相变体积分数;奥氏体低温变形大大缩短了贝氏体相变孕育期,明显促进贝氏体相变过程,转变后贝氏体组织呈明显的纤维状变形组织。  相似文献   
46.
传统的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校验工作缺乏过程管控,工作效率很低。为此,文章研究了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校验全过程管理的若干关键技术,包括流程信息化改造、数据同步技术、数据提取技术、定位与导航技术等,并对其难点和实现方案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昆明供电局实际情况,设计并开发了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校验管理系统,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与总体结构、系统功能等,最后通过工程实际应用效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7.
采用盐浴热处理试验,结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室温拉伸试验,研究了快速加热+短时保温快速回火条件下超高强低碳贝氏体钢的组织和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快速回火工艺下,超高强低碳贝氏体钢发生碳过饱和贝氏体和马氏体中的碳化物析出、铁素体和马氏体的重构以及微合金析出物的析出等现象,进而影响材料的强塑性;在700℃以下快速回火时,与以板条状贝氏体(LB)组织为主的复相贝氏体钢相比,以粒状贝氏体(GB)组织为主的钢具有更好的回火稳定性;在750~800℃两相区快速回火时,铁素体和马氏体相大量重构,最终形成粗大铁素体和马氏体,抗拉强度大幅提升,屈强强度大幅降低,且以LB组织为主的复相贝氏体钢中重构铁素体晶粒更为粗大,导致其屈服强度更低。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索氧化铝/铝在热载荷作用下的界面失效机理。方法基于内聚力有限元模型,预测热载荷下铝基氧化铝涂层材料界面处的残余热应力,并系统研究其失效过程。重点考虑涂层厚度、热载荷大小、预制涂层垂直裂纹密度对界面处应力场和界面损伤失效的影响,并同实验进行对比。结果试验和模拟结果都发现,加热到300℃冷却后,界面未产生平行裂纹,而加热到400℃冷却后,界面出现平行裂纹。涂层无裂纹缺陷时,界面处剪应力呈单曲线余弦分布,而有预制裂纹时,界面处的剪应力呈双曲线余弦分布。随着热载荷的增大,界面最大剪应力值由两端向界面中心处迁移。相比涂层有裂纹的情况,界面在涂层无裂纹时平均正应力最小。实际制备的氧化铝涂层不可能完美无裂纹缺陷,在考虑涂层有裂纹缺陷时,涂层裂纹密度为4 mm~(-1)时平均所受正应力较小,且界面只有拉应力作用,不容易产生脱层缺陷。结论存在特定的最佳临界预制垂直裂纹密度值,使得热载荷下界面损伤最小。有限元模拟结果也显示,相同热载荷和相同裂纹密度下,涂层越厚,对界面的防护力也越强。  相似文献   
49.
对贵阳地区的642户家庭(包括城市家庭354户、乡镇家庭288户)居住建筑的采暖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采暖方式主要有电采暖(家用分体式空调、电采暖器、电加热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燃煤采暖(家用燃煤炉、小区燃煤锅炉房)、燃用薪柴采暖.根据调研结果,对采暖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0.
邹航  杨淳秋 《中国建材》1992,(3):36-38,40
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概念,从广义上说是衡量、评价事物有益程度的尺度。我们认为:作为一种定量的分析方法,它不仅可以用于功能(F)与成本(C)具有相对固定量值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在对公式:价值(v)=中的分子与分母分别进行相应的定义之后,还可以用它对经营管理中某些定性的间题,进行定量化的分析,由此而为经营决策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