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79篇
能源动力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4 毫秒
41.
以燃油器总成装配线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业工程分析方法对燃油器总成装配线进行生产流程分析、生产线再平衡分析。基于精益生产的理念,提出了改善装配线平衡的改进方案。通过MTM动作分析方法使生产节拍得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大为减少。通过改善前后对比,改善后装配线平衡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装配线的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2.
点蚀是导致港口机械结构受损的重要局部腐蚀原因之一,其萌发与生长过程受到环境条件、金属结构条件、受力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很难用确定性模型中的经验公式来完整描述.从阐述点蚀的物理过程出发,以随机过程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验数据提出了基于非齐次泊松过程和定态伽马模型的点蚀萌发与生长建模方法,建立了一套能有效描述港口机械因点蚀引起的衰退过程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评价.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点蚀引起的衰退过程模型可有效分析不同参数组合下的点蚀萌发与生长,对预测港口机械的寿命及制定相关的维修计划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以市场为导向是近年来各厂商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综合运用科学的产品规划理论与方法,针对目标细分市场,着重研究SUV在乘用车中的发展态势,分析消费群体特点及竞品策略,从而为系统的规划整体产品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4.
为提高装配线效率的同时优化制造的能源利用效率,在进行机器人装配线平衡时考虑机器人的执行能耗、换模能耗、待机能耗、工件传输能耗等,在工作站数量最小化和总能耗最小化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平衡.针对该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首先建立数学模型,设计编码方式;然后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该算法引入非可行解参与进化和惩罚系数自适应变化策略以调节解的收敛性与多样性,并提出基于问题特殊性的局部搜索机制以进一步减小装配线能耗;最后对不同规模的问题进行优化,并与其他标杆算法进行对比,以评价该算法的效率和优越性.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可行,并且对该数学模型的求解有效提高了机器人装配线能效.  相似文献   
45.
网络化制造与系统集成的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支持网络化制造与系统集成的相关标准的研究,在描述网络化制造与系统集成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网络化制造与系统集成的总体构架。从技术实现角度分析了总体构架中各层的主要内容。建立了网络化制造与系统集成标准体系框架,并对标准体系框架中的各类标准进行了阐述。最后,在描述支持网络化制造与系统集成标准的研究重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化制造与系统集成标准体系的发展策略以及具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6.
大批量定制生产的概念框架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未来持续发展和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中,敏捷制造成为保持企业竞争地位与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敏捷制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大批量定制生产(Mass Customization Production,简称MCP)。在制造领域中,MCP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在综述文献的基础上描述了MCP的内涵和概念,同时提出了实现MCP的概念框架模型。从策略、技术、支撑系统和人员四方面较为祥尽地分析了MCP的实施基础及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7.
通过研究车间内设备的布局,特别是针对不同生产流程的多种产品的生产线研究,可以有效地组织车间生产的流程,优化生产的物流路径,减少生产线之间的运输和在线库存,最终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并提高增值活动的比例.  相似文献   
48.
周炳海  黎明  苏谊 《工程科学学报》2016,38(8):1190-1195
为有效解决半导体制造业中带并行腔和重入约束的双臂集束型设备调度问题,提出一种以优化搜索为核心的调度方法.首先,引入优化FIFO (first in first out)搜索规则,并以系统总完工时间最小化作为目标,建立带并行腔和重入约束的四加工腔双臂集束型设备调度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之上,结合虚拟缓冲模块的概念,提出一种基于机械臂交换策略的优化搜索算法.最后,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49.
为了快速、准确地评估整体式连续自动物料搬运系统的在制品量,引入排队理论中的相关知识构建了数学性能分析模型.在考虑捷径布置与转向装置服务时间变动性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排队模型构建针对Inter-bay的性能分析模型.在考虑加工设备有限缓存容量、损失晶舟循环反馈的情况下,应用M/M/I/K模型及其反馈特性构建Inrabay的性能分析模型.以24个Intrabay的300mm晶圆制造系统为例来验证分析模型.通过与A-rena软件仿真结果对比分析,证明了数学分析模型在评估系统在制品、设备利用率等相关性能方面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0.
带驻留与重入约束的集束型设备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地解决集束型设备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驻留与重入约束问题,构建了带驻留与重入约束的集束型设备调度算法。首先进行调度问题域的描述,以系统Makespan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搜索可行机械手运行路径的调度方法,结合驻留与重入约束的特征,构建了三个加工腔的集束型设备调度启发式算法。最后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