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2篇
机械仪表   3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为测定空间一任意放置的抛物面形状的天线反射面及其形变量,提出了基于天线表面离散点坐标进行抛物面拟合及其误差评定的方法。论述了运用Jacobi变换方法来处理系数相关性问题,并探讨了将通用系数形式转化为标准旋转抛物面方程的方法,从而求得抛物面在空间的位置、方向和大小。阐述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迭代思想的抛物面误差评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拟合精度可达0.1%,适用性广。  相似文献   
92.
Indoor GPS工业测量系统在进行测量前必须标定各发射头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其空间姿态,针对此自标定问题,采用单个圆柱型传感器配合标准尺进行测量,获得空间点相对于各发射头中心的水平方位角和垂直方位角,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角度值的坐标参数转换模型,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解算以完成Indoor GPS的自标定。实验证明该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93.
航空接插件线簧孔视觉检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小内径线簧孔检测的精度和效率,研制了基于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的线簧孔内径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环形LED双光源照明的光电检测装置,提出了内径的图像处理算法,并以VC 6.0为软件平台,完成了整机的研制.系统的内径测量范围为0.5~4 mm,测量重复性精度达±2 μm,操作方便,测量快捷.  相似文献   
94.
基于相关分析的汽车密封条轮廓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强  唐文彦  张军  王军 《工具技术》2004,38(8):9-13
分析了汽车密封条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 ,提出了独特的汽车密封条测量方法并设计了新的测量系统方案。该系统采用了分步曝光的测量步骤 ,结合牛顿插值法实现亚像素细分 ,将轮廓尺寸测量问题转化为求取最大相关函数的问题 ;基于仿射变换的最大相关搜索策略 ,根据实际需求和边界直径对搜索的初始参数加以约束 ,大大减少了搜索时间。通过试验给出了最大相关度量和仿射参数的函数关系并证明了该方法的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95.
研制了一台高精度转动惯量测量设备,用于测量物体三轴转动惯量.设备采用扭摆法,由光电传感器提取扭摆周期信号,并由高精度数据采集卡采集到计算机计算出摆动周期,根据扭摆法测量原理得到转动惯量测量结果.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并对影响系统精度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与美国Space Electronics的质量特性测量设备进行数据比对,测量误差小于0.1%,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6.
提出一种适合高能面阵LD发散角测试的新方法.该方法以激光光束传输到不同距离处的2条光斑外缘曲线的几何特征为基础来求LD的发散角,而2条光斑外缘曲线分别由2个半径不同的半圆环探头的旋转扫描探测获得.该方法解决了高能面阵LD发散角测试中的2个关键问题:一是现有测试方法中把面阵LD的面发光直接当作点光源引起的测试误差;二是避免了因LD功率过大而损坏和烧毁探测器.实验表明:该测试方法能够准确、可靠地测试高能面阵LD的发散角.  相似文献   
97.
以三层平板理论为基础,得出半导体激光器阵列(LDA)快轴方向发散角的简化模型,从该模型中可以看出,对LDA的快轴发散角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单个发光单元的波导结构(包括有源层厚度、折射率)、波长和bar间距.通过仿真给出了LDA快轴发散角在这几个主要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趋势.为了解LDA快轴发散角特性以及它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8.
非接触式表面粗糙度测量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综述了各类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及其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进一步推动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工作.  相似文献   
99.
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精度测量声呐信号传输时间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利用双GPS精确授时模块实现声呐信号发射和接收同步。测量系统采用声呐接收和发射模块分立结构,接收模块直接接收发射模块的声波信号,通过声呐信号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来测定声呐信号的传输时间。这种方法解决了传统测试方法中因障碍物使回波发生畸变而导致的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系统采用C8051F020单片机控制声呐信号的接收,利用可擦写可编程逻辑器件(EPLD)测定信号传输的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可以达到5~8μs。  相似文献   
100.
为准确获取水表面声波的频率,对水表面声波激 光干涉信号的时频分布特点进行了理 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小波脊点沿着水表面声波频率所对应的尺度 时间曲线分布,或位于该线上,或对称分布于上下两侧。根据此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 脊的水表面声波频率解调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对稳频的水表面声波频率进行 精确 测量,绝对误差不大于1Hz。对线性调频的水表面声波进行了探测实验,结果表明,小波脊 能 够实时地跟踪水表面声波频率的变化,通过小波脊计算得到的频率变化率与设定值相吻合, 证明了利用小波脊方法提取水表面声波瞬时频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