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3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8 毫秒
21.
目前的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才能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与好感,是社会组织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就公关广告的作用及公关广告的广告技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从公关广告主题宣传的非谋利性和服务性两方面开展广告宣传是切实可行的广告公关措施。  相似文献   
22.
对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让字井斜坡带青山口组超压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超压对源下油藏运聚模式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超压段具有低地震速度、低密度、低电阻率和高声波时差的"三低一高"响应特征。纵向上单井压力结构呈"三层式",不同二级构造带超压分布的深度范围不同,长岭凹陷为1 700~2 300m,扶新隆起为1 100~1 700m,华字井阶地为1 300~1 800m,其分布具"层控"特征。应用等效深度法计算超压值多在10~14MPa之间,平面分布与构造埋深呈正相关关系。油源、超压与T2断层的耦合使超压运移成为可能,超压作用下油气理论向下排运距离为272~510m,大于扶余油层厚度;超压与源下输导体的匹配导致4种运移模式的纵向演变。源下油藏油气显示厚度与青一段剩余压力呈正相关。研究区油气实际下排距离多在100m以内,远小于理论值,原因在于"优势泄压仓"的发育,其发育位置不同造成油气向下排运距离的差异。总体上源下扶余油层Ⅱ砂组、Ⅲ砂组为超压作用下油气优势充注层段。  相似文献   
23.
大港港东油田套损机理及预防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港港东油田1965年投入开发,目前处于开采的中后期阶段,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套损套变现象日益严重,部分油水井因套变而停产或带病生产,造成了该油田固定资产和资源的双重浪费,影响了注采井网的完善和油田的高效开发.文中通过对港东油田套损基本特征、地质模式、工程因素、开发因素、力学机理等几方面的机理研究,得出了港东油田套损的主控因素是泥岩水化的新认识,并提出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套损预防措施.指导了该油田在套损预防方面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已用于港东油田稳产工程方案的编制,对该油田实现稳产增产、高效开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4.
x建立喷雾器喷嘴雾化的数值模拟模型,描述了喷雾器喷嘴内流体流动状况。编制出喷雾器喷嘴流场的APDL计算程序,适应于各种条件和工况的数值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25.
螺纹拧紧扭矩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纹的拧紧直接关系到机械的安全性,主要针对螺纹在拧紧的过程中螺桩从机匣壳体中被拔出,或螺桩和螺母中的螺纹发生较大变形导致失效的情况,通过对拧紧过程中摩擦的分析,阐述了螺纹拧紧力矩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6.
随着塔河油田主体区潜山风化壳岩溶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斜坡区的内幕岩溶储集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断裂对岩溶储集层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测井、钻井和地震资料,在储集层类型基础上,分析了断裂对岩溶储集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及断控岩溶储集层分布规律,探讨了断控岩溶储集层的形成机制和演化特征。断裂和岩溶储集层发育规模、期次存在着一定的耦合关系,多期次继承发育的Ⅱ级和Ⅲ-1级断裂对岩溶储集层控制作用明显。平面上岩溶储集层沿断裂呈条带状分布,垂向上储集层分布在距奥陶系一间房组顶面0~50和100 m~150 m范围内。深部岩溶储集层形成作用主要有大气淡水溶蚀作用、TSR(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热液溶蚀作用和混合溶蚀作用4种类型,海西早期是断控岩溶储集层发育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27.
小集油田是由多断块组成的复杂鼻状构造,于1982年正式投入开发,在采出油气的同时,注水保持地层能量是开发的主要形式,但由于长期注水开发,且是采取污水加清水回注的方式,使套管长期处于内外浸泡之中,降低了套管强度,影响了套管使用寿命。文中通过对小集油田注水造成泥岩水化及套管腐蚀的分析,研究了长期注水对套管强度的影响幅度,为今后小集油田的注水管理及套管防腐等提供理论依据。其中,泥岩水化对小集油田套管影响最为严重,即使水泥环完整,且钢级为P110、壁厚为9.17mm的套管,当地层强度下降超过20%后,套管屈服损坏;水泥环不完整时,钢级为P110、壁厚为10.54mm的套管,当地层强度下降超过10%后,套管亦发生屈服损坏。通过对腐蚀后的P110级套管强度进行测试,发现测量的实际套管管体屈服强度只有24MPa,是P110级套管强度的45.6%,是N80级套管强度的54.3%,是J55级套管强度的69.6%。  相似文献   
28.
利用钻测井、岩心、岩石薄片、电镜扫描和室内分析化验等资料,基于层序地层学理论,展开了对松辽盆地南部(松南)大情字井地区葡萄花油层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活动对储层质量控制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花油层层序格架主要由低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组成,低位体系域主干分流河道砂岩和岔道口砂岩的储层质量最好,湖侵体系域水下分流河道次之。层序格架约束下的沉积作用控制不同体系域沉积微相的纵横向展布及砂体发育规模差异。垂向上,低位体系域上部砂岩的发育规模大、连通性好,为相对优质储层的发育层段;平面上,主干分流河道砂岩和岔道口砂岩的储层物性相对较好。成岩压实作用是导致葡萄花油层砂岩低渗透化的直接因素,层序格架控制低位体系域砂岩和湖侵体系域砂岩早期成岩环境的差异,导致湖侵体系域砂岩的碳酸盐胶结相对更强。溶蚀作用的强度主要受控于储层物性好坏、油源断裂展布及距油源断裂距离。研究区葡萄花油层的相对优质储层主要受控于层序格架、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活动4者的耦合作用,即临近油源断裂或被多条油源断裂夹持的低位体系域中上部主干分流河道是相对优质储层发育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29.
随着王官屯油田开发的深入,套损现象日趋严重,套损井总量上升趋势明显,直接影响了注采井网的完善和生产。从地质、工程、开发等因素分析了影响王官屯油田套管损坏的主控因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30.
机械加工过程中,一些零件的螺纹孔与基准面要求同轴,且受零件形状、重量等限制条件的情况下,立式钻床无法保证其形位公差要求。此外,由于大尺寸螺纹孔无法手工攻螺纹,在没有专用机床的情况下,就需要由镗床来完成钻孔、攻螺纹。所以在参考钻床加工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此套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