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41.
以印尼高水分褐煤为试验对象,采用蒸汽管回转干燥技术对其进行静态、动态干燥试验研究。褐煤干燥速率特性试验表明,褐煤粒径和质量基本相同时,干燥蒸汽温度越高,水分蒸发速率越快,褐煤干燥速率越大;褐煤质量相同时,褐煤粒径越小,干燥时间越短,干燥速率越大;褐煤粒径相同时,褐煤质量越小,干燥时间越短,干燥速率越大;褐煤干燥速率曲线常在煤中水分低于空干基水分前出现拐点,即进入干燥降速阶段。通过对褐煤干燥前后的粒径分布、热稳定性分析可知,褐煤干燥过程伴随着细颗粒煤粉的产生,褐煤干燥后细颗粒煤粉增加了14.87%;褐煤干燥前后TS6分别为10.3%和19.2%,均属于低热稳定性煤,且干燥后褐煤的热稳定性好于干燥前;干燥后褐煤的反应开始温度RI和燃尽指数Cb分别降低了7℃和0.1112,相差较小,均极易着火和燃尽。  相似文献   
42.
对常规空气燃烧传热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使其适用于富氧燃烧方式,并对灰气体加权模型(WSGG)的参数进行优化和修正,得到了烟气发射率与温度、辐射层有效厚度和分压比的关系;以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数据库数据为标准,对富氧燃烧方式下烟气各组分的导热系数、运动黏度和普朗特数等物性参数进行拟合,采取先组分后混合的方式对对流传热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对200 MW富氧燃煤锅炉进行传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富氧燃烧方式下烟气中CO2物性参数的拟合结果与真实值的误差小于0.61%;在富氧燃烧干循环26%O2体积分数、湿循环29 %O2体积分数下,各受热面的吸热量和出口烟气温度等主要参数均能与空气燃烧方式下的对应参数较好吻合,基本可以达到同一锅炉系统2种燃烧方式的兼容运行.  相似文献   
43.
富氧燃烧被认为是极具有竞争力的燃煤电厂二氧化碳减排技术。采用Leckner辐射模型和修正WSGG模型计算富氧气氛烟气发射率并与逐线法精确解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辐射层有效厚度较小时,Leckner辐射模型较为精确;当辐射层有效厚度较大时,修正WSGG模型预测得到的发射率结果较为准确。基于两种辐射模型对富氧燃烧方式下各受热面传热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对于相同结构锅炉,富氧燃烧湿循环对受热面的辐射传热较为有利;在高烟温区段,采用Leckner辐射模型计算的换热量较大,出口烟气温度较低,而在低烟温区段换热量较修正WSGG模型低或者与之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