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0篇
  免费   513篇
  国内免费   278篇
电工技术   432篇
综合类   482篇
化学工业   463篇
金属工艺   313篇
机械仪表   281篇
建筑科学   285篇
矿业工程   242篇
能源动力   170篇
轻工业   412篇
水利工程   163篇
石油天然气   135篇
武器工业   103篇
无线电   4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3篇
冶金工业   918篇
原子能技术   44篇
自动化技术   55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7篇
  1976年   60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为了实现油浸式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预测,进而达到变压器状态预警、降低事故发生率的目的,本文将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IDP SO)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建立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预测模型.利用IDP SO算法基于种群的并行搜索策略特点来自适应迭代搜索最优的目标函数值,寻找LSSVM模型中的参数ξ、C和σ的最优取值,克服了应用传统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预测时凭主观经验选择参数对模型泛化能力和预测性能的影响.利用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某变电站采集变压器油色谱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IDP SO优化的LSSVM算法具有较好的模式跟踪性能,且能够有效提高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预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52.
司雷雷  高建  殷允杰  王潮霞 《精细化工》2021,38(12):2458-2464
以水杨醛、1,6-己二胺和邻苯二胺为原料,通过醛基与氨基的缩合反应合成了水杨醛席夫碱荧光化合物——水杨醛缩己二胺席夫碱(SSB1)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席夫碱(SSB2),并将化合物SSB2制成不同质量分数荧光染料的印花浆对棉织物进行印花处理.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表面形貌、化学结构、色谱及热稳定性表征,测试了SSB2荧光印花棉织物的荧光性、颜色、色牢度.结果表明,SSB1、SSB2的产率分别为88.8%和86.0%,相对最大荧光强度分别为8305 a.u.和5444 a.u.,相转变温度分别为75和165℃;所得SSB2荧光印花棉织物耐皂洗牢度最高可达4级,SSB2荧光染料质量分数为10%时,达到最佳的颜色深度和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53.
以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原料,采用燃烧法制备高性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1.2Mn0.54-xNi0.13Co0.13AlxO2,实现了多组元金属离子的高值转化和全量利用,从根本上缩短产品化路径,消减二次污染。SEM和XRD检测表明,所有样品形貌差别不大,基本呈球形,直径约0.5 μm,样品均无杂相峰出现,且都具有六方晶系的ɑ-NaFeO2结构、 空间群,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当x=0.03时,所得样品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0.5 mA恒电流条件下,首次放电容量为238 mAh/g,200周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率为80.3%。  相似文献   
54.
司小明 《中国冶金》2022,32(12):98-105
带钢热轧跑偏问题是影响带钢生产与板形质量的重要因素。轧制生产过程中,由于粗轧中间坯头部弯曲导致的精轧堆钢事故频发,不仅严重危害生产稳定性,还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企业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针对粗轧非对称板形影响因素,结合实测粗轧中间坯以及工艺过程数据,建立中间坯头部预控模型,并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与模型自学习对模型增益系数进行优化,最终建立了基于粗轧镰刀弯的精轧跑偏预控模型。将模型计算值应用于现场生产后,有效降低了精轧带钢头部跑偏,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基于粉末床的增材制造技术在成形复杂形状、性能优异零件上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成为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增材制造技术之一。该过程涉及微观组织演化、介观粉末流动/熔融、宏观应力变形等多个尺度上的复杂行为,对这些行为的深入理解是稳定地成形制造出性能优异零件的关键。本文主要从介观尺度上研究了制造过程中粉末性质和加工条件对粉末流动分层,粉末层质量和加工参数的影响,对粉末熔融行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6.
激光合金化熔池成分均匀性与形状系数的关系SCIEI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激光工艺参数对镀Cr中碳低合金钢激光合金化熔池形状系数及成分均匀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熔池成分均匀性取决于其截面形状系数,后者是光束功率密度和交互作用时间的函数。在功率密度一定时,形状系数与交互作用时间成线性关系。当形状系数为1.6—3.0时,可以获得成分均匀的熔池。  相似文献   
57.
非晶态Fe_80B_(20),Fe_(17.84)B_(16.81)Si_(3.49)C_(1.36),Fe_(65.66)Co_(17.3)B_(15.84)Si_(1.2)和Fe_(6(?).92)Co_(17)B_(19.29)Si_(1.59)C_((?).(?))P_((?).(?))合金用单辊急冷法制备.测量了饱和磁化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得到0K时的原子磁矩(?)都在2.03—2.07μ_B之间.非晶态Fe_(80)B_(20)和Fe_(77.84)B_(16.81)Si_(3.49)C_((?).(?))合金的室温饱和磁化强度σ_s(R.T.)和Curie温度Tc相近,而含Co样品的σ_s(R.T.)和T_c分别高于Fe_(80)B_(20)约6%和13%.由热磁、电阻率、差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的测量结果分析了样品的晶化转变.含Co样品的晶化温度T_(cr)与Fe_(80)B_(20)相近,而Fe_(77.84)B_(16.81)Si_(3.49)C_(1.86)的T_(cr)高于Fe_(80)B_(20)约80K.用化学键、T_(cr)与e/α的关系以及晶化过程的复杂性讨论了影响高饱和非晶态合金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58.
铝锡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岩  曾建民  司家勇  顾红 《铸造》2005,54(6):591-594
研究了含锡量3%~30%铝锡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含锡量的增加,铝锡合金的承载能力下降,摩擦系数下降.该合金的显微组织为硬的铝锡固溶体基体上分布着软的锡相质点.常温下含锡量在9%时,合金具有优良的耐磨减摩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9.
激光熔覆Co+Cr3C2复合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低碳钢表面激光熔覆了钴基合金涂层(Co60)以及添加不同含量Cr3C2(20%,40%,60%,质量分数)的Co Cr3 C2复合涂层,比较研究了几种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Co60涂层主要由初生γ-Co枝晶及其间的共晶组织γ Cr23 C6组成;Co Cr3 C2涂层主要由未熔Cr3C2、杆状或块状的富Cr碳化物及其间的细小枝晶组织组成,组成相主要为γ-Co、Cr7 C3,Cr23 C6和未熔Cr3 C2.添加的Cr3 C2改变了涂层的凝固特征,并细化了组织.随着Cr3 C2加入量的提高,未熔Cr3 C2以及凝固过程中形成的富铬碳化物明显增加.三种Co Cr3 C2涂层的硬度、耐磨性、高温抗氧化性与耐蚀性比Co60涂层均有明显的提高.随Cr3 C2加入量的提高,复合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与耐蚀性均提高,而Co 40%Cr3 C2涂层的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60.
熔体过热处理对定向凝固界面形态及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司乃潮  孙克庆  刘海霞 《铸造》2005,54(5):429-432
介绍了固液界面形态及稳定性的判据,即成分过冷理论和绝对稳定理论;简述了国内熔体过热处理的研究;详细阐述了熔体过热处理影响定向凝固界面形态及稳定性的现象及理论研究.并对今后熔体过热处理在定向凝固技术中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