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96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8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根据现有的故障-质量模型,为模型建立估计法则以估计过程均值与方差,并得到假设检验模型以验证误差是否显著存在,从而达到辨识故障是否发生的目的。结合汽缸盖的加工过程,对这一理论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2.
市政工人清理道路两旁的排水沟雨水坑时 ,由于设备原因 ,清理效率低 ,耗工费时。介绍了一种专用清坑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硬脂酸丁酯与十八烷基蜡复合制备相变温度点为22.07℃,相变潜热值为34.82 J/g的复合相变材料(石蜡含量40%)通过喷雾干燥法,把复合相变材料包裹在膨胀珍珠岩中,制备了复合相变颗粒;辅以水泥、可再分散如胶粉等制备了相变储能保温砂浆最后测试了其热工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合理地描述无心磨削过程,提出了一个关于工件表面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的修正算法,建立了基于该算法的无心磨削静态成圆仿真模型.通过VB6.0编程及MATLAB6.5仿真分析.在嵌入与生产实际相符的数据后,可得到磨削过程中的工件圆度误差变化曲线.通过对比,表明所提算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电子设备可靠性的加速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了可靠性加速试验基本原理和一般流程,以及可靠性试验技术形成和发展。提出了可靠性加速试验的实施规划,并重点阐述了可靠性加速试验中的高加速寿命试验(HALT)和高加速应力筛选试验(HASS)的相关内容,详细介绍了两者的区别和实施方法。针对试验应力类型选择、试验层次和试验条件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说明,给出了基本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自学习误差补偿方法,根据伺服机构的位置误差和位置的变化率,利用模糊规则和推理得出位置误差初始校正值,采用自学习、自校正技术生成位置误差校正表。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开环数控系统的位置误差补偿。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DSP的PCI驱动程序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让用户应用程序能以一种规范的方式打开、关闭、读、写带有PCI接口的硬件,提出在用户应用程序与硬件之间建立一座桥梁,使它能够完成上述功能.首先利用微软的驱动程序开发包将驱动程序所包含的基本例程编写完毕,然后再编写用户应用程序,此应用程序就可以通过调用基本例程来达到访问硬件的目的.采用DM642中集成的PCI接口,使用DDK开发工具,开发出的驱动程序通用性好,兼容性强,使板卡与PC机的通信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红外图像拼接存在速度慢、精度低的问题,将常用的几种可见光图像配准算法用于红外图像配准对比实验。选择其中实时性和准确性较好的SURF算法进行优化改进,采用的方法是图像区域分块、阈值化处理和特征点匹配对两级筛选(筛选条件根据不同对象可实时调整)。在不牺牲准确性的前提下,改进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红外图像拼接的实时性。实验证明笔者提出的红外图像拼接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软体驱动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体驱动器具有多变灵活、自适应性强等特点,近几年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围绕近年来软体驱动器的研究进展及成果,重点分析了软体驱动器各类驱动方式的工作原理与特点。阐述了各类软体驱动器在软体机械手与软体机器人中的研究现状及在实际应用上存在的不足。综述了软体驱动器主要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软体驱动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