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7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81篇
能源动力   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从球面三角理论出发,对球面四杆机构构件扭角和机构回路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球面4R机构中最大扭角和最小扭角进行定义,给出了其所满足的三个条件与球面4R机构的四种回路特性之间的联系,最后阐述了将此结论应用于第一组空间单环机构的方法。这对于机构分析与综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2.
提出一种适合任何空间凸轮廓面检测的接触点回归法,将测量点坐标转化为实际加工时的接触点数据,实现了对空间凸轮实际加工廓面的数据采集。建立了数据处理的数学模型和误差计算方法,为空间凸轮廓面检测与误差计算提供了新方法。以圆柱凸轮为例,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实现了廓面数据检测和误差评定。  相似文献   
53.
球面四杆机构函数综合的傅立叶级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球面四杆机构的输入角与输出角的函数关系入手,借助傅立叶变换这一数学工具,发现了输入输出函数与基本尺寸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148995组曲柄摇杆机构和490545组双曲柄机构基本尺寸型的球面四杆机构输出函数特征参数的数值图谱库。通过建立的球面四杆机构输入输出函数的数值图谱库,实现了球面四杆机构的函数综合。为提高综合所得机构的精度,采用了遗传算法对综合结果进行了优化,并给出了相应的算例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
环境振动能收集系统的微型压电悬臂梁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长寿稳定电源已经成为微型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化学电池容量有限,需要不断的逐个更换耗尽的电池,难以满足无线传感网的实际应用.本文提出利用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特性收集环境振动能,该类型微电源有望成为MEMS提供长期电能.首先分析了利用压电材料收集振动能的原理,对微型悬臂梁结构的设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重点介绍了用MEMS工艺加工微型悬臂梁的工艺流程.悬臂梁结构采用体硅和面硅加工工艺相结合,体硅工艺包括湿法和干法刻蚀硅及表面层结构,金属Pt层刻蚀等,面硅工艺包括溅射金属薄膜和利用Sol-Gel方法在Si/SiO2/Ti/Pt衬底上制作锆钛酸铅(Pb(Zr0.52Ti0.48)O3,PZT)压电薄膜等.经过反复工艺实验研究,确定一套稳定的微型压电能源的制作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55.
针对傅里叶级数理论不能进行非整周期刚体导引综合的问题,提出了基于Haar小波级数的解决方法,将早期提出的解决平面四杆机构轨迹综合问题的方法扩展到平面四杆机构的刚体导引综合中。通过对刚体转角和其对应基本尺寸型的连杆转角小波系数进行分析,发现了二者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01 408组基本尺寸型的平面四杆机构刚体导引输出特征参数数据库。将位置输出问题转化为平面四杆机构轨迹综合问题,并给出了计算平面四杆机构实际尺寸和机构安装位置参数的理论公式。利用建立的数据库和理论公式,实现了平面四杆机构非整周期刚体导引综合。以生产线上的输送工件的铰链四杆机构为例,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6.
天空实时全偏振成像探测器设计与搭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利用天空偏振光进行导航的方式给科研人员很大的启发,越来越多的学者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精确的天空偏振场图是进行偏振导航的前提条件,为了获取更加准确的天空偏振场图,许多成像式偏振探测装置被开发出来。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实时全偏振一体式成像探测传感器,可以获取全参数Stokes矢量,进而解算出目标的AOP、DOP、LDOP和CDOP等信息。基于C++语言和OpenCV库,采用MFC架构开发了上位机程序,实现了目标偏振信息的实时显示。在最大分辨率下,视频流的刷新率为3frame/s,基本满足了实时探测的需要。对晴朗天气条件下天空偏振场图进行了实际探测,实验过程中探测器性能稳定,天空偏振场图与瑞利散射模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太阳子午线动态识别误差为0.01°~0.23°,初步证明了探测器的可靠性,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阵列式偏振导航传感器及其鲁棒性算法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昆虫视野内存在部分遮挡时,能够依靠其复眼背部边缘区域中偏振敏感多小眼结构,感知天空偏振光信息进行导航。模仿该偏振敏感多小眼结构设计了阵列式偏振导航传感器。实际应用中,传感器视野内的随机遮挡、金属纳米光栅偏振器局部缺陷和尖锐噪声等造成各偏振方向内存在干扰像素影响偏振光强提取,基于线性灰度拉伸的Otsu阈值分割及3σ法则,提出了一种具有鲁棒性的偏振光强提取算法。首先,详述了传感器的偏振导航算法和传感器组成;然后,基于MFC对话框项目,开发了传感器的实时监控界面,实时显示偏振信息变化,数据更新率达10 Hz;最后,对传感器进行了测试实验。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性能稳定,定向精度±0.25°;在室外有无遮挡条件下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适应视野内的部分遮挡环境,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8.
Long and well-aligned ZnO nanowires were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on FTO glass based on a ZnO seed layer which was prepared by spin-coating and annealing techniques.The effect of the growth solution refreshment on the morphology of ZnO nanowires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was discussed.After refreshing the growth solution for 5 cycles,ZnO nanowires of ~ 120 nm in diameter and ~ 20 /μm in length were obtained.The prepared ZnO nanowires were used as photoelectrodes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showing excellent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With the increase of growth cycles of ZnO nanowires,the photocurrent of DSSCs increased obviously due to the increased dye loading on the surface of ZnO nanowire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one and well-aligned ZnO nanowires are promising for DSSCs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59.
天空偏振光测量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根据一束光的偏振特性可以由斯托克斯矢量来表征的原理,设计搭建了一种天空偏振光测量系统。该系统由计算机、赤道仪、光纤光谱仪和配备了可旋转偏振片的改进式天文望远镜组成,在400~900 nm的光谱分辨率为1.4 nm。赤道仪经过标定后可以实现0~180°方位角以及0~90°高度角的调整,角度分辨率为2.5°。系统的光学全视场为4.5°,使用该系统可以测量全天空的光强辐射度、偏振度以及偏振方位角。由标定结果可知,系统光强测量的重复率在450~500 nm为99%,在500~900 nm为(95±3)%;在400~750 nm偏振度测量误差<2%,在475 nm处达到1.2%。偏振方位角的测量误差<2°。  相似文献   
60.
基于偏振光传感器的组合导航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偏振光传感器作为一种新测角传感器其成本低,误差不随时间累积.本文为室外移动机器人设计了一种基于偏振光测角传感器、码盘和GPS的新型组合导航系统.为室外移动机器人导航提供了新的选择.以S3C2440为处理器,设计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部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接收到各传感器发送的信息,并且根据需要将数据存储在指定的介质中,为这种新型组合导航传感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