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24篇
综合类   36篇
化学工业   66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33篇
建筑科学   32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57篇
水利工程   23篇
石油天然气   40篇
无线电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17篇
原子能技术   16篇
自动化技术   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41.
介绍了低等规聚丙烯产品性质及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并对其生产工艺做了重点描述,分析了在已有的间歇式小本体聚丙烯生产装置上改造生产低等规聚丙烯的经济性。结论是低等规聚丙烯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在已有的间歇式聚丙烯生产装置上进行改造生产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442.
为了使平面并联机器人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具有更稳定的控制性能。对此,这里构建了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及其控制系统模型,给出了控制系统的增益矢量p。对机器人系统模型进行离线PID控制优化,通过控制增益来设计控制系统中的增益矢量p,从而实现非线性单目标动态优化(NLMODOP)。在NLMODOP中加入动态约束,采用带约束处理机制的差分进化(DE)算法求解平面并联机器人的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而处理不稳定的动态优化。对机器人模型中的五个连杆进行仿真实验,并对有无DE算法控制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比于无DE算法,采用DE算法下的机器人系统模型的连杆跟踪位移基本无跟踪误差。说明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平面并联机器人离线PID控制优化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和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443.
在柴油机的燃油供给系统中,高压油管是将喷油泵中的高压燃油输送至喷油器的通道。在柴油机运行过程中,受到柴油机点火间隔、喷油脉宽控制MAP以及喷油泵性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压油管始终处于脉冲高压的恶劣工作环境中,极易出现各类故障。本文以V型8缸单体泵供油系统柴油机的高压油管为研究对象,采用故障树分析(FTA)的方法,针对整车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高压油管漏油故障,构建了相应的故障树。从高压油管的设计、生产工艺以及使用等三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高压油管漏油故障的根本原因。通过在高压油管的工艺过程中增加清洗工序、烘干工序以及解剖检查工序,有效地解决了高压油管腐蚀漏油的问题,提升了柴油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44.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宏观观察、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自然时效对PSB830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时效后,钢筋的屈服强度先下降后提高到初始结果附近,抗拉强度先升高后趋于稳定,断后伸长率有大幅度的提高;自然时效前,断后伸长率较低的原因是氢在夹杂物附近聚集;时效过程中,在内应力释放、析出相以及氢缓慢释放的综合作用下,氢的聚集程度降低,使得钢筋的断后伸长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445.
采用熔体直纺工艺路线生产222 dtex/72 f扁平涤纶拉伸丝,针对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毛丝、断头等现象,重点对所用喷丝板、纺丝温度、冷却条件、拉伸工艺和上油工艺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选择扁平孔喷丝板微孔长宽比10:1、组件初始压力(17.0±0.5)MPa,生产稳定性较好;在纺丝温度288℃、冷却风速0.80 m/s、无风区高度65 mm、集束位置1 200 mm、拉伸倍数2.60、第一热辊温度92℃、第二热辊温度132℃、油剂质量分数20%、纤维含油率1.00%、主网络气压0.35 MPa、油嘴与导丝钩间距为20 cm的工艺条件下,生产222 dtex/72 f扁平涤纶拉伸丝过程中毛丝和断头显著减少,满卷率达98.0%以上,且产品各项质量指标符合FZ/T 54039—2018《异形涤纶牵伸丝》规定的优等品要求,纤维断裂强度为3.80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7.5%,扁平度为4.0。  相似文献   
446.
在对经调质处理的40Cr钢承重连接杆进行精加工时,发现其外表面发生横向开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气体分析、金相检验及硬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该连接杆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该连接杆开裂的原因是热处理工艺不当,导致组织未被淬透;在零件内槽变形处的加工精度不足,产生了应力集中,导致弧形裂纹延伸至表面。采用调整淬火工艺参数、将冷却介质改为水基淬火液、优化工件车削精度、将过渡区域改为圆角等方法可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447.
通过在年产30万t的PET生产工艺,探讨了影响PET产品中黏度的影响因素。得出:终缩聚温度、终缩聚压力、终缩聚液位、终缩聚的进出口搅拌速度是影响的PET产品黏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