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30篇
金属工艺   36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1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测定了25℃时不同pH值下CaSO4-Ca(OH)2-H2O三元体系中SO42-的平衡浓度,考察了Na+离子的影响. 结果表明,pH值在3.0~12.0范围内SO42-平衡浓度最小,为0.01235 mol/L,基本不受pH值的影响;Na+的存在使溶液中SO42-的平衡浓度增大,且二者呈线性关系. 应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对体系进行了活度修正,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研究结果为含SO42-工业废水处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2.
为考察碱性硫脲体系对不同类型金矿浸出的适应性,选用理化性质不同的6种含金物料,分析了其化学组成及矿物物相,并对其浸出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稳定剂Na2SO3和Na2SiO3大大降低了碱性硫脲的分解率,随稳定剂浓度的增大,硫脲分解率逐渐降低;而且Na2SiO3对碱性硫脲的稳定效果明显优于Na2SO3,当Na2SiO3浓度为0.3 mol/L时,硫脲的分解率由72.5%降至33.8%. 铁氰化钾为适合碱性硫脲浸金的温和氧化剂. 碱性硫脲体系中金矿物浸出前后物相基本无变化. 所选择的金矿物中均含有大量耗碱物质,使溶液的pH值由12.5很快降至中性,但稳定剂Na2SiO3能维持体系的pH值在12左右,有利于浸出过程的进行. 碱性硫脲体系中伴生金属浸出率小于0.1%,浸金具有显著的选择性. 碱性硫脲体系适合浸出经预处理的物相主要为SiO2的氧化矿,浸金率高达82.68%,为碱性硫脲成功应用于黄金工业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3.
根据拟定的电极反应机理对Zn(OH)4^2-阴极沉积的交流阻抗进行了理论研究及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第一个得电子反应为速度控制步骤;电极反应过程中存在有电活性的吸附态中间产物,而且吸附态的中间产物是以电感的形式影响电极反应的阻抗;拟定的机理正确。因此,Zn-Fe合金异常共沉积中Zn的阴极沉积机理可确定为:Zn(OH)4^2-=Zn(OH)2 2OH^-;Zn(OH)2 e→Zn(OH)ad OH^-(rds);Zn(OH)ad e=Zn OH^-。其中,Zn(OH)4^2-阴极放电的交流阻抗例证表明,第二步为电极反应速度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34.
The cathodic deposition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 of Zn in alkaline zincate solution were studied by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Zn2 exists in the alkaline solution in the form of Zn(OH)42-.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electrode reaction is 38.93 kJ/mol,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ischarge of Zn(OH)42- on cathode is controlled by electrochemical polarization, and accompanied by a preceding chemical reaction.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Zn(OH)42- is 2.452×10-6 cm2/s. Zn(OH)2 is the species directly discharged on the cathode surface.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the mechanism of zinc electroplating in alkaline zincate solution was put forward. The discharged species is Zn(OH)2 formed from the preceding chemical reaction, which becomes Zn(OH)ad when gaining one electron, and then gaining the second electron to become Zn. The first electron gaining step is rate determining one.  相似文献   
135.
共沸蒸馏法制备Bi2O3微细粉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共沸蒸馏法制取Bi2O3微细粉的关键是控制中和沉淀、共沸蒸馏,以及烘干、煅烧过程中团聚体的形成。实验表明,常温下硝酸铋与4%-6%氨水进行中和沉淀反应,并加入添加剂A1.0wt%,调节pH值至7-8,制得胶状沉淀Bi(OH)3;经过滤、洗涤后,以1:1.58的比例与共沸溶剂正丁醇混合制得浆液;再经共沸蒸馏至温度达117.7℃,共沸蒸馏后的Bi(OH)3在100℃下干燥1h;最后在500-550℃煅烧1h,自然冷却即得粒度为0.5-0.7μm、晶型为α型的无定型Bi2O3微细粉。  相似文献   
136.
锌镍磷合金电镀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勤  舒余德  王云燕 《电镀与涂饰》2001,20(1):16-18,30
研究了简单氯化物体系中锌镍磷合金电镀工艺,探讨了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合金镀层中镍,磷含量的影响,并对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锌镍磷合金镀层的耐蚀性优于镍合金,且其耐蚀性随镀层中磷含量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37.
Bi—NO^—3—H2O系热力学平衡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同时平衡和质量平衡原理首次对Bi-NO^-3-H2O体系进行了详细的热力学分析和计算,在此基础上绘制了25℃时Bi-NO^-3-H2O系中各种沉淀物与溶液平衡的浓度对数-pH图,确定了各种沉淀物稳定存在的pH值范围。结果表明,溶液中铋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浓度及溶液的pH值是影响固相稳定存在的重要参数,为铋的湿法冶金过程和化工产品的湿法生产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