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40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杨润泽  张庆霞 《机械》2000,27(1):27-27,42
地对一种固定圆柱凸轮直劝推杆机构的特点,给出最佳凸轮曲线的解析表达式,该曲线可使机构摩擦力最小。  相似文献   
62.
准噶尔盆地东部石钱滩凹陷为残留海相凹陷,近年来多口井在石钱滩组获高产天然气,且凹陷各部位不同层系均见到油气显示,揭示了其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及全油气系统特征。基于地震、钻井、测井、有机地球化学等资料,对石钱滩凹陷形成及演化、全油气系统形成条件及油气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晚石炭世的北天山洋壳俯冲及海水侵入,使得石钱滩地区发育陆源供给的海相中等—优质烃源岩,该烃源岩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储集层类型齐全,发育石炭系火山岩、石钱滩组海相碎屑岩和二叠系金沟组陆相碎屑岩,在这几类储集层中均有油气成藏;受石钱滩组烃源岩生烃演化及多类型储集层特征的控制,形成了凹陷区页岩气藏—斜坡区致密油气藏—高部位常规油气藏的分布模式,具有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有序共生的全油气系统特征。基于全油气系统理论,针对石钱滩凹陷,应在近源斜坡区寻找致密油气藏,在源上断阶带及构造高部位寻找构造-岩性油气藏及火山岩风化壳油气藏,在源内寻找海相页岩天然气藏;北疆石炭系近源有利岩性相带、山前冲断掩伏构造、盆内古隆起和斜坡区是有利的勘探区域,应围绕凹陷区页岩油气藏、环凹陷区致密砂岩油气藏、高部位常规油气藏和隆起区火山岩风化壳油气藏展开勘...  相似文献   
63.
以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弃渣场为例,从场地及边坡稳定性、防护措施、敏感因素3个方面,对线性引调水工程沿线弃渣场进行稳定评估并分类,进而初步探索弃渣场稳定评估方法与技术路线,可为弃渣场整改加固方案设计,以及水土保持专项验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针对液压支架进行更换工作面时对液压支架的撤出占据了大量的作业时间这个问题,改进了液压支架撤出的工艺,并由此进行折叠式快速回撤设备的结构研究.该设备拆解及运输方便,可快速完成液压支架的回撤,并减轻了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65.
针对光滑圆锥面型底螺,设计了基于对数螺线的偏心夹紧旋卸头,研究了关键参数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6.
基于燃烧合成制备Al2O3/ZrO2(3Y)自增韧复合陶瓷,研究了机械振动工艺对陶瓷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经研究发现,施以机械振动并相应提高振频,可通过引入惯性力,提高陶瓷熔体实际温度,促进陶瓷致密;并且,施以机械振动并相应提高振频,不仅因增大陶瓷熔体过冷度与凝固速率、细化棒晶组织并降低棒晶内纳微米纤维尺寸,使陶瓷得以强化,而且又可通过细化棒晶组织并增大其长径比,增强棒晶裂纹桥接与拔出效应,使材料韧性又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67.
螺纹连接具有诸多优点,在军用及民用机械工程装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多种机具的维修与螺纹连接的军用装备的处废工作中面临大量的螺接件分解任务.为此介绍一种基于工控机的螺接件分解控制系统,系统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好,生产效率远高于传统设备.  相似文献   
68.
介绍了砂带的主要构成及具体的分类选择方法,概述了砂带的贮存和使用前的处理方法,指出了砂带养护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9.
刀具检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现有的机械加工刀具状态检测方法进行综合评述,介绍了各种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0.
任何机械加工方法都不能获得理想表面,而要实现工件高精度、低表面粗糙度值、低残余应力、低硬化层的表面高质量要求,这是现代磨削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通过超声砂带磨削与普通砂带磨削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砂带粒度、磨削深度、砂带线速度、工件进给速度等加工工艺参数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细粒度的金刚石砂带以及合理的磨削工艺参数可以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和减少磨削裂纹,这在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