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54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3篇
武器工业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钴基合金Stelite3电火花强化层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火花强化技术在碳钢表面制备了钴基合金强化层,在不同摩擦速度和载荷条件下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强化层的摩擦学行为与机制.结果表明:钴基合金强化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强化层的摩擦因数随摩擦速度和载荷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低速低载时,强化层主要磨损机理为微观切削与多次塑变磨损;高速高载时,磨损机理逐渐转变为粘着磨损、微观断裂、氧化磨损和一定的磨料磨损.  相似文献   
62.
为了降低TiC/镍基合金复合涂层的摩擦因数并增强其耐磨性能,运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石墨/TiC/镍基合金(GTN)复合涂层。研究石墨含量对GTN涂层组织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的加入有效地降低了涂层的摩擦因数,提高了其耐磨性。6.56GTN涂层和12.71GTN涂层分别在低载荷与高载荷摩擦条件下呈现出优异的减摩耐磨性能。在低载荷条件下,GTN涂层的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多次塑变磨损,伴有轻微的磨粒磨损,且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逐渐转变为多次塑变、层脱和微切削磨损;在载荷增加后,脆性断裂、微观切削和粘着为其主要的磨损机理,且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逐渐转变为微观切削和脆性剥落。  相似文献   
63.
构建了工程装备战场防护的层次概念模型,提出了一种装备战场防护费用和防护效果的分析计算方法。以轮式工程装备战场防护效费分析为例,运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对模型求解,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要想提高工程装备战场综合防护生存概率,必须加强综合防护建设。  相似文献   
64.
电火花沉积工艺参数对镍基合金强化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业发  蔡滨  徐婷  储伟俊  蒋国良  谭华 《兵工学报》2009,30(11):1469-1472
为了制备优质的电火花合金强化层,提高强化层摩擦学性能,本文运用电火花沉积工艺,制备了镍基合金强化层,研究了沉积工艺参数对镍基合金强化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电参数、比强化时间和氩气流量对镍基合金强化层摩擦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采用低输出电压匹配较高充放电电容量(110 v、300 μF)进行表面沉积,所制备的镍基合金强化层组织结构致密,耐磨性高;比强化时间为2.5 min/cm2时,保护气体氩气的流量应控制5 L/min左右,镍基合金强化层组织均匀致密,气孔率少,可降低摩擦系数,并显著提高强化层的耐磨损性能。镍基合金强化层的主要磨损机理是微观切削和微观断裂磨损。  相似文献   
65.
表面改性SiO2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质量轻、吸收频段宽的电磁波吸收涂层,采用高压液相氢还原工艺对Si02粉体进行表面镀镍改性处理,并制备了表面改性Si02涂层。经SEM、XRD分析表明,表面改性后的Si02粉体表面形成了较好结晶程度的Ni层,且随镀镍量的增加表面Ni包覆层逐渐趋于完整。研究了表面改性Si02涂层在8~18 GHz范围内的吸波性能,考察了镀镍量、粉体含量和涂层厚度对表面改性Si02涂层吸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镀镍量为75%的表面改性Si02粉体,在含量为65%,厚度为2 mm时,涂层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最小反射率达到- 14.6 dB,对应的频率为17.15 GHz,小于- 10 dB的吸收带宽为7 GHz。  相似文献   
66.
结合机械CAD研究和实际应用,对三维实体建模关键技术——节点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7.
谭业发  陆明 《工程机械》1997,28(3):32-33
本在分析内燃机气缸的磨损规律和原因和基础上,对内燃机气缸的制造,使用和维修等方面提出了有关技术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68.
运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TiC颗粒增强镍基合金复合涂层,分析了TiC颗粒增强镍基合金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研究了其摩擦磨损行为与机理。结果表明:TiC颗粒增强镍基合金复合涂层主要由γ-Ni,CrB,Cr7C3和TiC构成;复合涂层与基底材料间形成了厚度为9.4μm的过渡层,达到了冶金结合。当TiC颗粒含量为30%(体积分数)时,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最低,即其摩擦系数为0.33,较纯镍基合金涂层降低了30%;其磨损率为0.3×10-3mm3/m,是纯镍基合金涂层的1/3。当载荷在6~10N的范围内时,复合涂层呈轻微磨损,其磨损机理主要为粘着磨损;当载荷达到12N时,复合涂层产生严重磨损,其磨损机制转变为硬质相的脱落和转移层的层脱剥落。  相似文献   
69.
以典型的共析体系合金Cu-Al合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恰当的热处理和等径角变形(ECAP)处理,研究了该合金中先共析相与共析相的组织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Cu-Al中的先共析相尺寸在热处理过程中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而变得细小,组织分布更加弥散,并且在随后的等径角变形中将发生剪切变形,而在退火过程中又会长大;Cu-Al中的共析相则在热处理过程中因冷却速度的不同而转变成不同的组织,其中转变成的β马氏体在等径角变形中开始发生分解,并在随后的退火过程中进一步完全分解成α+γ2混合组织.  相似文献   
70.
为了提高电刷镀镍层的耐磨性能,系统研究了刷镀工艺参数对镍镀层显微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笔移动速度、刷镀电压对镍镀层的组织和耐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镀笔移动速度为10 m·min~(-1)和刷镀电压为12 V时,镀层的组织致密均匀、胞状晶粒团的尺寸较小,晶粒细小,镀层的耐磨性能较高,此时镀层的磨损量为0.002 g;镀笔移动速度过小和刷镀电压过大都会使镀层组织恶化,磨损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