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3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浅水三角洲进行调研与分析,系统总结了浅水三角洲发育的主控因素、沉积特征、展布规律、分布模式及成藏特征。结果表明:构造稳定、地形平缓、水体较浅、水深旋回变化、气候温暖潮湿、物源充足等利于大型浅水三角洲的形成。浅水三角洲具有特有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砂体展布形态,平面相带发育齐全,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可以归纳为枝状分流河道型浅水三角洲与朵状-网状分流砂坝型浅水三角洲两大类。浅水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储、盖配置关系,优越的聚集、保存条件,开启了一个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新领域,为油气勘探开辟了新战场。  相似文献   
42.
为了掌握河北1号小区住宅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安全性能和热工缺陷现状,项目组于2005年~2006年度采暖季,通过现场取样,实验室检测和现场实测的方式,利用鼓风门和红外摄像仪等仪器对3栋示范建筑进行了改造前相关性能的调查。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透气活塞式加料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综合技术性能指标,并对加料器下料精度、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有助于对该类加料器的选择、制造、使用和维护.  相似文献   
44.
地震沉积学及其在中亚南部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地震沉积学是利用地震资料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一门新兴学科.地震沉积学主要利用三维地震信息和现代地球物理技术进行沉积体系、沉积相平面展布以及沉积发育史研究,它强调在高精度等时对比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率、特殊地震处理技术(90°相位调整和地层切片技术),结合关键井岩性资料以及不同成因类型砂体的地貌形态,恢复沉积类型和沉积演化历史.在中亚南部三维地震资料区下白垩统开展地震沉积学应用研究,通过对一系列地层切片的研究,结合钻井岩心信息进行动态解释,获得了研究层段从下至上主要经历了辫状河三角洲相-湖相-三角洲相-湖相-辫状河相的沉积演化过程的认识.图7参19  相似文献   
45.
仿生超疏水表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植物叶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米与纳米相结合的结构可以产生较大的接触角和较小的滚动角.表面化学组成与粗糙结构相结合成为仿生超疏水表面的重要特点.本文在总结近年来仿生超疏水表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讨论了仿生超疏水表面的物理机制、制备方法、超亲水与超疏水的转换,并探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6.
基于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测试,对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延长组储层开展了成岩作用类型、成岩序列等研究。结果表明:(1)溶蚀孔的形成不仅有长石溶蚀的贡献,而且还有长石蚀变形成沸石的二次溶蚀贡献;微裂缝的形成是石英在强烈压实作用下导致的硅质微碎裂;晶间孔和粒间孔的形成与成岩早期形成的白云石抑制压实作用的进行密切相关;(2)早期形成的绿泥石膜,因成岩环境的改变,脱出大量的铁和镁离子,并在水解溶蚀作用下与絮凝胶体形成叶片状绿泥石,封堵孔隙;(3)镇泾地区成岩序列演化特征揭示,早期碳酸盐胶结物自形程度比较高;绿泥石膜是成岩初期的产物,第二期绿泥石多呈叶片状产出;早期浊沸石交代斜长石,在后期的溶蚀改造为储层提供了较好的储集空间;长石溶蚀形成书页状高岭石。   相似文献   
47.
为解决特征识别中对特征间关系缺乏有效处理的问题,提出基于知识与图的形状特征层次识别方法。将形状特征进行分层识别,由低到高依次分为面关系图、简单形状特征关系图、组合形状特征关系图,给出模型的数据结构及特征识别算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简化零件的属性邻接图表达方法,丰富图表示法的工程含义,为建立零件间的关联功能级装配特征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8.
声子晶体(phononic crystal,PC)作为一种具有超材料特性的复合减振材料,其带隙范围的计算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目前主要的计算方法都是数值方法,得到的带隙范围依赖于系统参数的选取,而带隙的设计只能采取参数试凑或优化的方法.针对以上问题,根据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locally resonance phononi...  相似文献   
49.
用酸催化溶胶-凝胶法制得SiO2溶胶,与丙烯酸酯单体原位聚合,制备了含氟聚丙烯酸酯/SiO2杂化材料.通过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杂化材料的结构、形态及表面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表明SiO2在杂化体系中以Si-O网络的形式存在,并且与有机相之间有良好键合.并研究了SiO2相的形态、分布和界面状况对杂化材料的表面性能、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证实,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杂化材料的疏水性、热稳定性和硬度都逐渐增强,附着力则是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50.
微胶囊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微胶囊相变材料是将微胶囊技术应用到相变材料中而形成的新型功能材料,因其独特的功能而成为近年来材料研究的热点。综述了目前较为常见的几种微胶囊相变材料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发现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复凝聚法和喷雾干燥法是常用的制备方法,电镀法和溶胶-凝胶法也得到一定的研究和应用,最后介绍了微胶囊相变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