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21篇
机械仪表   39篇
能源动力   5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51.
激光微织构表面脂润滑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声光调 Q 二极管泵浦固体光源(DPSS)Nd∶YAG 激光器,在45#钢试样表面进行激光微织构加工,采用 VYKO-NT1100三维形貌分析仪对微观织构形貌进行测量。以二硫化钼润滑脂为润滑剂,在 MMW-1A 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微织构试样和光滑试样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摩擦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面积占有率为14%的微凹腔织构表面的脂润滑性能明显优于未织构光滑表面,且随着微凹腔面积占有率的增大,摩擦因数波动范围变小;凹槽织构表面较未织构光滑表面具有更好的润滑稳定性;在脂润滑条件下,激光微织构表面较未织构光滑表面摩擦因数最大可降低26%。  相似文献   
52.
激光微造型表面固体润滑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声光调Q二极管泵浦固体光源(DPSS)Nd:YAG激光器,在45#钢试样表面进行表面微造型加工。以聚酰亚胺(PI)和二硫化钼(MoS2)复合固体润滑材料作为固体润滑剂,通过两步加温固化黏结工艺成功制备微造型固体润滑试样。在MMW-1A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光滑无润滑试样、光滑表面固体润滑试样和微造型固体润滑试样的摩擦性能对比试验,以及微造型固体润滑试样在不同转速和压力下的摩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经过激光加工的微凹坑中填充复合固体润滑材料的试样,在摩擦过程中微凹坑中填充的固体润滑材料能有效转移到在摩擦表面,补充消耗掉的润滑材料,因而表现出更好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53.
硬质合金激光毛化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激光毛化技术在硬质合金材料表面实现微织构的应用潜能,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在YG6X硬质合金刀片表面进行了激光毛化工艺试验研究,获得了直径约270m,高度约6m的火山口形貌的微织构。结果表明,激光脉冲宽度、抽运电压、气体压力对毛化微织构形貌有着显著影响,脉冲宽度和抽运电压会较大地增大织构尺寸,气体压力显著减小织构高度约43%;硬质合金激光毛化微织构易出现微裂纹,由中心延伸至周边;组织中材料分布不均,中间有大块孔洞与空腔,但与基体有着紧密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54.
激光微珩磨缸套润滑耐磨性能理论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摩擦学理论和缸套/活塞环的润滑磨损特征,采用激光微造型技术,在缸套内表面进行规则微观几何形貌的造型。通过分析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的物理模型,建立了具有规则微观几何形貌特征的缸套内表面润滑理论模型,用变异的多重网格法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对微观几何形貌参数进行了初步的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两个平面摩擦副上进行简单的激光微凹腔造型,也能维持良好的动压润滑效果。同时得出,微凹腔的面积占有率为15%、深径比为0.5时,润滑油膜厚度增加了10%-15%,平均摩擦力减小了20%,润滑减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5.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对水射流进行了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一定喷嘴结构下获得最大稳定射流长度时所需的入口速度大小,分析了不同速度下射流破碎长度和稳定长度的及射流破碎形式,并验证了射流的缩流现象。计算结果表明,在直径为0.2mm,长径比为2.5,入口无倒角的喷嘴结构下,喷射速度50200m/s时,可获得的水射流最大稳定长度70mm。液体经喷嘴喷出时,在喷嘴口会产生缩流,缩流后射流直径约为喷嘴直径的80%200m/s时,可获得的水射流最大稳定长度70mm。液体经喷嘴喷出时,在喷嘴口会产生缩流,缩流后射流直径约为喷嘴直径的80%85%。  相似文献   
56.
57.
采用二极管泵浦声光调Q Nd:YAG激光器在45钢表面进行织构化处理,对填充不同质量分数聚酰亚胺(PI)的MoS2复合固体润滑剂织构试样在销-盘线接触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滚动摩擦性能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材料磨损形貌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填充黏结型MoS2复合固体润滑剂织构表面的摩擦因数均随着载荷和转速的增大而减小,其中MoS2+20%(质量分数)PI复合润滑剂具有最佳的减摩性能.在线接触滚动过程中,存在氧化磨损、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高速重载能促进转移膜在对偶面形成,显示出良好的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58.
DK9032电熔爆数控机床的电磁干扰及其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电熔爆加工新技术的原理,对电熔爆机床工作时所产生的电磁干扰进行了分析,并在计算,测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护的措施,即用电磁屏蔽罩体来控制电磁辐射,最后通过现场实测,验证了电磁屏蔽罩体的屏蔽效能。  相似文献   
59.
表面微沟槽车刀的切削试验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二极管泵浦ND.YAG激光器,在YG6X硬质合金刀片上加工出具有一定尺寸和分布的凹槽织构,并以此刀片对6061-T6铝合金棒料进行切削加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无织构刀具相比,较优参数的凹槽织构刀具的主切削力Fz的波动幅度减小,峰值切削力的均方根值和均值分别减小了约10%和9%。且凹槽间距越小,Fz越小,稳定性越好。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切削后的刀片进行检测,发现适当的凹槽几何参数能提高刀具的切削性能。凹槽间距和凹槽方向对织构刀具的抗粘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凹槽间距越小,凹槽方向与切屑流向的夹角越大,切屑与刀具的粘结程度越轻。不恰当的凹槽间距和方向,不仅不会提高刀具的性能,反而会显著增大刀具的磨损。  相似文献   
60.
激光表面微织构工艺试验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声光调Q二级管泵浦固体光源Nd:YAG激光器基础上,采用"单脉冲同点间隔多次"激光微加工工艺,对45#钢试样表面进行激光微织构加工。分析了离焦量、泵浦电流、重复频率及重复次数对微织构形貌的影响规律。工艺试验表明,微凹腔的直径和深度随着泵浦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重复频率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微凹腔深度随脉冲次数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加,而微凹腔直径呈缓慢减小趋势。通过对某型号四缸汽油机的台架性能试验研究,表明与传统平顶机械珩磨相比,采用激光珩磨技术的汽油机机油耗要比原机降低56%,燃油耗降低1.94%~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