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7篇
  免费   1258篇
  国内免费   598篇
电工技术   817篇
综合类   813篇
化学工业   1198篇
金属工艺   522篇
机械仪表   663篇
建筑科学   747篇
矿业工程   302篇
能源动力   307篇
轻工业   989篇
水利工程   205篇
石油天然气   295篇
武器工业   150篇
无线电   1197篇
一般工业技术   945篇
冶金工业   385篇
原子能技术   110篇
自动化技术   1548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550篇
  2021年   672篇
  2020年   514篇
  2019年   355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364篇
  2015年   508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635篇
  2012年   668篇
  2011年   694篇
  2010年   611篇
  2009年   586篇
  2008年   624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432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以银耳为原料, 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银耳多糖, 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 以超声波功率、提取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 设计单因素试验, 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较佳提取工艺。通过用TRPV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1)试剂盒检测了小胶质细胞TRPV1的释放水平, 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对照组相比, 不同质量浓度的银耳多糖组(62.5, 250, 1000 μg/mL)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TRPV1的释放量。说明了银耳多糖对于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2.
以2020年下半年马钢B高炉实际生产为依据,分析高炉生产实践数据,总结出B高炉通过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探索合理的高炉上下部制度,强化操作管理等方式逐步提高了高炉利用系数。2020年四季度开始,高炉利用系数逐步上升,至2021年1季度,高炉产量(去除休风影响)稳定9000 t/d以上,利用系数达到2.25以上。  相似文献   
23.
为提高油-气管道检测的效果,结合国内外典型管道机器人的特点,综合分析了管道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定位技术和实时检测技术3个方面的现状,并指出了核心技术的不足;针对石油化工行业高温带压管道环境,提出管道检测机器人的研究重点为分层模糊神经网络运动控制技术、CCD视觉定位技术、低频电磁定位技术和分层图像分割的优化方法等。为进一步提高化工油-气管道内检测机器人的检测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余春浩  尹航  彭佳佳  余春雨 《当代化工》2021,50(9):2029-2032,2053
利用仿生技术可制造出类荷叶结构的超疏水表面,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少金属表面结露结霜,这点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目前对超疏水表面的研究集中在如何通过利用构造自身表面的微纳米结构和低表面能来使得液滴无法在其表面长时间停留来提高超疏水性能,但是却缺少如何定量地去衡量评价超疏水表面的抗凝露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采用液滴在固体表面脱落频率和脱落直径来衡量超疏水效果,利用这两个关键参数可较直观来衡量评价超疏水结构表面防结露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β分子筛为载体,在保持金属总负载量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4种不同n(Ni)/n(Ni+Mo)的催化剂。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试(BET)、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氢程序升温还原(H2-TPR)、氢程序升温脱附(H2-TPD)和热重-差热分析(TG-DTG)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种催化剂的酸量和酸强度相近,在n(Ni)/n(Ni+Mo)等于基准+0.2时,Mo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弱,其氢气吸附量最多且积炭量最少;采用某炼厂重整C10+ 重芳烃对4种催化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n(Ni)/n(Ni+Mo)等于基准+0.2催化剂具有最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上述结果表明,影响重芳烃轻质化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催化剂氢气吸附量的多少,氢气吸附量越多金属表面的溢流氢效应越明显,积炭前驱体被溢流氢及时消除,从而保护了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中心不被积炭覆盖,有助于催化剂在较高活性下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6.
为探究稀土Ce对440C不锈轴承钢中夹杂物的改性作用,利用实验室MoSi2电阻炉对440C不锈轴承钢进行稀土Ce处理,采用OM、SEM等系统分析了Ce的添加对440C不锈轴承钢脱氧及夹杂物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e加入量的增加,其收得率逐渐升高。Ce的加入使钢中TO质量分数由0.002 5%降低至0.001 2%。未加入Ce的钢中夹杂物主要为Al2O3、MnS以及镁铝尖晶石;加入质量分数为0.011 5%的Ce后,夹杂物被改性为以Ce-Al-O为主的夹杂物;当Ce的添加量达到0.036 4%时,夹杂物被完全改性为Ce-O-S夹杂物。适量的Ce可以降低夹杂物尺寸及面积比例,但过量加入会使夹杂物尺寸变大。在本试验条件下,当Ce质量分数为0.011 5%时,钢中夹杂物细小弥散效果最明显。以上结论可为Ce在高碳铬不锈轴承钢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Copper wire, serving as a cost-saving alternative to gold wire, has been used in many high-end thermosonic ball bonding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the bond shear force, bond shear strength, and the ball bond diameter are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bonding qualit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f/~cient ultrasonic power is needed to soften the ball to form the copper bonds with high bonding strength. However, excessive ultrasonic power would serve as a fatigue loading to weaken the bonding. Excessive or less bonding force would cause cratering in the silicon.  相似文献   
28.
对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加工某一类工件的4种编程方法作了详尽的分析、比较,总结出一种最优化的方法,可达到减少差错,降低成本,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9.
为了研究碳化-冻融环境对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的影响,对钢筋混凝土试验梁进行了多重循环碳化-冻融交替作用下的加速腐蚀试验,然后对完成腐蚀试验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抗弯荷载试验.通过荷载试验获得腐蚀梁的应变变化、裂缝发展及荷载位移曲线,分析碳化-冻融耦合作用对试验梁承载力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荷载试验过程中腐蚀钢筋混凝土梁的跨中截面应变基本满足平截面假定,相同荷载下受腐蚀梁的跨中应变大于未腐蚀梁的应变值;与未腐蚀钢筋混凝土梁相比受腐蚀梁的裂缝出现的较早,裂缝较宽、数量较少;从试验梁的荷载-位移曲线可知同一级别荷载作用后梁体跨中位移值随碳化-冻融腐蚀周期的增加而增大,极限荷载随腐蚀周期的增加而降低.根据试验梁荷载试验的实测数据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梁在全寿命周期内承载力时变衰减系数的计算公式,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验证了其正确性,该系数可用于我国严寒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衰减模拟分析和评估,成果可为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0.
This work faces the redundancy problem, a central concern in robotics, in a particular force-producing task by using muscle synergies to simplify the control. We extracted muscle synergies from human electromyograph signals and interpreted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the identified muscle synergies. Based on the human analysis results, we hypothesized a novel control framework that can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the human motor control. The framework was tested in controlling a pneumatic-driven robotic arm to perform a reaching task. This control method, which uses only two synergies as manipulated variables for driving antagonistic pneumatic artificial muscles to generate desired movements, would be useful to deal with the redundancy problem; thus, suggesting a simple but efficient control for human-like robots to work safely and compliantly with huma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