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8篇
电工技术   76篇
综合类   55篇
化学工业   67篇
金属工艺   38篇
机械仪表   53篇
建筑科学   61篇
矿业工程   45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62篇
水利工程   48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篇
冶金工业   42篇
原子能技术   26篇
自动化技术   8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光波作为信息载体具有高速并行处理二维信息的能力及天然优势。光波的波长、振幅、相位、偏振等为光波的调制提供不同的维度和多种可能,也使得光学加密技术和光学密码系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随着加密数据传输量的急剧增长,在进行加密的同时实现信息的压缩变得愈加重要,因为这将缩短处理这些数据所需的时间并有效节约存储空间。提出广义的光学图像压缩加密的概念,并将压缩策略分为明文压缩、密文压缩和明文密文同步压缩。在此基础上,介绍适合每种策略的具体压缩方法,并通过阐述这些压缩方法在一些实例中的应用,综述了光学图像压缩加密技术的研究进展,也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12.
813.
针对钢板表面缺陷检测中存在的边缘分割粗糙、漏检和误检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入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特征融合的DeepLabv3+检测方法。在DeepLabv3+网络的解码区中,充分利用多尺度特征信息,对跃层特征融合进行优化,保留浅层特征并对深层特征进行了细化的上采样操作,获得更精细的缺陷边缘;在编码区主干网络ResNet101中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增强特征提取能力,提高分割准确率。设计了加权Dice损失和二元交叉熵损失(BCEloss)结合的优化损失函数来缓解样本不均衡的问题,提高分割精度。改进DeepLabv3+网络的Dice系数和mIoU值分别提高了6.0%和7.92%,刮痕缺陷边缘分割更准确,对凹坑、边缘裂纹与氧化铁皮缺陷的分割效果提升明显,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处理钢板表面缺陷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14.
针对大量异构用频装备同时同区域部署运用带来的频率资源紧张、指配效率低等问题,构建用频需求及频率资源表征模型,分析了频率资源指配流程,提出了基于用频需求匹配度的频率指配算法。该算法通过提高频率资源与用频需求带宽的匹配度,充分利用可用频率资源,实现资源集约使用。同时,为避免用频规律性被敌方识别、利用,引入频率间隔因子,提高了用频的灵活性、随机性。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相对于其他算法,可以显著提高装备用频需求满足度。  相似文献   
815.
研究固溶及时效处理对Gr.36钛合金棒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对金相组织、显微硬度及拉伸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650、680℃相比,采用750℃×1 h/AC的固溶处理,棒材发生了完全再结晶,α相完全溶入β相中,固溶效果最充分;在相同固溶制度下(750℃×1 h/AC),当时效温度为500℃时,时效8-24 h后,试样显微硬度均较低,为1 360-1 490 MPa;当时效温度为450℃时,随着时效时间增加至16 h时,显微硬度提高了近一倍,达2 340-2 690 MPa,并随时效时间的继续增加而趋于平稳;与500℃相比,450℃时效20 h后棒材强度提高了近40%。经750℃×1 h/AC+450℃×20 h/AC的固溶及时效处理后,Gr.36钛合金棒材的第二相得到充分析出,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达到良好匹配,能够符合协议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16.
简易升降机因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维保成本优廉等优点,在我国制造装配产业发达地区的中小型企业中被广泛使用。但目前在运行的简易升降机使用状况参差不齐,存在违规操作、主体保养意识不强甚至带病运行等问题,导致安全事故频发。针对这一问题,文中设计了一套简易升降机安全监控的信号采集与传输系统。基于不改变简易升降机GLC-420A控制逻辑和动作顺序这一要求,提出了一种获取重要继电器开关量信号的方法:在GLC-420A单片机的输入回路中重要地方串接一个继电器,以电气系统内部信号如平层信号激活新增继电器,即可将原始信号一分为二。基于需将分散的多维感知信号传输至监测平台这一需求,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简易升降机的信号汇总传输箱。基于机智云提供的信号协议和模板进行手机APP功能的部署和界面设计,电脑端界面采用JavaScript浏览器脚本语言编写;为了保存设备的运行记录和故障报警记录,基于Microsoft Access Database在电脑端开发了一个数据库。制作出信号汇总传输箱在工程现场进行为期一天的测试实验,最后通过读取监测双平台的数据验证了的信号采集与传输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17.
及时掌握截流期间和龙口区域水情,研究河流水文要素变化规律,用实时数据指导工程截流施工组织、调整施工进度、优化施工方法。拉哇水电站工程截流期间共布置2个观测站,10个观测点,对戗堤及其附近部位水位、流速、龙口宽度、水面宽度、戗堤高程等水文指标进行跟踪测量、实时分析,为工程截流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本文介绍了拉哇水电站工程截流过程中水文观测技术及实施成果,供类似工程截流参考。  相似文献   
818.
全息技术是实现空间悬浮真三维(3D)显示的重要方法。空间光调制器(SLM)作为当前唯一的实时动态全息真3D图像投射仪器,像素量、分辨率等不足限制了其在空间悬浮真三维显示领域的应用。研究多SLM拼接实现高分辨低噪声的空间悬浮真3D显示,首先通过菲涅耳层析法结合空间坐标变换技术,计算获得3D物体360°视角的高分辨率全息图;然后将每张全息图分为相同分辨率的4幅图,加载到阵列式拼接的4个SLMs上,滤除一阶之外的光束后,再现出完整的具有高信息容量高分辨率的全息3D实像;最后利用超声雾化介质进行承载,实现实时动态空间悬浮真3D显示。另外,利用时间平均法对重建像进行噪声抑制研究,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提升空间悬浮全息显示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819.
氨基化改性可有效地破坏纤维素固有的结晶结构,赋予纤维素一定的碱性,改善纤维素的水溶性,极大地提升了纤维素的利用价值。文中对氨基纤维素的合成路径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总结了氨基纤维素在吸附、生物医药、催化剂和酶蛋白固载领域的应用,提出了氨基纤维素绿色合成、生物相容性分析、仿生材料设计等研究发展方向。期望为氨基纤维素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为氨基纤维素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820.
在双碳国家战略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体系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是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长期以来开展了较为丰富的信息化建设,但仍然面临缺乏综合性监测体系、生态演变建模不准确、生态治理依赖专家经验、无信息化决策工具等问题。据此,提出了矿山生态环境数字孪生(Digital Twin of M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DTME)的科学内涵,并介绍了其总体架构、功能特点与系统构建关键技术。定义了矿山生态环境数字孪生是以天-空-地多源监测、人工智能建模为基础,在虚拟空间建立与现实矿山生态环境要素一一对应、演变过程相互映射、作用机制相互匹配的孪生系统,进而通过方案优化或反馈控制支持矿山生态环境全过程科学治理。详细介绍了DTME的总体架构,包括物理矿山生态环境、监测终端、孪生数据、信息链路、云边端服务、虚拟矿山生态环境和控制终端7个组成部分。DTME以现实应用需求为导向,具有矿山生态质量动态监测与体检、生态演变模拟与影响因子解析、生态变化过程预测、生态风险预警、智能分级分区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效果评价和生态环境监管等功能。最后,归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