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锆合金是重要的核燃料包壳材料,在包壳表面沉积抗高温水蒸气氧化涂层是在失水事故中避免核泄漏的有效途径,然而涂层在高温氧化过程中存在氧化产物不稳定及界面扩散问题。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Zr-4合金表面沉积Mo/Al/Cr复合涂层,拟利用Al层生成氧化铝提升抗氧化温度上限,利用Mo层阻挡Al与Zr-4基体的扩散。用SEM表征涂层的表面及横截面形貌,利用XRD分析涂层物相结构,用纳米压痕的方法评价涂层的力学性能,用管式炉连接水蒸气发生器来评价涂层的抗高温水蒸气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在锆合金表面制备的Mo/Al/Cr复合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结构完整,界面清晰,硬度高于Zr-4合金基体。在高温水蒸气氧化试验中,复合涂层中的Al会发生熔融,导致涂层结构的破坏而不能生成连续致密氧化铝膜。在Cr层、Al层失效的情况下,Mo层可以有效阻挡Al及O元素向基体内部扩散。探讨了Al作为抗氧化层及Mo作为扩散阻挡层的可行性,试验结果可为核燃料包壳涂层的设计选材提供借鉴和支撑。  相似文献   
12.
简要叙述了我国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形势,分析了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典型案例的技术指标和敏感性分析表明,燃气冷热电联产系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还对建设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提出了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燃煤发电技术被视为可替代蒸汽朗肯循环的新型发电技术。该文针对1000MW的32MPa/620℃S-CO_(2)动力循环燃煤发电机组,进行S-CO_(2)锅炉创新构型设计,可实现锅炉效率94.6%,发电标准煤耗245.6g/(kW·h)。为更好的研究机组变工况下的运行性能,基于Aspen Plus平台,建立1000MW级S-CO_(2)动力循环燃煤发电机组变工况模型。结果表明:在变负荷过程中,低压透平的工质体积流量受影响较大;机组的全厂热效率会随着负荷的降低而降低;主工质温度和和再热工质温度偏差是影响机组热经济性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未来建设S-CO_(2)动力循环燃煤发电机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流量-压力降法探讨了印尼褐煤湿煤末(煤泥)浆体在管道输送中的流变特性,得出其实测流变特性。通过改进的Mooney滑移修正方法对实测流变特性进行修正,得到其真实流变模型,并分析了浆体浓度对滑移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当浆体壁面剪切应力超过临界剪切应力后,滑移才会产生,且临界剪切应力随浆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根据浆体滑移和流变特性的不同可以将浆体分为3个浓度区域:低浓度区(39.24%~41.48%)、中高浓度区(42.32%~43.33%)和高浓度区(44.81%~46.21%)。随着浆体的浓度增大,其黏度也增大,非牛顿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国华印尼电厂燃用印尼褐煤的干燥,及干燥后衍生的湿煤末(煤泥)的回用问题,在0.5m×0.5m异重循环流化床中试试验炉上燃用印尼褐煤湿煤末制备的煤泥浆,并进行污染物排放和燃烧效率分析,为褐煤湿煤末(煤泥)的回用提供中试试验数据支撑.结果表明:印尼褐煤湿煤末(煤泥)浆液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能稳定燃烧,燃烧效率达到98%以上,燃烧过程中无需添加其他燃料,焚烧污染物排放均能达到《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信息管理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研究信息的分布、构成、收集、处理、交换、开发利用和服务的学科。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内容的分类,从多方面对网络信息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及安全策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针对3台CFB锅炉的热力匹配,研究了300 MW亚临界CFB锅炉两种不同受热面布置方式下工质侧与烟气侧的热力匹配以及350 MW超临界CFB锅炉的热力匹配,定量的分析了蒸汽参数的变化对于锅炉各级受热面吸热分配的影响规律。对于超临界350 MW CFB锅炉,加热吸热的比例在21%左右,过热吸热的比例在61%左右,再热吸热的比例在18%左右;研究表明,蒸汽参数的变化对锅炉各级受热面之间的吸热分配有很大的影响,合理布置这些受热面是锅炉容量放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以SBS-Ⅱ型富氧燃烧中试锅炉为研究对象,对燃烧过程的反应机理和物性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修正,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炉膛富氧燃烧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富氧燃烧下煤粉随一次风气流与二次风气流混合后的燃烧更为剧烈,26%氧分压富氧燃烧下的火焰形状和温度场分布与空气燃烧下基本保持一致,能够实现传热特性相匹配;随着到燃烧器扩口距离的增加,中心回流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回流量对应的位置基本一致,旋流强度为0.8时的回流量最大,稳燃效果明显且煤粉燃尽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富氧燃烧技术作为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近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国外燃煤电站富氧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煤粉富氧燃烧技术从实验室研究到中等规模试验研究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4个正在进行的示范项目的研究情况,指出目前煤粉富氧燃烧技术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我国的煤粉富氧燃烧技术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校园在全国的推广,校园网络环境越来越得到各高校的重视。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是数 字化校园开展的保障,也是学校信息化水平的象征。现阶段,有线局域网在高校已经得到普及和发展,能够有效促进高校的资 源共享,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受限于场地,受限于硬件设备,以及受限于用户数量等。本论文主要根据校园网络应用的 现状和要求,对现代校园网进行需求分析,着重说明了无线校园网络构建技术,并提出了校园网的总体设计方案及相应的安全 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